楊韶華 周佾龍 仝旭亞
(三門峽市中心醫院ICU,河南 三門峽 472000)
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應用和早期目標性復蘇的實施,膿毒癥的搶救成功率不斷升高〔1〕,但其早期診斷仍是臨床上的難題。乳酸是體內葡萄糖代謝的中間產物,正常情況下體內含量較少,當機體組織細胞缺氧或耗氧量增加時〔2〕,血乳酸增高,因此可能對膿毒癥預后判斷有一定的價值。為探討動脈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對老年膿毒癥患者預后的判斷價值,本文對我院老年膿毒癥患者進行了相關臨床分析。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膿毒癥患者76例,男42例,女34例,年齡60~85〔平均(75.3±7.2)〕歲,肺部感染26例,胸腔感染6例,尿路感染18例,腸道感染18例,膽囊炎4例,肝膿腫2例,中樞神經系統感染2例。診斷標準參照2001年國際膿毒癥會議制定的相關標準〔3〕。
1.2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即刻、入院6、24、48 h取橈動脈血0.5 ml,應用Radiometer ABL800儀測定患者動脈血乳酸,采用免疫化學發光法。并計算入院6、24、48 h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入院乳即刻乳酸-入院后乳酸)/入院后乳酸×100%,計算患者入院24 h內最差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狀態評分Ⅱ(APACHEⅡ)。根據患者入院即刻動脈血乳酸水平將患者分為乳酸正常組(血乳酸<2.0 mmol/L,n=26例)、輕度升高組(2.0 mmol/L≤血乳酸<4.0 mmol/L,n=33例)和重度升高者(血乳酸≥4.0 mmol/L,n=17例),觀察患者預后情況。
1.3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心電監護、監測患者血壓、呼吸、血氧分壓等,并按照膿毒癥治療指南的要求進行目標性復蘇、抗生素治療、液體治療、血管活性藥物治療、強化胰島素治療、支持治療等,同時尋找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

2.1不同乳酸水平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重度升高組、輕度升高組APACHEⅡ評分、住院時間、呼吸機使用率、MODS發病率及病死率明顯高于乳酸正常組(P<0.05),重度升高組APACHEⅡ評分、住院時間、呼吸機使用率、MODS發病率及病死率明顯高于輕度升高組(P<0.05)。見表1。

表1 不同乳酸水平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2.2不同預后患者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比較 76例患者死亡29例,存活47例,死亡組入院即刻、入院6、24、48 h血乳酸水平明顯高于存活組,入院6、24、48 h乳酸清除率明顯低于存活組(P<0.05)。見表2。

表2 不同預后患者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比較
目前,APACHEⅡ評分系統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對于膿毒癥的嚴重程度、預后判斷有一定價值〔4〕。但該系統只能評價患者的基礎狀態,不能對迅速變化的病情實時評價,因此在臨床應用中有一定局限性。
乳酸是機體在組織缺氧、低灌注以及無氧酵解代謝時的產物。正常情況下,機體主要通過葡萄糖有氧氧化產生能量,乳酸產量不多,并可以通過肝臟迅速代謝。而當乳酸水平>2.0 mmol/L時,超過了肝臟的利用能力〔5〕,則發生乳酸堆積。而膿毒癥患者全身組織處于低灌注狀態,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微循環灌注不足引起組織嚴重缺氧,乳酸等代謝產物堆積。因此,機體乳酸水平和其動態變化是反應組織灌注情況和細胞代謝的敏感指標,可以用于判斷相關疾病的預后。近年的研究發現,膿毒癥患者乳酸水平及其代謝情況與疾病嚴重程度有密切的關系。Phua等〔6〕通過對72例膿毒癥患者的持續觀察發現,膿毒癥休克患者發病前3 d乳酸水平與患者住院期間病死率密切相關。徐向東等〔7〕將206例膿毒癥患者分為死亡組和存活組,并分析患者初始乳酸濃度,結果死亡組患者初始乳酸水平明顯高于存活組,兩組患者入院6 h乳酸清除率也存在明顯差異。本研究結果提示機體動脈乳酸水平對判斷老年膿毒癥患者預后有一定價值,而且與徐向東等〔7〕相關報道基本一致,認為乳酸清除率與膿毒癥患者預后有密切的關系。
4 參考文獻
1王長遠,秦 儉.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在老年膿毒癥患者預后評估中的應用〔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1):124-6.
2劉素霞,劉克喜,王言理,等.動態監測動脈血乳酸濃度預測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預后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36):4141.
3Levy MM,Fink MP,Marshall JC,etal.2001SCCM/ESICM/ACCP/ATS/S1S International Sepsis Definitions Conference〔J〕.Crit Care Med,2003;31(4):1250-6.
4梁建業.危重病患者病情評定法-APACHE系統的研究進展〔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1996;8(1):52-6.
5劉 燕.動態監測血乳酸、CRP水平變化對評估膿毒癥預后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學研究,2011;9(8):16-7.
6Phua J,Koay ES,Lee KH.Lactate,procalcitonin,and amino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versus cytokine measurements and clinical severity scores for prognostication in septic shock〔J〕.Shock,2008;29(3):328-33.
7徐向東,吳健鋒,管向東,等.早期乳酸清除率評估外科嚴重膿毒癥預后的臨床價值研究〔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7;27(12):9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