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莉花 李 晟 鐘華美 陳曉陽 秦莉峰 吳艷飛 黃 寬
(湖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骨性關節炎(OA)是一個多病因、發病機制復雜的常見病, 臨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措施。常用的治療方法為服用非甾體消炎藥消炎止痛。非甾體消炎藥長期服用往往引起副作用,且療效不理想。民間用冠蓋藤治療OA,其療效顯著,課題組前期研究對冠蓋藤進行鑒定,屬于柔毛冠蓋藤〔1〕,但其具體機制尚未明確。本課題研究冠蓋藤水提液對大鼠血常規、白細胞介素(IL)1β、IL-6、腫瘤壞死因子(TNF)-α的影響。
1.1動物 健康SD大鼠,雄性,SPF級,體重180~220 g,由湖南斯萊克景達實驗動物有限公司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CXK(湘)2009-0004。
1.2藥物 冠蓋藤在懷化市沅陵采集,經湖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中藥鑒定教研室鑒定為柔毛冠蓋藤,制備成水煎液稱取冠蓋藤藥材1 500 g,分3次提取,最后濃縮成1 g生藥/6 ml的藥液,備用;雷公藤多甙片(上海復旦復華藥業有限公司,批號Z31020415)。以上藥物用時均由生理鹽水配成所需濃度。
1.3試劑及儀器 二甲苯(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批號:20080921)。角叉菜膠(Sigma 公司,批號:45F-0427);冰醋酸(濰坊潤潔化學有限公司);弗氏完全佐劑F-5881(Sigma公司);IL-1β、IL-6和TNF-α試劑盒(美國ADL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市售分析純。電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產品,型號:BP211D);電熱三用水箱(北京市醫療設備廠);TGL-16高速臺式離心機(江蘇大地自動化儀器廠)。
1.4OA模型的建立 取雄性SD大鼠60只,用微量注射器于左后足跖皮內注射弗氏完全佐劑0.1 ml致炎〔2~4〕。原發病變表現為致炎側的關節腫脹,致敏當天后即可出現;繼發病變一般于致炎后第12~18天出現,表現為非致炎側及雙前肢的關節腫脹。
1.5分組 造模成功后的50只SD大鼠隨機分為5組:模型組,雷公藤組,冠蓋藤高、中、低劑量組,每組10只。另外取10只健康SD大鼠作為正常組。造模后,雷公藤組給予雷公藤多甙片混懸液15.44 mg/kg;冠蓋藤低、中、高劑量組分別給予冠蓋藤水提取物2.31,4.62,9.24 g生藥/kg,正常組給予等容量蒸餾水。致炎當天,各組均采用灌胃方法給藥,1次/d,給藥時間28 d。
1.6血常規、細胞因子的檢測 治療28 d后用斷頭取血,取2份,1份置抗凝管中,由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測定血常規。另1份靜置后離心,留取血清測定IL-1β、IL-6和TNF-α水平,根據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檢測大鼠的血常規,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

2.1冠蓋藤對OA大鼠模型血常規的影響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液中的白細胞、粒細胞、淋巴細胞數明顯升高,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與模型組比較,冠蓋藤低、中、高劑量組大鼠血液中白細胞、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數明顯降低,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表1 冠蓋藤對OA大鼠血常規的影響 2.2冠蓋藤對OA大鼠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影響 與正常組比較,造模后各組大鼠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顯著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冠蓋藤低、中、高劑量組大鼠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顯著降低(P<0.01),且冠蓋藤高劑量組的抑制效果和雷公藤組相當,見表2。 表2 冠蓋藤水提取物對大鼠血清IL-1β、IL-6和TNF-α的影響 OA是由Garrod在1890年首先提出的,又名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等,是中老人群常見的一種退行性關節疾病,而且發病率和患病率較高,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5〕。OA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緩慢進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腫大伴活動受限,嚴重者可導致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疾,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勞動能力,增加了家庭醫療費用,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1983年首先在人關節炎病變滑液中發現了IL-1,其中以IL-1β為主,而OA軟骨組織中、上層軟骨細胞及其基質均呈IL-1強陽性反應。IL-1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分泌,亦可由軟骨細胞、滑膜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等產生,IL-1有IL-1a和IL-1β兩種亞型,其中IL-1β是IL-1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強力的致痛炎癥因子,在急、慢性炎癥時,會引發全身性癥狀如發熱,在局部則引起組織炎癥和破壞性病變。湯建平等〔6〕也研究發現OA發病與關節滑膜細胞增殖旺盛,分泌過多的IL-1并釋放入血有關。骨性關節炎發病機制和疼痛與關節滑膜細胞分泌過多的IL-6并釋放人血有關〔7〕。TNF是由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產生的一種肽類激素,是一種強有力的促炎癥細胞因子,是機體炎癥與免疫反應的重要調節因子,它除了抗腫瘤、致熱作用外,還能促進炎細胞黏附血管壁及游出血管外,刺激內皮細胞、巨噬細胞釋放IL-1、黏附分子等。TNF可協同白細胞介素等細胞因子共同構成炎癥介質〔8〕。近年來研究認為,細胞因子TNF-α和IL-6是參與OA發病進程中的重要介質,是炎癥反應的始動因素。臨床研究表明,膝OA患者體內中TNF-α、IL-1β、IL-6高于正常人水平,炎癥因子水平的升高在膝OA發病、發展扮演重要角色〔9~11〕。實驗結果顯示兔OA模型的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都升高〔12〕。課題組前期工作已研究證明冠蓋藤抗鎮痛作用,其機制尚未研究〔13〕。本實驗通過建立OA模型,檢測血常規、血清中細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變化,研究冠蓋藤水提取物對OA的治療效果及其作用機制。本文提示冠蓋藤對弗氏完全佐劑引起大鼠血常規異常有治療作用,其抗炎鎮痛機制之一可能通過降低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數,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改善局部周圍微循環,減輕骨內壓,緩解疼痛。 4 參考文獻 1陳曉陽,鐘華美,吳艷飛,等.冠蓋藤藥用部位的生藥學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雜志,2012;23(4):900-1. 2馬玉琛,段 斐,孟 明.改良弗氏完全佐劑制備大鼠類風濕性關節炎模型〔J〕.現代預防醫學,2008;35(10):1989-91. 3林 紅,賀永懷,黎 燕,等. Ⅱ型膠原蛋白與弗氏完全佐劑大鼠關節炎模型的建立和比較〔J〕.中國實驗動物學報,1999;7(1):32-5. 4徐淑云,卞如濂,陳 修.藥理實驗方法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723-4. 5Meulenbeh I,Srymour AB,Nieuwland M,etal.Association of the interleukin-1 gene cluster with radiographic signs of oteoarthritis of the hip〔J〕.Arthritis Rheumatism,2004;50(4):1179-86. 6湯建平,呂 征,曹曉健,等.骨性關節炎患者三種細胞因子水平及透明質酸鈉治療對其水平的影響〔J〕.中華骨傷科雜志,1999;19(12):726. 7廖懷章,游葉平,何樂善,等.膝骨痹康膠囊對膝骨性關節炎大鼠IL-6、IL-9影響的實驗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6(8):658-60. 8張愛玲,于沛林,王曉寧.補腎壯骨顆粒對兔膝骨性關節炎白介素-1和腫瘤壞死因子的影響〔J〕.光明中醫,2012;27(3):424-6. 9鄭建林.自擬除弊透骨湯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及對炎性因子水平影響觀察〔J〕.中醫藥學報,2012;40(3):180. 10周定華,周正球,吳 炅,等.骨增合劑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腫瘤壞死因子-α及白細胞介素-1β的影響〔J〕.中醫雜志,2012;6(13):1140-1. 11李 力,鄭 鵬,汪少源.血清IL-6水平與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相關性觀察〔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09;3(1):56-8. 12符路娣.臭氧與藥物治療對兔骨性關節炎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的影響〔J〕.中獸醫學雜志,2012;55(3):6-8. 13秦莉花,鐘華美,陳曉陽,等.冠蓋藤抗炎鎮痛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3):429-31.

3 討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