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茹 夏慧玲 劉永兵
(新疆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老年保健的首要目標是減少由于疾病、衰老造成的功能損害和由此導致的生活自理及社會參與能力下降,延長其健康期望壽命(ALE)。研究功能健康狀況對于維護和增進老年人的日常問題解決能力,維護老年人生活的獨立性,提高生活質量很有意義〔1〕。本研究旨在了解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狀況及其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1.1研究對象 隨機整群抽取6個社區的空巢老年人進行入戶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750份,有效問卷713份,有效率95.1%,其中漢族463份,民族250份。年齡60~96平均(68.96±8.08)歲。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以上;②烏魯木齊天山區常住居民;③無子女、或者子女在國外或內地、或者子女在烏市但不在一起生活的老年人。排除標準:癡呆、精神障礙、嚴重認知障礙、重癥和終末疾病者。
1.2研究方法 自編空巢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問卷,問卷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原職業、文化程度、醫療費用支付方式、月收入、家庭類型、慢性病患病情況。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2〕評定被試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采用計分法。
ADL共有14項,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軀體生活自理量表,共6項:上廁所、進食、穿衣、梳洗、行走和洗澡;二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共8項啊:打電話、購物、備餐、做家務、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藥和自理經濟。評定結果可按總分、分量表分和單項分進行分析。每項計分為:自己完全可以做計1分,有些困難計2分,需要幫助計3分,自己完全不能做計4分,總分范圍為14~56分,≤16分為完全正常,>16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單項分1分為正常,2~4分為功能下降。凡有2項或2項以上≥3分或總分≥22分,為功能有明顯障礙。ADL的信度和效度良好,Cronbach α為0.84~0.94,ADL的效度指標與SF-36量表的相關系數為-0.60。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輸入Epidata3.1數據庫,并用SPSS16.0統計軟件包。單因素分析用χ2檢驗。采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常見慢性病對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
2.1慢性病患病人數、患病例數及慢性病患病率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713位空巢老人中530人患有慢性病,各種慢性病的患病率為74.3%(530/713)。其中,患一種病170人,占患病人數的32.1%,同時患兩種病239人,占45.1%,同時患三種及以上病121人,占22.8%。;患病病例數為1 041,由此可以計算按病例數計算的患病率為146.00%(1 041/713)。
2.2不同民族各種慢性病患病率 患病率位于前十位的慢性病依次為高血壓、骨關節病、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偏頭痛、冠心病、慢性胃炎、哮喘、風心病、腦血管病。其中高血壓的患病率是少數民族高于漢族(χ2=12.124,P=0.000),而其他慢性病在民族間沒有差異(P>0.05)。見表1。

表1 被調查社區不同民族空巢老年人常見慢性病患病情況〔n(%)〕
2.3慢性病患病情況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率為60.5%,未患病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率為42.3%,兩組之間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率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未患病、患有一種、二種及以上慢性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礙率分為56.1%、64.2%、和73.1%。60~69歲組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障礙率為91.1%,而同年齡組未患慢性病空巢老人10.3%;70~79歲組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障礙率為87.5%,同年齡組未患慢性病老年人為14.3%;80歲以上組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障礙率為98.8%,同年齡組未患慢性病老年人為20.4%。慢性疾病對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有負向作用。
2.4不同種類慢性病對空巢老年人ADL的損害 表2可見,采用單因素的檢驗,分析這些疾病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高血壓病、骨關節病、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哮喘、偏頭痛、潰瘍病均與ADL能力障礙有關(P<0.05)。以ADL為因變量,對經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八個因素進行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選擇α=0.05為進入模型的標準,α=0.10為排出標準,多因素Logistic回歸的分析結果顯示慢性支氣管炎、骨關節病、冠心病、哮喘、高血壓致空巢老人ADL功能障礙作用最強。

表2 不同種類慢性病與空巢老人的ADL功能損害的Logistic回歸分析
慢性病的患病和失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本研究調查的社區空巢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狀況與日常生活功能的關系表明:①慢性病患病率較高。②患病率居前五位的疾病依次為高血壓、骨關節病、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偏頭痛。③慢性軀體疾病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負面影響很大,患慢性病數量的多少對老年人的ADL損害也有影響,而且隨著患病種數的增加這種影響不斷加大,這與陳先華等的研究結果一致〔3〕。
本研究Logistic回歸結果顯示:慢性支氣管炎、骨關節病、冠心病、哮喘、高血壓老年人ADL的損害很大。這與陳先華等〔3〕的研究結果一致,即對老年人來說,并非所有慢性疾病發生ADL損害都有相同的效果,病種不同,對老年人ADL損害的作用大小可以不同。因而應加強對慢性支氣管炎、骨關節病、冠心病、哮喘、高血壓病的預防、早期治療,減小其對老年人自理能力損害程度,提高獨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
老年人軀體健康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密切相關,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4~7〕。由于大部分慢性病是已知的和可預防的危險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3個因素是不健康飲食、不鍛煉身體和使用煙草〔8〕。因此①實行慢性病管理,進行慢性病防治十分重要。完善社區醫療保健網絡,建立社區個人健康卡及家庭健康檔案,對空巢老年人實行專案管理,開展老年人護理、臨終關懷及社區健康護理訓練,對影響疾病進程的不良行為進行護理干預,通過社區健康教育活動提高空巢老年人的醫學知識及健康水平。②加強健康教育,使老年人了解慢性疾病的常見癥狀及影響因素,對于老年慢性病的治療及預防十分重要〔8〕。③加強社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受損的干預是老年醫療衛生保健工作的重點〔3〕。
4 參考文獻
1田慶豐,韓 萍.河南新鄉農村老年人ADL功能健康狀況調查〔J〕.第一軍醫大學學報,2005;25(8):1072-4.
2黃思桂.淺議醫療保險費用的控制〔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2;18(11):687-8.
3陳先華,盧祖洵.社區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狀況及其對生活功能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7B):19-22.
4宋新明,齊 銥.新城區老年慢性病傷對日常生活功能的影響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0;24(5):45-50.
5張魏麗,劉志坤,劉殿武,等.高齡人群慢性病患病狀況及對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5):884-6.
6廖淑梅,何麗芳.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衛生服務利用及需求〔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10):47-9.
7范珊紅,化前珍,馬 艷,等.老年人健康相關生活質量與抑郁癥狀發生率的關系〔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7B):16-8.
8吳 雪,王克芳,婁鳳蘭,等.空巢老人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4;19(3):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