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磊+李懷芳
建議一:合理營養,控制體重
傳統觀念中,“生個大胖小子”或者“胖丫頭”是令人高興的事。但那些觀念都過時了。以前的生活條件差,很多孕婦孕期基本營養都不能保證,“生個胖小子”說明孕婦的營養足夠。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幾乎看不到營養不良的孕婦,而超重的準媽媽則比比皆是。其實,孕期營養過剩對母胎雙方都不利,孕期合理安排膳食非常重要。理想的孕期增加體重應該控制在12.5公斤左右,新生兒出生體重控制在3 000~3 500克。孕期體重增加過多容易發生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等并發癥,增加了孕晚期和分娩時的風險,同時,過大的胎兒生起來耗時更長,也易導致產道損傷和產后出血。對于寶寶來說,體重超過4 000克,醫學上之稱為巨大兒,難產率會大大增加,陰道分娩時損傷頸部神經和鎖骨的風險增大,產后容易發生低血糖和低血鈣,體質反而不如標準體重的新生兒。
為了控制新生兒的體重,孕婦應適當參加活動,步行是較好的選擇,也可以在專業指導下進行孕婦操和游泳;多吃新鮮蔬菜和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魚和蝦;少吃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很高的食品,如甜品、油炸食品、甜飲料等;水果應選擇含糖量較低的種類。體重可以控制在孕早期(3個月以內)增加2千克,孕中期(3~6個月)和孕晚期(7~9個月)各增加5千克。
建議二:定期產檢,順利分娩
孕期產前檢查是為了查看胎兒發育和孕婦健康情況,以便于早期發現問題,及早糾正和治療,使孕婦和胎兒能順利地渡過妊娠期和分娩期。
產檢的時間是根據孕期母體和胎兒的變化特點制定的,一般在懷孕28周之內每4周檢查一次,孕28~36周每2周檢查一次,36周以后每周檢查一次;如有異常情況,必須按照醫師約定復診的日期去檢查。
重要的產檢內容包括15~18周左右的唐氏篩查,檢測胎兒是有唐氏綜合征(一種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的風險;20~24周大畸形篩查B超;25~28周妊娠期糖尿病的檢測;等。
定期檢查能連續觀察各個階段胎兒發育和孕婦身體變化的情況,例如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是否正常,也可及時發現孕婦的合并癥如高血壓、糖尿病、貧血等,以便及時得到治療,防止疾病向嚴重階段發展。產檢時發現嚴重的異常比如中央型前置胎盤、子癇前期等,會提示產科醫生選擇合適的分娩時機和分娩方式。
建議三:增強體質,合理用藥
孕期感冒發燒是最苦惱的事情,媽媽們生怕用藥對胎兒會有影響,而不用藥自己又非常難受,所以孕婦應避免生病。孕前多運動增強體質,孕期盡量不去人流量大的地方,流感季節要做好防護。一旦生病,應當及早找醫生檢查,有些藥物在孕期也是能夠使用的,不會對寶寶造成危害。特別要提醒的是,有些人認為中成藥天然無害,可以給生病的孕婦服用,其實中藥成分非常復雜,有些制劑里還加入了西藥成分,因此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孕期檢查時,很多醫生都建議準媽媽補充一些葉酸和維生素。葉酸應該從懷孕前3個月就開始補充,也就是說,計劃懷孕時就可以補充葉酸,可以降低神經管畸形的風險;一直服用到早孕結束(第三個月月末),這時候神經系統基本成型,就不用再吃了。鈣是胎兒骨骼發育的重要物質,通常在第四個月開始補充,否則胎兒會從母體吸收鈣,導致母體的骨鈣流失。孕期由于胎兒對鐵的吸收,大多數孕婦會出現不同程度缺鐵性貧血,因此要根據血液檢測結果適當補充鐵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