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讀者王某來信說:我今年43歲,5年前患了結核性胸膜炎,經過一年多的服用抗結核藥、抽胸水等治療而痊愈。但至今仍然感到患側時有隱痛不適,尤其是天氣變化大和勞累時感受更明顯,不知這是什么原因?
答王某讀者:
不論是干性還是滲出性結核性胸膜炎,經過抗結核藥治療及同時抽出胸水后,癥狀消失,胸水吸收,完成正規化療后,即為痊愈。但是在治愈的患者中,部分患者可以完全恢復正常,沒有任何不適;還有一部分患者會因為未能早期確診、治療不及時或病程較長等原因,遺留不同程度的胸膜粘連和增厚,造成相應部位的不適,可表現為隱痛、呼吸稍感不暢等,多在勞累或天氣變化較大時發生。如果是肺下部胸膜粘連,肋膈角閉鎖,則可造成膈肌活動幅度減小,肺活量減低,顯示肺功能受損。
人的胸膜分為覆蓋在肺臟表面的胸膜,即臟層胸膜;覆蓋在胸壁內面的胸膜,稱壁層胸膜。臟層胸膜和肺組織無感覺神經分布,故無痛覺;而壁層胸膜由肋間神經支配,故有痛覺。所以,胸膜炎治愈后仍遺留有臟層胸膜和壁層胸膜粘連并增厚的部分患者,當其咳嗽或活動時,會刺激肋間神經使人感覺有隱痛感,特別是在咳嗽頻發和活動較重時。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在天氣變化大和勞累情況下,患者容易感受到患側部位隱痛不適。
西安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醫院
主任醫師李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