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偉
摘?要:高校是我國培養人才的搖籃,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個人約束能力,必須從教學管理入手,但是目前我國高校教學管理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及時解決,就會影響高校教學管理的順利開展,也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文章將從我國高校教學管理中出現的管理模式問題進行研究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議,旨在全面提高我國高校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校;管理模式;問題;建議
高校從來都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搖籃,學生即使進入高校,學習相對輕松,但是面對即將步入社會的現實,學生必須從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素養和能力,強化自身約束能力,提高工作和生活能力。
一、教學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沒有鮮明的管理策略
高校教學管理者在制定管理目標的時候沒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只是參照普通的學生管理模式進行教學管理。在制定管理制度上,過分強調學生的自我管理,并沒有放開教學管理。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很強,但是自我管理能力較低,很多情況下無法完全控制自己,最終造成無法自拔的狀態,致使教學管理陷入一片混亂,很難形成一個團結的集體。
2.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
有些高校在是定教學管理制度的時候往往內容空洞,沒有實際意義,制度流于形式,根本無法引起學生的注意,不能起到規范學生的作用。大多數情況下教學管理依靠學生自覺性,或者在管理者檢查的時候保持良好的秩序,一旦沒有監管就會失去原有的秩序,這是“人管人”的管理模式,并非“制度管人”的管理模式,管理工作始終處于原始狀態。
3.管理制度缺乏靈活性
對于教學管理,需要制度來進行硬性規范,但是遇到特殊情況就需要靈活使用制度管理,充分體現人性化的管理原則。制度的原則性,可以稱之為“剛性”原則,而制度的靈活性又可以稱之為“柔性”原則,這是制度具有一定彈性的體現。但是,如果制度過于靈活,很容易架空制度,使制度成為一紙空文,起不到任何規范管理的作用。
4.教學氛圍欠佳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很多高校學習氛圍并不強烈,學校周圍布滿網吧、KTV、飯店等娛樂休閑場所,致使學生容易沉溺在這種氣氛當中,很難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有些學生在校四年的時光幾乎沒有進過圖書館,不知道圖書館的基本結構。受外部環境干擾,學生自身控制能力不高,這就給高校教學管理帶來很大困難,所以,教學管理需要管理者在加強管理的同時注重學習氛圍的制造,讓學生能夠回歸校園,做好學生的本職工作。
二、深化教學管理改革,提高教學管理質量
1. 以人為根本出發點,提高高校教學管理服務水平
高校教學管理的主要對象是教師和學生,教師主要從事學術性研究和教學工作,具有較強的自主性,而學生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新形勢下的高校教學管理也需要根據這些特點制定教學管理措施。管理者要從過去的“大包大攬”轉變為加強引導和服務,尊重管理對象的主體性,并吸納教師和學生參與到教學管理、監督等工作,實行師生參與管理,促進高校教學管理的良性和高效運行。
2.以科學管理為核心,提高教學管理工作質量
高校教學管理人員要把教育現象和管理行為結合起來,把行政方式、管理手段與理論結合起來,科學有效地解決教學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切實提高教學管理工作質量,推動教學管理工作科學發展。高校教學管理者應該具有較強的教育管理思想和專業管理意識,懂得教育發展規律的專業化人才群體。高校應該定期組織教學管理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
3.以結果為導向,加強教學管理的績效考評
績效考評是檢查高校教學管理工作進度、衡量學院(系)及教學管理人員工作成效、防止偏離教學管理目標的重要手段。面對學生的多樣化需求,高校應該進行識別和分析,設計出科學、多樣化、操作性強的教學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系統的校內教學質量績效考評體系,不斷促進教學管理目標的實現。
學校教學管理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發展,真正做到人性化管理,將學校管理和教學管理進行有機結合,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術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艷芳.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的創新思路[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8).
[2]崔現強,葉華光.反木桶原理——高職院校特色突顯的創新戰略[J]. 中國科技信息,2007(1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