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潔銀
【摘要】目的探討封閉抗體對復發性流產再次妊娠結局的臨床意義。方法資料隨機選取40例封閉抗體陽性的孕婦為研究組, 40例封閉抗體陰性的孕婦為對照組, 從確診妊娠起, 安胎治療, 同時分別在就診0、48、96 h監測血HCG定量和孕酮數值, 孕6周、孕8周和孕10周分別B超監測, 比較兩組妊娠結局。結果研究組的胎兒存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封閉抗體對復發性流產再次妊娠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以及臨床價值。
【關鍵詞】復發性流產;封閉抗體;再次妊娠結局封閉抗體與復發性流產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近年來, 醫學界對這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受重視[1]。文章隨機選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本院確診為復發性流產并現停經30~70 d在本院門診和住院要求安胎的孕婦80例作為研究對象,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2012年6月~2013年12月于本院確診為復發性流產患者, 現停經30~70 d在本院門診和住院要求安胎的孕婦, 隨機選取其中40例封閉抗體陽性的孕婦為研究組, 40例封閉抗體陰性的孕婦為對照組, 年齡20~43歲, 平均年齡(25.6±1.3)歲;這些孕婦無結核與其他內科病史, 無病毒感染、服藥、有毒害物質接觸與X線接觸史等;這些孕婦均行常規檢查病因, 無女方內分泌系統異常、夫妻雙方染色體異常、生殖器官解剖異常;查抗心磷脂抗體陰性、狼瘡抗凝因子陰性、抗核抗體陰性、無母兒血型不合與感染因素影響而發生2次或者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其中封閉抗體陽性孕婦, 為已行同種淋巴免疫治療后轉陽者;封閉抗體陰性孕婦, 為今次孕前已檢查和今次孕后檢查得知。
1. 2方法從確診妊娠起, 予補充HCG和孕激素安胎治療, 對兩組孕婦分別在就診0、48、96 h監測血HCG定量和孕酮數值, 孕6周、孕8周和孕10周分別B超監測, 若檢測相隔48 h血HCG定量和孕酮對比下降或升幅未達2倍, 結合B超證實宮內胎兒停止發育為丟失;觀察至妊娠14周止, 用多普勒胎心儀在恥骨聯合上聞及胎心, 為存活。比較兩組妊娠結局。
1. 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這些孕婦的檢查結果進行正態性檢驗,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進行檢驗, 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血HCG定量比較研究組的血HCG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情見表1。
2. 2孕酮數值比較對照組的血清孕酮數值顯著低于研究組,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情見表2。
2. 3妊娠結果比較至妊娠14周, 研究組的存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情見表3。
3討論
復發性流產指的是連續自然流產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 約占總妊娠數的0.5%~3%[2]。在既往沒有活嬰分娩的患者中, 發生過2次自然流產后再次發生流產的風險約為35%。復發性流產的病因十分復雜, 當前, 由于醫學技術的限制, 病因不明者占45%~65%, 其病因涉及到遺傳學、解剖學、免疫學與內分泌學等多種學科, 誘發連續自然流產具有多方面的因素[3]。在原因不明的復發性流產中, 封閉抗體備受關注與運用, 封閉抗體能夠保護胎兒宮內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有學者認為, 原因不明的復發性流產和孕婦體內的封閉抗體的缺失有莫大的關聯[4]。復發性流產嚴重影響婦女的健康以及家庭的幸福, 生育健康的寶寶是每對年輕夫婦的心愿。因此, 研究引起復發性流產的因素, 對于解決患者復發性流產問題, 保障孕婦順利度過孕期, 獲取寶寶, 成為幸福的母親, 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封閉抗體在孕婦妊娠初期就開始產生, 以后將繼續保持存在, 至妊娠前3個月水平達到高峰, 之后開始逐步減低, 直到分娩時又開始增高, 并隨著妊娠次數的增加而增高。封閉抗體的活性存在于IgG之中, 在胎盤血、臍血、外周血中都含有IgG, 封閉抗體可以抑制絲裂原誘發的淋巴細胞增殖, 抑制人類白細胞DR抗原、白細胞介素2受體等分子的表達, 而加入重組IL-2后可以部分逆轉其抑制的作用, 封閉抗體的活性可被丈夫或者用健康的第三者的B淋巴細胞吸收[5]。封閉抗體能夠中和同種異體抗原, 具有使胎兒不受排斥的效果, 且抗體直接作用于具有免疫能力的細胞, 接結合到靶細胞的抗原上, 能夠有效地降低它們對受體的細胞參與的免疫反應的敏感度[6]。
血HCG和孕酮的變化情況是衡量黃體功能以及胎盤發育是否正常的一個可靠指標, 足夠量的HCG能夠使妊娠黃體不退化, 維持胚囊正常發育, 反之則將影響胚胎發育或著床, 所以本研究中分別在就診0、48、96 h監測兩組孕婦的血HCG定量和孕酮數值。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血HCG明顯高于對照組, 血清孕酮數值也顯著高于對照組, 至妊娠14周, 研究組的存活率82.5%明顯高于對照組67.5%,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封閉抗體是確保孕婦順利度過孕期的重要抗體, 若在妊娠過程中孕婦因為某種因素導致封閉抗體缺乏, 則會使得母體排斥移植物的胚胎, 進而引起復發性流產。因此, 對確診為復發性流產的患者, 均應常規檢查封閉抗體, 是非常必要的。孕前對于封閉抗體陰性患者, 有針對性地選用丈夫或者用健康的第三者淋巴細胞主動免疫干預, 便于及早預測妊娠結局, 能夠早點找到問題的根源, 盡快解決問題, 減少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身體、心理傷害與經濟負擔, 以提高患者對醫生的依從性, 贏得患者對醫務工作人員的信任。
綜上所述, 封閉抗體對復發性流產再次妊娠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以及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輝, 周敏, 李秋穎.反復流產患者的主動免疫治療及其免疫調節機制初探.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09, 16(4):50-51.
[2] 張運麗, 郭婧婧, 金燕.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封閉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實用預防醫學, 2009, 16(6):1917-1918.
[3] 余曉, 俎德學, 葉玲榮.血清孕酮和血 HCG 測定在早期異位妊娠診斷中的價值.中國婦幼保健, 2012, 5(5):52-53.
[4] 洪翠華, 陳麗霞, 洪加林.早期異位妊娠子宮內膜、血清 HCG、孕酮及肌酸激酶的變化和臨床價值.第四軍醫大學, 2019, 3(6):73-75.
[5] 呂倩靈, 趙玲萍.血清孕酮測定在早期異位妊娠的診斷價值.重慶醫學, 2008, 37(11):1236-1238.
[6] 李東明, 甘騰華, 穆小堅.習慣性流產患者免疫治療前后封閉抗體的變化及其意義.廣西醫學, 2009, 31(1):46-47.
[收稿日期:2014-03-26]
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討封閉抗體對復發性流產再次妊娠結局的臨床意義。方法資料隨機選取40例封閉抗體陽性的孕婦為研究組, 40例封閉抗體陰性的孕婦為對照組, 從確診妊娠起, 安胎治療, 同時分別在就診0、48、96 h監測血HCG定量和孕酮數值, 孕6周、孕8周和孕10周分別B超監測, 比較兩組妊娠結局。結果研究組的胎兒存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封閉抗體對復發性流產再次妊娠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以及臨床價值。
【關鍵詞】復發性流產;封閉抗體;再次妊娠結局封閉抗體與復發性流產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近年來, 醫學界對這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受重視[1]。文章隨機選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本院確診為復發性流產并現停經30~70 d在本院門診和住院要求安胎的孕婦80例作為研究對象,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2012年6月~2013年12月于本院確診為復發性流產患者, 現停經30~70 d在本院門診和住院要求安胎的孕婦, 隨機選取其中40例封閉抗體陽性的孕婦為研究組, 40例封閉抗體陰性的孕婦為對照組, 年齡20~43歲, 平均年齡(25.6±1.3)歲;這些孕婦無結核與其他內科病史, 無病毒感染、服藥、有毒害物質接觸與X線接觸史等;這些孕婦均行常規檢查病因, 無女方內分泌系統異常、夫妻雙方染色體異常、生殖器官解剖異常;查抗心磷脂抗體陰性、狼瘡抗凝因子陰性、抗核抗體陰性、無母兒血型不合與感染因素影響而發生2次或者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其中封閉抗體陽性孕婦, 為已行同種淋巴免疫治療后轉陽者;封閉抗體陰性孕婦, 為今次孕前已檢查和今次孕后檢查得知。
1. 2方法從確診妊娠起, 予補充HCG和孕激素安胎治療, 對兩組孕婦分別在就診0、48、96 h監測血HCG定量和孕酮數值, 孕6周、孕8周和孕10周分別B超監測, 若檢測相隔48 h血HCG定量和孕酮對比下降或升幅未達2倍, 結合B超證實宮內胎兒停止發育為丟失;觀察至妊娠14周止, 用多普勒胎心儀在恥骨聯合上聞及胎心, 為存活。比較兩組妊娠結局。
1. 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這些孕婦的檢查結果進行正態性檢驗,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進行檢驗, 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血HCG定量比較研究組的血HCG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情見表1。
2. 2孕酮數值比較對照組的血清孕酮數值顯著低于研究組,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情見表2。
2. 3妊娠結果比較至妊娠14周, 研究組的存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情見表3。
3討論
復發性流產指的是連續自然流產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 約占總妊娠數的0.5%~3%[2]。在既往沒有活嬰分娩的患者中, 發生過2次自然流產后再次發生流產的風險約為35%。復發性流產的病因十分復雜, 當前, 由于醫學技術的限制, 病因不明者占45%~65%, 其病因涉及到遺傳學、解剖學、免疫學與內分泌學等多種學科, 誘發連續自然流產具有多方面的因素[3]。在原因不明的復發性流產中, 封閉抗體備受關注與運用, 封閉抗體能夠保護胎兒宮內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有學者認為, 原因不明的復發性流產和孕婦體內的封閉抗體的缺失有莫大的關聯[4]。復發性流產嚴重影響婦女的健康以及家庭的幸福, 生育健康的寶寶是每對年輕夫婦的心愿。因此, 研究引起復發性流產的因素, 對于解決患者復發性流產問題, 保障孕婦順利度過孕期, 獲取寶寶, 成為幸福的母親, 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封閉抗體在孕婦妊娠初期就開始產生, 以后將繼續保持存在, 至妊娠前3個月水平達到高峰, 之后開始逐步減低, 直到分娩時又開始增高, 并隨著妊娠次數的增加而增高。封閉抗體的活性存在于IgG之中, 在胎盤血、臍血、外周血中都含有IgG, 封閉抗體可以抑制絲裂原誘發的淋巴細胞增殖, 抑制人類白細胞DR抗原、白細胞介素2受體等分子的表達, 而加入重組IL-2后可以部分逆轉其抑制的作用, 封閉抗體的活性可被丈夫或者用健康的第三者的B淋巴細胞吸收[5]。封閉抗體能夠中和同種異體抗原, 具有使胎兒不受排斥的效果, 且抗體直接作用于具有免疫能力的細胞, 接結合到靶細胞的抗原上, 能夠有效地降低它們對受體的細胞參與的免疫反應的敏感度[6]。
血HCG和孕酮的變化情況是衡量黃體功能以及胎盤發育是否正常的一個可靠指標, 足夠量的HCG能夠使妊娠黃體不退化, 維持胚囊正常發育, 反之則將影響胚胎發育或著床, 所以本研究中分別在就診0、48、96 h監測兩組孕婦的血HCG定量和孕酮數值。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血HCG明顯高于對照組, 血清孕酮數值也顯著高于對照組, 至妊娠14周, 研究組的存活率82.5%明顯高于對照組67.5%,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封閉抗體是確保孕婦順利度過孕期的重要抗體, 若在妊娠過程中孕婦因為某種因素導致封閉抗體缺乏, 則會使得母體排斥移植物的胚胎, 進而引起復發性流產。因此, 對確診為復發性流產的患者, 均應常規檢查封閉抗體, 是非常必要的。孕前對于封閉抗體陰性患者, 有針對性地選用丈夫或者用健康的第三者淋巴細胞主動免疫干預, 便于及早預測妊娠結局, 能夠早點找到問題的根源, 盡快解決問題, 減少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身體、心理傷害與經濟負擔, 以提高患者對醫生的依從性, 贏得患者對醫務工作人員的信任。
綜上所述, 封閉抗體對復發性流產再次妊娠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以及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輝, 周敏, 李秋穎.反復流產患者的主動免疫治療及其免疫調節機制初探.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09, 16(4):50-51.
[2] 張運麗, 郭婧婧, 金燕.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封閉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實用預防醫學, 2009, 16(6):1917-1918.
[3] 余曉, 俎德學, 葉玲榮.血清孕酮和血 HCG 測定在早期異位妊娠診斷中的價值.中國婦幼保健, 2012, 5(5):52-53.
[4] 洪翠華, 陳麗霞, 洪加林.早期異位妊娠子宮內膜、血清 HCG、孕酮及肌酸激酶的變化和臨床價值.第四軍醫大學, 2019, 3(6):73-75.
[5] 呂倩靈, 趙玲萍.血清孕酮測定在早期異位妊娠的診斷價值.重慶醫學, 2008, 37(11):1236-1238.
[6] 李東明, 甘騰華, 穆小堅.習慣性流產患者免疫治療前后封閉抗體的變化及其意義.廣西醫學, 2009, 31(1):46-47.
[收稿日期:2014-03-26]
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討封閉抗體對復發性流產再次妊娠結局的臨床意義。方法資料隨機選取40例封閉抗體陽性的孕婦為研究組, 40例封閉抗體陰性的孕婦為對照組, 從確診妊娠起, 安胎治療, 同時分別在就診0、48、96 h監測血HCG定量和孕酮數值, 孕6周、孕8周和孕10周分別B超監測, 比較兩組妊娠結局。結果研究組的胎兒存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封閉抗體對復發性流產再次妊娠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以及臨床價值。
【關鍵詞】復發性流產;封閉抗體;再次妊娠結局封閉抗體與復發性流產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近年來, 醫學界對這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受重視[1]。文章隨機選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本院確診為復發性流產并現停經30~70 d在本院門診和住院要求安胎的孕婦80例作為研究對象,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2012年6月~2013年12月于本院確診為復發性流產患者, 現停經30~70 d在本院門診和住院要求安胎的孕婦, 隨機選取其中40例封閉抗體陽性的孕婦為研究組, 40例封閉抗體陰性的孕婦為對照組, 年齡20~43歲, 平均年齡(25.6±1.3)歲;這些孕婦無結核與其他內科病史, 無病毒感染、服藥、有毒害物質接觸與X線接觸史等;這些孕婦均行常規檢查病因, 無女方內分泌系統異常、夫妻雙方染色體異常、生殖器官解剖異常;查抗心磷脂抗體陰性、狼瘡抗凝因子陰性、抗核抗體陰性、無母兒血型不合與感染因素影響而發生2次或者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其中封閉抗體陽性孕婦, 為已行同種淋巴免疫治療后轉陽者;封閉抗體陰性孕婦, 為今次孕前已檢查和今次孕后檢查得知。
1. 2方法從確診妊娠起, 予補充HCG和孕激素安胎治療, 對兩組孕婦分別在就診0、48、96 h監測血HCG定量和孕酮數值, 孕6周、孕8周和孕10周分別B超監測, 若檢測相隔48 h血HCG定量和孕酮對比下降或升幅未達2倍, 結合B超證實宮內胎兒停止發育為丟失;觀察至妊娠14周止, 用多普勒胎心儀在恥骨聯合上聞及胎心, 為存活。比較兩組妊娠結局。
1. 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這些孕婦的檢查結果進行正態性檢驗,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進行檢驗, 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血HCG定量比較研究組的血HCG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情見表1。
2. 2孕酮數值比較對照組的血清孕酮數值顯著低于研究組,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情見表2。
2. 3妊娠結果比較至妊娠14周, 研究組的存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情見表3。
3討論
復發性流產指的是連續自然流產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 約占總妊娠數的0.5%~3%[2]。在既往沒有活嬰分娩的患者中, 發生過2次自然流產后再次發生流產的風險約為35%。復發性流產的病因十分復雜, 當前, 由于醫學技術的限制, 病因不明者占45%~65%, 其病因涉及到遺傳學、解剖學、免疫學與內分泌學等多種學科, 誘發連續自然流產具有多方面的因素[3]。在原因不明的復發性流產中, 封閉抗體備受關注與運用, 封閉抗體能夠保護胎兒宮內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有學者認為, 原因不明的復發性流產和孕婦體內的封閉抗體的缺失有莫大的關聯[4]。復發性流產嚴重影響婦女的健康以及家庭的幸福, 生育健康的寶寶是每對年輕夫婦的心愿。因此, 研究引起復發性流產的因素, 對于解決患者復發性流產問題, 保障孕婦順利度過孕期, 獲取寶寶, 成為幸福的母親, 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封閉抗體在孕婦妊娠初期就開始產生, 以后將繼續保持存在, 至妊娠前3個月水平達到高峰, 之后開始逐步減低, 直到分娩時又開始增高, 并隨著妊娠次數的增加而增高。封閉抗體的活性存在于IgG之中, 在胎盤血、臍血、外周血中都含有IgG, 封閉抗體可以抑制絲裂原誘發的淋巴細胞增殖, 抑制人類白細胞DR抗原、白細胞介素2受體等分子的表達, 而加入重組IL-2后可以部分逆轉其抑制的作用, 封閉抗體的活性可被丈夫或者用健康的第三者的B淋巴細胞吸收[5]。封閉抗體能夠中和同種異體抗原, 具有使胎兒不受排斥的效果, 且抗體直接作用于具有免疫能力的細胞, 接結合到靶細胞的抗原上, 能夠有效地降低它們對受體的細胞參與的免疫反應的敏感度[6]。
血HCG和孕酮的變化情況是衡量黃體功能以及胎盤發育是否正常的一個可靠指標, 足夠量的HCG能夠使妊娠黃體不退化, 維持胚囊正常發育, 反之則將影響胚胎發育或著床, 所以本研究中分別在就診0、48、96 h監測兩組孕婦的血HCG定量和孕酮數值。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血HCG明顯高于對照組, 血清孕酮數值也顯著高于對照組, 至妊娠14周, 研究組的存活率82.5%明顯高于對照組67.5%, 兩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封閉抗體是確保孕婦順利度過孕期的重要抗體, 若在妊娠過程中孕婦因為某種因素導致封閉抗體缺乏, 則會使得母體排斥移植物的胚胎, 進而引起復發性流產。因此, 對確診為復發性流產的患者, 均應常規檢查封閉抗體, 是非常必要的。孕前對于封閉抗體陰性患者, 有針對性地選用丈夫或者用健康的第三者淋巴細胞主動免疫干預, 便于及早預測妊娠結局, 能夠早點找到問題的根源, 盡快解決問題, 減少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身體、心理傷害與經濟負擔, 以提高患者對醫生的依從性, 贏得患者對醫務工作人員的信任。
綜上所述, 封閉抗體對復發性流產再次妊娠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以及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輝, 周敏, 李秋穎.反復流產患者的主動免疫治療及其免疫調節機制初探.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09, 16(4):50-51.
[2] 張運麗, 郭婧婧, 金燕.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封閉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實用預防醫學, 2009, 16(6):1917-1918.
[3] 余曉, 俎德學, 葉玲榮.血清孕酮和血 HCG 測定在早期異位妊娠診斷中的價值.中國婦幼保健, 2012, 5(5):52-53.
[4] 洪翠華, 陳麗霞, 洪加林.早期異位妊娠子宮內膜、血清 HCG、孕酮及肌酸激酶的變化和臨床價值.第四軍醫大學, 2019, 3(6):73-75.
[5] 呂倩靈, 趙玲萍.血清孕酮測定在早期異位妊娠的診斷價值.重慶醫學, 2008, 37(11):1236-1238.
[6] 李東明, 甘騰華, 穆小堅.習慣性流產患者免疫治療前后封閉抗體的變化及其意義.廣西醫學, 2009, 31(1):46-47.
[收稿日期:2014-03-26]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