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斗佳 陳 婭 張建武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血液科,貴州 遵義 563000)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血液系統常見疾病,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患者處理十分困難,高強度化療并不能取得理想的5年生存率和臨床緩解率,這與老年人機體功能較差、無法耐受化療有關〔1〕。因此,針對老年AML患者需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既保證臨床緩解效果,同時兼顧毒副反應的控制〔2〕。本研究分析了危險度分層下個體化治療方案治療老年AML的療效及預防價值。
1.1對象 選擇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AML患者100例,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結合臨床癥狀、骨髓細胞學、細胞化學染色、免疫分型確診為AML;(3)無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4)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根據化療方法不同分為給予標準化療方案的對照組和按照危險度分層下指定個體化化療方案的觀察組,各50例。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67.8±8.3)歲,骨髓中原始細胞含量(42.5±6.2)%;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齡(67.1±8.6)歲,骨髓中原始細胞含量(43.1±6.6)%。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年齡結構、骨髓中原始細胞含量等基線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化療方案
1.2.1對照組 給予標準劑量阿糖胞苷方案進行誘導化療,方法如下:米托蒽醌8 mg·m-2·d-1×3 d、高三尖杉酯堿2.5 mg·m-2·d-1×7 d、阿糖胞苷100 mg·m-2·d-1×7 d。誘導達到緩解后繼續給予1~2個標準劑量進行鞏固。
1.2.2觀察組 對患者進行危險度分層,低、中度危險分層患者給予低強度誘導化療,方法如下:米托蒽醌4 mg·m-2·d-1×3 d、高三尖杉酯堿1.25 mg·m-2·d-1×7 d、阿糖胞苷50 mg·m-2·d-1×7 d,誘導達到緩解后繼續給予1~2個標準劑量進行鞏固;高危險分層患者給予標準劑量化療方案,方法同對照組,若無法達到臨床緩解則行骨髓移植治療。
1.3觀察指標
1.3.1化療有效性 化療后3個月時,從血液學緩解、細胞遺傳學緩解以及分子學緩解三方面判斷化療的有效性,判斷標準:(1)完全血液學緩解(CHR):白細胞計數低于10×109/L、血小板計數低于450×109/L、嗜堿性粒細胞<5%;(2)完全細胞遺傳學緩解(CCyR):骨髓穿刺Ph陰性細胞數為0;(3)完全分子學緩解(CMoR):bcr、abl檢測陰性。
1.3.2血液學不良反應 化療過程中,監測患者的血液學指標,并按下列標準判斷不良反應情況:白細胞計數低于2.0×109/L、中性粒細胞計數低于1.0×109/L、血小板計數低于50.0×109/L、血紅蛋白低于80 g/L,判斷為Ⅲ~Ⅳ度不良反應。
1.3.3整體生存質量 化療后3個月時,采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3〕從自我實現、健康責任、運動、營養、人際關系、應對壓力6個方面評價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

2.1兩組化療有效性比較 化療后3個月時,觀察組患者的CHR(39例,78%)、CCyR(35例,70%)以及CMoR(19例,38%)例數與對照組(42例,84%;38例,76%;21例,42%)無差異(P>0.05)。
2.2兩組血液學不良反應比較 化療過程中,觀察組患者發生Ⅲ~Ⅳ度白細胞計數不良反應、中性粒細胞計數不良反應、血小板計數不良反應、血紅蛋白不良反應(6%、10%、8%、16%)均明顯低于對照組(22%、26%、24%、34%)(P<0.05)。
2.3兩組患者的整體生存質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自我實現、健康責任、運動、營養、人際關系、應對壓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比較±s)
AML多需要采取化療來取得臨床緩解。高強度化療能使60歲以下患者的5年生存率達到35%~45%,而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患者僅為15%〔4〕。老年AML患者采用高強度化療的整體效果不如年輕患者,主要與以下兩方面因素有關〔5〕:(1)預后情況受到了多種生物學因素的影響,包括細胞遺傳學指標異常、其他類型繼發性白血病的發生、多耐藥基因的過度表達、兩系以上骨髓出現病態造血等;(2)老年患者各項身體機能退化,對高強度化療的耐受能力較差,各類毒副反應的發生會影響存活情況。因此,在治療老年AML時,應當制定個體化的化療方案,既保證理想的臨床緩解率,同時也兼顧化療藥物所造成的毒副反應,使化療強度維持在老年患者可以耐受的范圍以內,最大限度地減少不良反應、保證生活質量〔6〕。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臨床學者開始重視用AML危險度分層對化療方案的制定進行指導,進而選擇合理的化療強度〔4〕。低、中危險分層的老年AML患者接受低強度化療誘導可以達到與標準劑量化療方案相當的臨床緩解率和5年生存率,但是因為減少了化療藥物的劑量,相應不良反應的例數也明顯減少,使老年患者能更好地耐受化療〔7〕;高危險分層患者需要進行高強度化療誘導聯合緩解后鞏固化療,對于不良反應較為嚴重的患者應及時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8〕。本研究說明個體化治療方案可以取得與標準化療方案相當的緩解效果,并不會因為低強度誘導化療的使用而影響化療效果。
基于危險度分層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的最大價值在于能針對患者不同的情況選擇最適宜的化療劑量和強度,避免了低、中危險分層患者接受過度化療,也避免了高危險分層患者接受化療的強度不足〔9〕。由于化療藥物的使用可導致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尤其對于老年患者而言,嚴重的不良反應可導致機體功能迅速惡化,既影響化療的效果,也威脅生命安全。因此,采用個體化治療可以優化化療劑量并最大限度地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10〕。本研究也說明危險度分層下個體化治療方案有助于減少化療所造成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11〕。
綜上所述,危險度分層下個體化治療方案能取得與標準化療方案相當的緩解效果,并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生存質量,是老年AML理想的化療方案。
4 參考文獻
1O′Donnell MR.Risk stratification and emerging treatment strategies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J〕.J Natt Comor Canc Netw,2013;11(5):667-9.
2王建祥.規范我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誘導治療完全緩解患者的分層治療〔J〕.中華血液學雜志,2009;30(1):1-2.
3Teng HL,Yen M,Fetzer S.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profile-Ⅱ:Chinese version short form〔J〕.J Adv Nurs,2010;66(8):1864-73.
4張 曦,常春康,趙佑山,等.HIA與IA方案治療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對比觀察〔J〕.腫瘤防治研究,2013;40(6):541-6.
5陳旭艷,馮亮華,肖萍萍,等.甲磺酸伊馬替尼治療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1;4(18):63-5.
6張英輝,孟 杰,何二霞,等.高三尖杉酯堿+阿糖胞苷+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聯合欖香烯乳治療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4):6138-9.
7劉延方,張 貝,王 沖,等.MA方案和TA方案治療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48(2):292-4.
8毛建平,趙利東,賈 韜,等.含大劑量阿糖胞苷方案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3;23(3):87-91.
9于文征.經濟型HAG/CAG方案治療老年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長異常綜合征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9):4313-4.
10Ching HP,李偉京,李志剛.兒童急性白血病生物學特點、危險度分層和治療的最新進展〔J〕.中國小兒血液與腫瘤雜志,2012;17(1):40-5.
11Orendi K,Emberger W,Speicher MR,etal.Molecular cytogenetics and multiplex reverse-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J〕.J Clin Oncol,2013;31(18):2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