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志強 高 想 姜衛東 唐艷芬 蔣鳳榮 張鋒莉
(南通市中醫院心內科,江蘇 南通 226001)
游離脂肪酸(FFA)代謝增加具有“心肌毒性”作用,在心力衰竭交感系統活性增強時更為嚴重。研究表明,使用胰島素和(或)葡萄糖降低血FFA水平,抑制FFA進入線粒體,或者使用FFA氧化抑制劑曲美他嗪可改善心肌缺血狀態〔1〕。臨床上使用曲美他嗪治療缺血性心肌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探討降低FFA代謝對衰竭心肌的保護作用及可能機制。
1.1藥品與試劑 曲美他嗪(批號:660104),北京賽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抗體由美國B&R公司提供,引物由南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其他化學試劑均為分析純。
1.2動物造模與分組 SD大鼠,雄性,體重(220±10) g,共24只,由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有限責任公司提供〔許可證號:SCXK(滬)2007-0005〕。參照文獻〔2〕采用腹主動脈縮窄法制備心臟壓力負荷超載心衰模型。主要步驟如下:SD大鼠以2%戊巴比妥鈉按30 mg/kg腹腔麻醉,剪毛,開腹并分離暴露腹主動脈,在雙側腎動脈間分離該處腹主動脈,將直徑約為0.6 mm的針灸針與腹主動脈平行,1號線結扎固定,拔出針灸針,造成腹主動脈縮窄,依次縫合肌層和皮膚,術后每日腹腔注射0.1 ml慶大霉素預防感染。假手術組除開腹暴露、分離雙側腎動脈間腹主動脈但不行縮窄處理外,其余步驟與模型動物處理一致。實驗分組:除正常對照(假手術)組外,隨機分為模型組、曲美他嗪低和高劑量組,每組6只。所有動物均常規喂養。實驗在南京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進行〔許可證號:SYXK(蘇)2005-0009〕。
1.3給藥方法 正常對照組:手術分離腹主動脈,不進行縮窄處理,手術4 w后雙蒸水灌胃,1次/d。模型組:造模4 w后,雙蒸水灌胃,1次/d。曲美他嗪低劑量組:造模4 w后,曲美他嗪5 mg/kg,1次/d,用雙蒸水稀釋后灌胃。曲美他嗪高劑量組:造模4 w后,曲美他嗪10 mg/kg,1次/d,用雙蒸水稀釋后灌胃。所有動物均連續灌胃4 w。
1.4觀察項目
1.4.1心臟超聲檢查 大鼠以10%水合氯醛3 ml/kg腹腔注射麻醉后備皮,應用捷達超聲工作站測定左室收縮期內徑(LVS)、舒張期內徑(LVD)、左室射血分數(LVEF)和短軸縮短率(FS)。
1.4.2Real-Time PCR定量分析神經激素相關基因腦鈉肽(BNP)、心鈉肽(ANP)、尿鈉肽受體(NPRC)mRNA表達 用Trizol試劑抽提細胞總RNA,取2 μg RNA逆轉錄制備cDNA。Real-Time PCR反應體系包括1 μl的cDNA模板(1%的RT產物)、7.5 μl SYBR Green Mix(Takara)及10 μmol/L終濃度的上、下游引物,加入H2O補足15 μl,擴增條件為95℃ 5 s總變性以及95℃ 5 s、 60℃ 31 s循環40次。目的基因的mRNA水平用β-actin內參校正,并將對照組細胞的表達水平設定為1。所有樣品每個基因的PCR反應均為3孔,實驗重復至少3次。引物序列分別為:BNP上游5′-TGGGCAGAAGATAGACCGGA-3′;下游5′-ACAACCTCAGCCCGTCACAG-3′;ANP上游5′-AACCTGCTAGACCACCTG-3′;下游5′-TTTTCAAGAGGGCAGATC-3′;NPRC上游5′-CGAGTATGGAAGCGAAGGTT-3′;下游5′-GGGAAATTGAGTTTGGGTTG-3′;β-actin上游5′-ATCATGTTTGAGACCTTCAAC-3;下游5-TTCATCTTCATGGTGCTAGGA-3′。
1.4.3電鏡 放血處死大鼠,取大鼠左心室心肌,2.5%戊二醛固定后送南京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檢測,電鏡觀察心肌細胞線粒體結構變化。
1.4.4放射免疫法血清生化學檢測FFA、乳酸(LD) 按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說明書進行操作。

2.1超聲心動圖 模型組LVS、LVD明顯增大,LVEF、FS明顯下降(P<0.01);曲美他嗪治療后恢復,以高劑量組較明顯(P<0.01)。見表1。

表1 各組LVS、LVD、LVEF、FS、FFA、LD的變化±s,n=6)
2.2各組大鼠血清FFA和LD變化 模型組血清FFA、LD水平升高;曲美他嗪治療后與模型組比較,FFA、LD水平降低(P<0.05)。見表1。
2.3神經激素相關基因mRNA表達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BNP、ANP、NPRC mRNA表達增高(3.72±0.43,4.92±0.68,1.86±0.24,P<0.01),曲美他嗪治療后表達下調,而高劑量組BNP、ANP、NPRC mRNA下調(1.02±0.16,2.24±0.38,1.26±0.17),較低劑量組BNP、ANP、NPRC mRNA(2.90±0.21,4.83±0.70,1.68±0.22)下調更明顯,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4電鏡 模型組大鼠心肌細胞肌絲排列紊亂,部分溶解,肌膜水腫,局部線粒體增多、腫脹,嵴消失,可見空泡結構;曲美他嗪治療后未見明顯肌絲溶解,肌膜水腫;線粒體增多,基質正常。見圖1。

圖1 各組線粒體結構變化(×12 000)
一般情況下,心肌活動所需能量的60%~90%來自FFA,剩余的10%~40%的能量由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乳酸、酮體)代謝提供。研究表明,心肌細胞在正常供氧情況下,FFA供能時磷氧比值(P/O)為2.85,而利用葡萄糖供能則為3.15。可見,在消耗等量氧氣的情況下,脂肪酸代謝途徑比葡萄糖途徑產生的ATP少。心力衰竭時,心肌缺血缺氧能量生成不足,抑制FFA代謝,增加葡萄糖氧化供能對心肌更有益處。因此,抑制交感神經過度激活,逆轉心肌代謝底物轉換,改善代謝重構,是CHF代謝治療的理論基礎〔3〕。
曲美他嗪通過抑制長鏈3酮酰基輔酶A硫解酶(3-KAT),直接抑制了脂肪酸氧化,同時間接通過增加活化的PDH刺激葡萄糖氧化增加。曲美他嗪可增加高濃度脂肪酸灌注的離體心臟的葡萄糖代謝水平,在心肌缺血時葡萄糖裂解ATP的再合成中需要的氧減少,優化心肌細胞的能量產生,并可維持暴露于缺氧狀態下心肌細胞的生長及ATP的含量,保持其電活動的穩定性,減少缺血性攣縮,促進心肌細胞功能恢復,為傳統心衰治療提供了獨特的補充和擴展〔4〕。
本研究表明心衰時存在心肌細胞能量代謝的異常。曲美他嗪能降低FFA水平,具有改善心肌能量代謝作用,從而改善心衰大鼠模型的心室重構,降低神經激素相關基因表達,與國內相關報道相似〔5〕。
結合已有研究,分析曲美他嗪對衰竭心肌的保護作用機制為:①促進葡萄糖氧化,利用有限的氧,更有效的產生ATP;②抑制FFA氧化,減少FFA堆積及氧化不全引起的線粒體線粒體應激,線粒體功能得到恢復。Essop等〔6〕認為,心力衰竭時,細胞內FFA濃度升高,導致心肌細胞線粒體內氧化磷酸化與電子傳遞過程解耦聯,從而使心肌細胞有氧代謝效率降低、無效氧耗增加,加重心肌能量代謝障礙;而曲美他嗪可阻斷FFA的這種解耦聯作用,從而提高心力衰竭時心肌細胞的能量代謝效率,這與我們觀點一致,但其中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4 參考文獻
1田 穎.心力衰竭代謝重構及相關機制研究〔D〕.重慶:第三軍醫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2Anversea P,Hagopian M,Load AV,etal.Quantitative radioaut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protein synthesis in experimental cardiac hypertrophy〔J〕. Lab Invest,1973;29(3):282.
3祝善俊.代謝重構與慢性心力衰竭〔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7;9(6):361-3.
4郭施勉,蘇文剛,卞申國,等.曲美他嗪對非缺血性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和運動耐力的影響〔J〕.醫藥導報,2011;30(6):760-1.
5馬丕勇,李佳彧,楊 萍,等.曲美他嗪對缺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臟功能與氧自由基代謝的影響〔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4):614-6.
6Essop MF,Opie LH.Metabolic therapy for heart failure〔J〕.Eur Heart J,2004;25(20):17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