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昌江 黃夢運 李秋慧
(瓊海市人民醫院眼科,海南 瓊海 571400)
對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由于年齡因素的影響,多數人身體機能逐漸發生退化,從而可能會引發各種功能性疾病〔1〕。而眼疾病即為較為明顯的一種,若不及時關注并積極治療,對患者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產生較大影響,嚴重者甚至可能致盲,因此合理認識和關注老年人群的眼疾病情況顯得尤為必要〔2〕。本文,旨在探究眼疾病患者未就診的影響因素,以期為臨床分析和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相應依據。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瓊海市≥60歲的584例居民,依照橫斷面抽樣調查方案進行研究分成未就診組與就診組。其中未就診組284例,男192例,女92例,年齡60~85〔平均(68.5±2.3)〕歲。就診組300例,男225例,女75例,年齡63~86〔平均(72.6±1.8)〕歲。兩組性別和年齡等方面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和質控 成立專業調查組以及技術指導組,通過現場詢問和分析病歷等方式進行調研,所得信息由調查人員整理并納入表格,收集原始的調查資料,并經專人檢查和核對,確保無漏填項,對于錯填項由調查人員指導被調查者及時更正,保證數據完整性。
1.3診斷方法 由專業人員攜帶診療儀器進駐調查點,逐一詢問病史、檢查視力,并采用裂隙燈、眼底鏡以及眼附屬器械和屈光診斷,對于屈光間質較為渾濁而無法窺見眼底者實施A/B超檢查。并根據患者病史及檢查結果,依照《國際眼科疾病分類CD-10》相關標準〔3〕進行診斷。

2.1≥60歲居民的眼疾病狀況分析 兩組≥60歲居民中,共篩查出140例眼疾病患者,其中>70歲的發病率為15.24%(89/584),顯著高于≤70歲的8.73%(51/584)(χ2=11.719,P=0.000)。農村〔14.04%(82/584)〕顯著高于城鎮〔9.93%(58/584)〕(χ2=4.675,P=0.031)。丘陵地區〔7.71%(45/584)〕顯著高于平原地區〔4.11%(24/584)〕(χ2=6.793,P=0.009)。山區〔12.16%(71/584)〕顯著高于丘陵地區〔7.71%(45/584)〕以及平原地區〔4.11%(24/584)〕(χ2=6.470,25.311,P=0.011,0.000)。但兩組患者的分布無明顯差異。
2.2兩組未就診情況的單因素分析 表1可見,未就診組的女性、病程長(>3年)者、白內障、翼狀胬肉、經濟條件差者占比均分別顯著高于就診組(均P<0.05)。

表1 兩組未就診情況的單因素分析〔n(%)〕
2.3眼疾病未就診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性分析 眼疾病未就診的獨立危險因素分別為高齡、性別女、病程長、有白內障、有翼狀胬肉以及經濟條件差等(均P<0.05)。但白內障和翼狀胬肉及經濟條件差等情況的OR值均>2,對于患者的未就診率影響程度更大。見表2。

表2 兩組未就診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性分析
我國已經逐漸加快進入人口老齡化的社會〔4〕。由于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多,隨之帶來的各類社會問題以及特殊的醫療保健等問題亦逐漸顯得更加突出〔5〕。國外關于老年人的殘障性流行病學調查顯示〔6〕,伴隨年齡增加,殘疾患病率逐漸上升,生活自理的能力明顯下降,但在各類殘疾中,視力殘疾常位居第2位,因此,重視并研究老年人群視覺情況將直接影響其生活質量的好壞,還可為臨床治療提供相應的理論依據。
老年人視力的下降一般從40~50歲開始,在70歲以上將加速進展,而80歲以上的視力超過1.0者僅有10%〔7〕。應該注意到,視力減退的原因既含生理老化,又有其他病理方面因素的影響。本研究表明≥60歲居民的眼疾病發病不容樂觀,現象較為嚴重。此外本研究還發現≥60歲居民的眼疾病多發于農村,區域則以山區為主,其次為丘陵,平原地區的發病率較低,這與國外Khanna等〔8〕報道結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地理環境、居住條件和生活習慣、經濟因素以及衛生服務等情況存在差異性造成的〔9〕。此外,表明未就診的影響因素可能為性別為女、病程長(>3年)、白內障、翼狀胬肉以及經濟條件差等。而且上述5個影響因素均為患者未就診的獨立危險因素。筆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白內障作為一種因視功能損害而影響患者視覺質量及身體健康的眼科疾病,翼狀胬肉則為活動期容易導致眼部發生充血和不適的疾病,對患者的影響更大,加之重視程度的不足以及經濟條件受限,對于眼疾病的診治持無所謂的態度,甚至對治療費用力不從心〔10~12〕。因此,應該建議管理部門采取措施,視情況對我市各區≥60歲以上老年人進行眼科疾病排查,通過積極將其納入新農合醫保范圍等措施,盡可能地改善此種現象。
4 參考文獻
1管懷進,姚 勇,粱從凱,等.江蘇省農村50歲及以上人群白內障患病率和手術狀況調查〔J〕.中華醫學雜志,2013;93(5):330-5.
2蔡 寧,袁援生,趙家良,等.我國九省眼病調查中云南省瀘西縣50歲及以上人群盲和中、重度視力損傷患病率及致病原因調查〔J〕.中華眼科雜志,2013;49(9):801-6.
3王 敏,王潤生,王 升,等.眼壓干預對缺血性眼病眼部血流動力學改變的臨床觀察〔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3;29(6):575-9.
4沈 斌,朱劍鋒,徐 楓,等.上海市淮海社區老年人低視力和盲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3;12(5):383-4.
5徐書杭,鄭全喜,楊 昱,等.Graves眼病臨床應對的中國醫師問卷調查研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3;29(10):900-3.
6唐麗君,鄧仁政.重慶市55歲以上中老年人群眼病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7):1465-6.
7Cohen S,Martin A,Sall K,etal.Evaluation of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dry eye disease using lubricant eye drops containing polyethylene glycol or carboxymethylcellulose〔J〕.Clin Ophthalmol,2014;1(8):157-64.
8Khanna RC,Murthy GV,Giridhar P,etal.Cataract, visual impairment and long-term mortality in a rural cohort in India: the Andhra Pradesh Eye Disease Study〔J〕.PLoS One,2013;8(10):e78002.
9Uchino M,Uchino Y,Dogru M,etal.Dry eye disease and work productivity loss in visual display users: the osaka study〔J〕.Am J Ophthalmol,2014;157(2):294-300.
10Labbé A,Wang YX,Jie Y,etal.Dry eye disease, dry eye symptoms and depression: the Beijing Eye Study〔J〕.Br J Ophthalmol,2013;97(11):1399-403.
11Wen G,Tarczy-Hornoch K,Mckean-Coundin R,etal.Prevalence of myopia, hyperopia, and astigmatism in non-Hispanic white and Asian children: multi-ethnic pediatric eye disease study〔J〕.Ophthalmology, 2013;120(10):2109-16.
12Domalpally A,Danis RP,Chew EY,etal.Evaluation of optimized digital fundus reflex photographs for lens opacities in the age-related eye disease study 2: AREDS2 report 7〔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3;54(9):59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