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璐 陳 剛 肖運平 覃紹超 楊文定
(柳州市人民醫院放射科,廣西 柳州 545000)
孤立性肺結節(SPN)診斷尤其是良惡性的定性診斷一直是胸部影像學診斷的重點和難題〔1〕。CT掃描和99mTc-甲氧異丁基異腈(MIBI)親腫瘤顯像是鑒別SPN常用方法,但各自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旨在探討多層螺旋CT和99mTc-MIBI親腫瘤顯像聯合運用對SPN的診斷意義。
1.1臨床資料 2007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38~65(平均56.4)歲,經常規X線胸片發現肺部性質不明確結節病灶,在1 w內分別予以多層螺旋CT掃描及99mTc-MIBI親腫瘤顯像。39例經纖支鏡活檢、肺穿刺及手術病理證實為肺癌,其中腺癌25例,鱗癌9例,小細胞肺癌2例,大細胞肺癌1例,肺泡細胞癌2例。11例為良性SPN,其中結核4例,炎性假瘤6例,炎癥1例,全部經手術及肺穿刺病理,經痰培養找到結核桿菌及抗感染治療后吸收得以確診。
1.2CT掃描方法 使用Siemens 16層螺旋CT機。掃描范圍從肺尖至隔頂,掃描參數:電壓120 kV,電流200 mA。準直線寬度16 mm×1 mm,螺距1,重建層厚1 mm,間隔0.7 mm。掃描后將原始圖像傳送至工作站進行圖像后處理,重組圖像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技術。主要針對SPN內部形態及周邊細微特征進行觀察,依照SPN的邊緣、密度和周邊征象,在綜合分析圖像后,由兩位放射科高年資醫生分別獨立診斷。
1.399mTc-MIBI親腫瘤儀器及顯像方法。顯像儀器為 Siemens Biography Sensation SPECT顯像儀。锝(Tc)液及MIBI藥盒由中國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用低能量高分辨率準直器。采集圖像矩陣為256×256,共采集圖像64幅,每幀圖像采集計數為1 000 K。顯像方法:患者檢查前24 h清淡飲食,在肺部結節病灶對側經肘前靜脈注射99mTc-MIBI 1 110 MBq,采集5、15、60 min肺部平面像及斷層圖像,所選擇圖像經過濾波及衰減校正。并勾畫出5、60 min平面顯像及斷層圖像中SPN病變位置的感興趣區(ROI)測定并計數,計算T/N比值,判斷標準:SPN與對側正常肺組織的等同面積的計數比T/N>1.20以上為陽性。
1.4SPN良惡性判斷標準 兩項測定中如同時為陽性即判定為惡性SPN(陽性結果),同時為陰性及判定為良性SPN(陰性結果),如兩項檢查結果中一項為陰性,一項為陽性,則判讀結果由放射科與核醫學科診斷醫師共同協商后決定。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行配對χ2檢驗。
99mTc-MIBI肺腫瘤顯像檢測SPN的靈敏度、特異性、準確性分別為76.9%,81.2%,78.0%。多層螺旋CT檢查SPN的靈敏度、特異性、準確性分別為76.9%,72.3%,76%。兩種方法聯合運用檢查SPN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率分別為94.9%、90.9%和94.0%。兩法聯合運用的準確性高于單獨使用99mTc-MIBI腫瘤顯像(χ2=4.070,P<0.05)及單獨多層螺旋CT掃描(χ2=5.020,P<0.05)。見表1。

表1 2種方法單獨檢測及聯合檢測陽性比較結果(n)
SPN的影像診斷最核心的問題是評估該病灶的良惡性。99mTc-MIBI肺腫瘤顯像主要是反映腫瘤的血流灌注及生物代謝活性,其原理為MIBI為脂溶性化合物,帶一價正電荷,而惡性腫瘤細胞代謝活躍,細胞膜兩側維持較高的電位差,且腫瘤細胞內線粒體豐富,可以主動轉運并大量攝取MIBI,MIBI為99mTc所標記,再配合單光子發射型斷層掃描儀(SPECT),則可以應用于各種惡性腫瘤顯像〔2〕。99mTc-MIBI高度聚集的部位提示為細胞代謝活躍及血運豐富,這是惡性SPN的一般特征,因此99mTc-MIBI肺腫瘤顯像是一種作為反映惡性腫瘤病變區組織內血流灌注情況及功能代謝的影像學檢測手段的SPN良惡性評估中起到重要作用〔3〕。對于99mTc-MIBI肺腫瘤顯像在SPN診斷中的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性近年來各類文獻報道不一,大致維持于75%~85%左右,本研究結果與既往報道〔2〕相接近。雖然99mTc-MIBI肺腫瘤顯像的靈敏度較高,但是其最大的局限在于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陽性和假陰性。在良性SPN中,如炎癥,結核結節等感染性病變,由于炎性細胞的浸潤,肉芽腫形成以及巨噬細胞增生的過程,均能導致病變區對99mTc-MIBI的攝取異常增多,造成假陽性。在本組病例中,4例最終證實為活動性肺結核病例99mTc-MIBI肺腫瘤顯像為強陽性,且病變區域中T/N比值異常增高,分析其原因有可能在結核結節病灶內由于巨噬細胞的異常增多,造成攝取99mTc-MIBI量明顯增高。而假陰性的構成因素較復雜,99mTc-MIBI為腫瘤組織攝取后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有①腫瘤直徑,腫瘤直徑大,體積大則檢出陽性率高,SPECT分辨率現均維持在1 cm左右,所以直徑低于1 cm的SPN可由于病變過小,且器械自身分辨率的限制造成假陰性。②與腫瘤多重耐藥性,病理分型有關〔4〕。
多層螺旋CT無創、快速,高分辨率及日益強大的二三維圖像后處理軟件的應用,可以多角度,多方位清晰顯示SPN內部結構及邊緣形態的細微改變,為診斷SPN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CT掃描優勢在于可以在早期發現微小的SPN,有文獻報道〔5〕,對于肺內直徑超過6 mm的SPN,CT檢測的敏感性達82%,對于直徑小于6 mm的SPN檢出敏感性也高達60%,而且在早期可以發現縱隔腫大淋巴結,可以彌補親腫瘤顯像分辨率不足的劣勢〔6〕。但CT檢查的特異性和準確性不高,相關文獻報道其特異性僅為60%〔7〕。CT主要是從形態學上判斷結節的良惡性,由于惡性SPN在形態上具有多樣性,很多病變在早期缺乏特征性表現,單從形態學上分析其病變特征,很容易造成誤診,漏診。
99mTc-MIBI肺腫瘤顯像聯合多層螺旋CT掃描對SPN良惡性的判斷,實質上是將病變組織功能成像與形態學改變的有機結合,兩方面信息的互相彌補,從而提高對病變診斷的準確性〔8〕。應當利用CT征象降低SPECT顯像的假陽性率及假陰性率。在肺部腫瘤顯像SPN表現為陽性時,若CT掃描上觀察到較多良性病變征象,如邊緣光滑,病變區有較多鈣化斑,或有急性炎性滲出反應改變時,應對SPECT結果提出質疑并及時復核,以避免假陽性。當肺部腫瘤顯像SPN表現為陰性時,而CT掃描提示有惡性征象,應判斷為惡性SPN,由于SPN復雜多變,對于少數極不典型的SPN,在兩種檢查方法結合都未能取得明確診斷情況下應提倡在病變早期在CT引導下細針經皮肺穿刺活檢,及早明確診斷,為后續治療爭取時間〔9〕。
4 參考文獻
1王曾禮.肺部孤立結節的診斷〔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1;14(2):364-6.
2羅迎春,鄒德懷,朱旭生,等.99mTc-MIBI-SPECT與18F-FDG-PET對肺結節性病變的診斷比較〔J〕.中國醫藥科學,2011;14(1):111-2.
3劉 欣,陳 萍,陳仰純,等.結合PET/CT中CT征象與18F-FDG最大SUV值提高肺癌之方法學研究〔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08;16(12):246-9.
4薛建軍,楊愛民,張芬茹,等.原發性肺癌攝取99mTc-MIBI與耐多藥蛋白表達關系〔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6;22(7):1090-4.
5王成偉,李 勇.螺旋CT靶掃描與3期增強掃描聯合應用對肺結節的診斷及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7;17(24):3043-6.
6丁其勇,滑炎卿,張國幀,等.肺癌的動態CT及相關基礎研究〔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5;21(1):85-7.
7歐陽燕,楊愛民,薛建軍,等.99mTc -MIBI腫瘤顯像、CT及血清CEA聯合檢測肺癌的意義〔J〕.實用放射學,2009;25(3):345-7.
8羅迎春,鄒德懷,朱旭生,等.99mTc-MIBI-SPECT與18F-FDG-PET對肺結節性病變的診斷比較〔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4):111-2.
9馬 威,肖 勇,陸普選,等.PET/CT聯合MSCT的多平面重建對孤立性肺結節良惡性鑒別診斷的價值〔J〕.中國醫刊,2010;45(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