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志強 彭濟勇 魯志兵 邱 娟 李 艷
(萍鄉市人民醫院腫瘤科,江西 萍鄉 337000)
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的類型之一,在肺癌所有類型中占的比例最大〔1〕。臨床上對于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主要是通過手術聯合放化療治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患者治療后存活期得到了顯著的增加〔2〕。然而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如何延長患者存活期的基礎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變得尤為重要〔3〕。本次研究對萍鄉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調查分析。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存活期>3年和存活期在1年內的非小細胞肺癌高齡患者各38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60~76歲。將存活期>3年的患者選為觀察組,存活期在1年內的患者選擇為對照組。對照組38例,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齡(69.2±5.2)歲;未喪偶89.47%(34/38),喪偶10.53%(4/38);受教育年限(11.4±1.9)年。觀察組38例,男26例,女12例,平均年齡(69.5±5.6)歲;未喪偶92.11%(35/38),喪偶7.89%(3/38),受教育年限(11.7±2.0)年。兩組患者在年齡、婚姻家庭以及文化水平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通過歐洲癌癥研究和治療組織的腫瘤患者生活質量調查核心問卷(EORTC-QOL30)展開調查研究〔4〕,主要分為生活質量功能部分、生活質量癥狀部分以及生活質量問卷整體質量分與經濟困難條目分,其中生活質量功能部分包括認知功能、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以及社會功能5個方面,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功能越高,生活質量癥狀部分包括疼痛、失眠、食欲下降、呼吸困難、疲勞、腹瀉、惡心嘔吐、便秘8個方面,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癥狀越輕微,生活質量問卷整體質量分表示患者的總體生活質量評分,經濟困難條目分越高表示狀態越差。

2.1生活質量功能 觀察組患者認知功能、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及社會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問卷整體質量分高于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問卷整體質量分,而觀察組患者經濟困難條目分低于對照組患者經濟困難條目分(P<0.01)。見表1。
2.2生活質量癥狀 觀察組患者疼痛、失眠、食欲下降、呼吸困難、疲勞、腹瀉、惡心嘔吐、便秘評分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功能部分評分比較±s,分,n=38)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癥狀部分評分比較±s,分,n=38)
非小細胞肺癌在老年人群中十分普遍〔5〕,臨床病理特征復雜,預后差〔6〕。有研究顯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的高低與患者的存活期存在緊密的聯系〔7〕。改善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是臨床醫務人員長期以來努力的方向,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對癌癥存活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問題展開研究〔8〕。然而目前關于影響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報道相對缺乏。導致我們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狀態缺乏了解而無法給予有效的干預措施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9〕。
生存質量評分(QOL)量表在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評估中應用十分廣泛〔10〕,受到臨床的一致認可。現階段,隨著生活質量評估工具的不斷發展,由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EORTC) 編制的QLQ-C30量表在臨床諸多腫瘤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評估中發揮出積極顯著的作用。有研究學者將QLQ-C30量表應用于乳腺癌〔11〕患者中,結果顯示存活期超過5年的患者的QOL評分顯著優于存活期在1年以內的患者,然而和健康人群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有研究學者對非小細胞肺癌存活患者的生活狀態展開調查發現存活期限較短的患者焦慮抑郁的癥狀更加明顯、體能更差〔12〕。而存活期限較長的患者的負面情緒較少、與周圍人之間的人際關系更加密切,存活期限較長的患者的總體生活質量更好〔13〕。本次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存活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存在差異,且隨著存活期限的增加,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綜上所述,萍鄉市高齡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存活期較長的人群在生活質量功能部分以及生活質量癥狀部分顯著優于存活期在較短的人群,表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著生存期的延長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4 參考文獻
1徐天舒,李 明,趙 航,等.麥粒灸改善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臨床研究〔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7(5):418-20.
2楊 媚,張 莉,艾力·吐爾遜,等.非小細胞肺癌放化療不同聯合模式對生活質量影響的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4):381-4,387.
3王季穎,蔡 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乏力與生活質量及免疫功能相關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4):5217-9.
4向立洋,黃智芬,黎漢忠,等.健脾扶正湯對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9(4):412-5.
5Yang P,Cheville AL,Wampfler JA,etal. Quality of life and symptom burden among long-term lung cancer survivors〔J〕.J Thorac Oncol,2012;7(1): 64-70.
6秦龍飛,李延偉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癌組織DJ-1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8):4533-4.
7Smith AB,Cocks K,Taylor M,etal. Most domains of the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30 are reliable〔J〕.J Clin Epidemiol,2014;67(8):952-7.
8Hong F,Bosco JL,Bush N,etal.Patient self-appraisal of change and 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 on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the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 before and during cancer therapy〔J〕.BMC Cancer,2013;13(2):165.
9Zucca AC,Boyes AW,Linden W,etal.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Quality of life and physical symptom clusters in long-term cancer survivors across cancer types〔J〕.J Pain Symptom Manage,2012;43(4):720-31.
10Chiu L,Chiu N,Zeng L,etal.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and metastatic brain cancer a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using the EORTC QLQ-BN20 and QLQ-C30〔J〕.Expert Rev Pharmac Outcomes Res,2012;12(6):831-7.
11Howard-Anderson J,Ganz PA,Bower JE,etal. Quality of life,fertility concerns,and behavioral health outcomes in younger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a systematic review〔J〕.J Natl Cancer Inst,2012;104(5):386-405.
12陳歡歡,周建婭.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與負性情緒的關系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7):8-11.
13宋丹玲.影響癌癥患者生存質量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其護理干預〔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2;3(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