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愛厚 馬國棟
(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沈陽 110043)
1概述
數據是通過測量得到的,數據的準確性取決于可靠的測量系統,正確執行測量系統分析是有效利用數據的基礎,本文主要論述了計量型測量系統分析方法。
2計量型測量系統變差:計量型測量系統變差包括穩定性、偏倚、線性、重復性和再現性。測量系統分析就是對每項變差進行分析,確定其是否可以接受。
3計量型測量系統分析時機:執行SPC前;新測具、新測量人員;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定期分析;測具進行重大維護后。
4計量型測量系統分析實施
本文主要討論重復性和再現性分析,即GageR&R分析,對其它特性,各公司的計量部門應進行保證。
4.1 分析前提條件:a)測量設備的分辨率應為所測特性公差的1/10或更好;b)測量設備的穩定性、偏倚和線性符合要求;c)建立了測量過程操作說明,規定如何測量和記錄;d)具有能進行測量系統分析的人員。
4.2 分析前期策劃:通常選擇10個零件、3名測量人員、分別測量3次。選擇的零件應能代表整個加工過程變差,即包括中差和極限狀態的零件,測量人員應來自不同的班次和團隊并經常執行測量工作;利用Minitab軟件的“創建量具R&R研究工作表”功能產生隨機化數據收集表。
4.3 零件測量和數據記錄:保證測量采用同樣的方法并對同一位置按數據收集表順序進行盲測,對于數顯測具應讀取到結果的最后一位小數,對于模擬測具應估讀到最小刻度的1/2。記錄測量結果,并記錄異常情況。
4.4 結果產生:利用Minitab軟件的“量具研究”功能,對測量系統的重復性和再現性進行分析。Minitab會輸出數據和圖形結果。
4.5 接受準則:一般接受準則為:a)如%公差的結果小于10%說明是理想的測量系統;結果在10%-30%之間時,需要依據所測特性重要程度、量具成本和維修費用來判斷該測量系統是否可以接受;結果大于30%表明測量系統不可接受;b)可區分類別數大于等于5時測量系統可以接受;可區分類別數小于5時,測量系統不可接受。

圖1

圖2

圖3

圖4
4.6 圖形分析和改進:根據圖形結果可以大體確定影響測量系統結果的主要因素。圖1的柱形高度表明變異貢獻大小。如果零件間的柱形很高,表明大部分變異是由于零件間的差異所致,這是理想情況;如果重復性的柱形很高,表明測量人員每次的測量結果不一致;如果再現性的柱形很高,表明不同測量人員的測量結果不一致,通過分析該圖形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變異的主要來源。圖2表明測量人員前后測量的差異大小。可見測量人員B的前后測量值差異很大,需要調查為什么測量人員B在測量部件2和8時測量差異較大。圖3表明測量部件的均值狀態。應保證超過50%的點落在控制限之外,表明變異主要是由于部件間的差異所致,如果大部分點落在控制限之內,表明測量系統不能對零件進行區分,即測量系統造成的變異掩蓋了過程波動,說明選擇的零件沒有代表性或測量系統不合適。同時,該圖形理想的狀態是三名測量人員的結果圖形一致,如果圖形不一致,表明不同測量人員的測量方式不同,需要進行調查。圖4將所測零件的全部測量結果用○表示,并將計算的均值用+表示,如果測量結果差異較大,圖形散布較大,如果測量結果一致性較好,圖形散布較小,如圖,零件2、4、8、10的測量結果散布較大,需要調查原因。
上述僅是常用的計量型測量系統分析方法,此外還有極差法,測量過程能力指數法等,在零件數量不能滿足要求時可考慮使用這些方法。
[1]Chrysler,Ford,GM.測量系統分析參考手冊[M].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