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海飛
(大慶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化工園區以產業空間集聚為主要特征,變分散、單一企業為集中、多樣、互聯的園區企業群,化工園區建設是國際化學工業發展的主流,也是我國化工行業發展的新型模式。化工園區在產業聚集化的同時,也帶來了比較嚴重的安全生產問題,2006年7月28日,江蘇鹽城臨海鎮化工園區發生了一起死亡22人的化工事故,同年9月9日,位于上虞市杭州灣精細化工園區的一家企業反應釜發生爆炸,造成17人受傷。國外也曾發生過類此事件:2012年3月31日,德國西部城市馬爾一座工業園區的壓力容器發生爆炸,造成兩人受傷。為預防化工園區重大事故的發生,實現園區穩定、持續和健康發展,概括評價化工園區安全水平的指標體系有著重要意義。
很多化工園區選址、布局存在諸多不合理性,缺乏科學的安全規劃是化工事故后果嚴重的根本原因。比如有的化工園區防火間距不足,不同企業廠房與廠房、廠房與宿舍、辦公、生活用房等間距過小,甚至是相連的。特別是有的化工企業易燃易爆車間極易引發火災爆炸事故,不符合相關安全法規要求,如果與相鄰企業廠房靠的過近,發生重大事故后,很有可能造成連鎖反應,從而引發多個廠房或企業發生火災爆炸,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群體性傷亡的災難性后果。國務院辦公廳在2006年8月17日印發的《安全生產“十一五”規劃》中首次提出了“要開展化學工業園區區域風險評價和安全規劃”。對于化工園區的規劃安全,可用下列指標衡量:A1企業間的安全距離;A2園區道路規劃布局;A3園區周邊人口密度;A4園區周邊公共設施數量;A5道路交通運輸、通行能力;A6園區環境容量及承載力。

表1 化工園區安全水平評價指標體系
化工生產常常是在高溫、高壓下進行,這就有失控的危險,后果往往也比較嚴重,相對于其它企業來說,化工企業火災和爆炸的危險性加大,可控性較小。統籌規劃園區消防通道和總體消防布局,以及消防給水、消防站、通信等公共設施和設備是消防安全規劃的主要任務 。可用消防設施的基本情況確定相關指標:B1消防設施完備、布局合理性;B2消防水供應;B3消防車到達園區的時間。
很多小型化工企業負責人目光短淺,只為追求眼前利益,不僅對正常的安全投入不夠重視,忽視在安全設施、職業病防護等方面的建設,而且法律意識淡薄,管理水平低下,常常為了經濟利益而淡化日常安全管理。參差不一的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制約了園區整體安全水平的提高。企業自身生產運行需要確定的指標為:C1企業安全防護措施;C2廠房、車間防火防爆等級;C3企業工藝流程安全性;C4企業管理、安全制度、應急預案的完善程度;C5企業工人的培訓受教育程度。
化工業園區內有較多的化工企業,化工企業的大型化、集約化以及化學工業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化工園區內必然含有較多容易引發火災、爆炸和中毒事故等的重大危險源。化工生產多涉及高溫、高壓、易燃、易爆等危險工藝,很多化工原料要經過多次反應或分離,通過多重生產工序和復雜的加工單元才能變成產品。因此需要確定的相關指標為:D1危險源種類;D2危險源數量;D3危險源性質;D4爆炸、火災等事故范圍;D5引起職業病危害。
為了保障園區生產安全,應加強政府監管力度,定期組織園區內化工企業,特別是危化企業、重大危險源企業的負責人和法人,以及園區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園區安全主管部門要做好安全應急預案,對重大危險源、危化企業做好登記建檔工作,應急預案要與上級部門、消防部門等建立良好的銜接,在園區發生安全事故時,主管部門能夠有效指揮應急救援工作,同時還應建立有效的應急救援機制和安全監督管理模式。政府監管方面確定的指標為:E1安全管理法律、規范、制度的完善程度;E2安全管理機構、人員;E3規章制度的執行能力;E4應急資源、預案及演練;E5安全監管技術手段。
指標體系是化工園區安全水平評價的主要依據,根據對影響化工園區安全因素的分析,確定化工園區安全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本文確定的化工園區安全評價體系選取了5個方面24個指標,該體系的建立可以用來預測或研究評價化工園區安全水平,但影響化工園區安全的因素很多,安全評價指標的選取也不盡相同,進一步完善化工園區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將是以后重要的研究課題。
[1]姜艷.化工園區安全評價模式研究[D].沈陽航空工業學院碩士論文,2011.
[2]吳昉.化工園區安全規劃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論文,2008.
[3]吳宗之,許銘.化工園區土地利用安全規劃優化方法[J].化工學報,2011,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