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愛萍,胡君娥 (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荊州市中心醫院手術室,湖北 荊州 434020)
惡性腹水是腹腔癌癥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需為患者進行腹腔穿刺引流。但引流早期因大量的腹水導致的腹腔高壓極易引起穿刺點滲液而浸濕敷料和衣被,不得不反復更換敷料,更有甚者至膠布松脫使導管滑脫而導致非計劃拔管。防管道滑脫是管道安全管理中護理質量管理的重要指標。文獻資料顯示,藻酸鹽敷料主要用于PICC置管后穿刺點滲血吸收[1],有邊型泡沫貼常用于壓瘡患者的皮膚預防和治療[2],3M的透明貼常用于留置針的固定[3]。本科將該3種敷料應用到惡性腹腔積液引流導致穿刺點滲液患者的局部換藥中,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我院腫瘤中心的惡性腹腔積液患者70例,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其中男47例,女23例。年齡33~72(52.20±2.36)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2例,初中28例,高中以上30例。肝癌32例,宮頸癌18例,卵巢癌7例,食管癌淋巴瘤5例,結腸癌5例,胃癌3例。70例患者均使用中心靜脈導管進行腹腔引流置管[4]。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情、病種及腹水程度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 (P>0.05)。
1.2.1 對照組 0.5%碘伏消毒穿刺點及周圍皮膚,待干后使用傳統敷料 (即無菌紗布棉墊敷料)2~3塊直接覆蓋穿刺點、周圍皮膚及導管后普通膠布固定,若滲液未浸透敷料則1d換藥1次,若出現滲液浸透敷料且污染衣被隨時換藥。
1.2.2 觀察組 使用三種改良后的敷料覆蓋穿刺點,分別為藻酸鹽敷料 (康樂寶公司生產,規格10cm×10cm)、有邊型泡沫貼 (康樂寶公司生產,規格12cm×12cm)、透明貼膜 (3M公司產,規格6cm×7 cm)。具體方法為:穿刺點及周圍皮膚消毒方法同對照組,待干,將藻酸鹽敷料及有邊泡沫貼從一邊中點裁剪至敷料中心呈“I”字型缺口狀,一人將引流管輕輕提起,另一人依次用雙手將藻酸鹽敷料及有邊泡沫貼缺口朝上分開,從引流管下方通過,使敷貼中點位于穿刺點處引流管出口下方,向下放平引流管于敷貼外面,然后將“I”字型缺口邊緣對齊,形成平整的密閉結構;再將一張透明貼膜以穿刺點為中心直接覆蓋在有邊泡沫貼上方的導管上,使泡沫貼、外露導管和透明貼膜三者合一;最后將第2張透明貼膜由缺口處剪開一分為二,上下貼于泡沫貼邊緣皮膚上。為保證粘貼牢固,確保透明貼邊緣≥2cm固定于皮膚上,若滲液未導致敷料邊緣松解可3~5d換藥1次,若出現敷料邊緣松解則隨時換藥。其中,對照組患者操作全部由醫生完成,觀察組患者操作由1名經過培訓的腫瘤專科護士與不同患者的主管醫生共同完成,整個過程需嚴格無菌操作。
①敷料更換次數及時間:由責任護士定時巡視,每班床旁交接敷料情況,如需更換,對照組由管床醫生完成,觀察組由專科護士與管床醫生共同完成,并對24h內換藥次數及時間進行統計。②導管滑脫例數:通過查看導管滑脫上報登記表,統計導管滑脫例數,記錄導管滑脫原因及總數。
采用SPSS11.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將兩組患者24h內敷料更換次數、24h內總體換藥時間及導管滑脫例數進行比較,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24h內敷料更換次數及導管滑脫情況
傳統的紗布敷料對穿刺點滲液雖然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對于快而多的滲出液無法滿足,浸透敷料后極易污染衣被,因此只得不停的更換敷料,但頻繁換藥導致患者長時間身體暴露,除增加患者的不適外,還增加了患者著涼感冒的風險。藻酸鹽敷料及有邊型泡沫貼中所含有的藻酸鈣和羧甲基纖維素納(簡稱CMC)成分[5],吸收滲液能力極強,能快速、大量的吸收滲液。其中,藻酸鹽中的海藻提煉纖維,能吸收比紗布多5~7倍的滲液[6];泡沫貼以水膠體敷料制成,有較好的吸濕性和減壓作用,能有效固定藻酸鹽的位置,而且表面的半透膜結構可與氧氣和水蒸氣進行交換,對外界異物如灰塵和細菌又具有阻隔性[7],使用時間可長達7日。兩種敷料聯合使用,可充分吸收滲血、滲液,降低了敷料更換頻率,從而可減少患者不適及感冒發生的風險,降低了醫務人員工作量。改良敷料的聯合應用較普通紗布而言表1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更換敷料的頻率比較 (P<0.01),說明改良敷料聯合應用到腹腔穿刺點滲液中是切實可行的。
本研究中,對照組單次換藥時間為4min,比觀察組單次換藥時間5.15min要少,但對照組頻繁的換藥次數無疑加長了換藥的時間。結果顯示:對照組及觀察組24h內總體換藥時間分別為84min、10.30min,由此可見,改良敷料聯合應用到癌癥患者惡性腹腔積液引流的局部換藥中,可有效降低總體換藥時間。
表1可見,對照組發生導管滑脫例數為8例,觀察組為2例 (P<0.05)。普通膠布固定引流管后,皮膚分泌的皮脂和油脂極易導致膠布的粘貼性能下降,加上傳統敷料與皮膚無法緊密貼合,因此膠布松脫而導致導管滑脫在所難免,不但增加了導管滑脫后的一系列并發癥的風險,更增加了患者再次穿刺的痛苦。泡沫貼邊緣雖然能隨皮膚凹凸面貼合,但因其邊緣較厚,患者活動或受衣物摩擦后易導致松動及卷邊,不能持久固定;3M透明貼膜屬于聚氨酯 (PU)材質,完全透明和透氣,能夠防水、防菌、防病毒,提供有效的無菌屏障,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及延展性,柔軟、光滑,貼敷后無任何不適感且活動不受限,其高粘貼性能,不但能牢固的固定導管,更能緊密的貼服泡沫貼邊緣,能有效的預防衣物對泡沫貼邊緣的摩擦引起的卷邊現象,從而降低了導管滑脫發生的概率。
臨床工作中,我們將三種改良后的敷料聯合運用到腹腔積液引流穿刺點滲液中,在減少敷料更換次數、降低換藥時間和導管滑脫的同時,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郭洪霞,穆婷婷,李金艷.藻酸鹽敷料用于PICC置管術后穿刺點止血的效果觀察[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2,17(11):1040-1042.
[2]王清華,鐘文菲,何盟.藻酸鹽敷料的臨床應用:與傳統材料特征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3):533-536.
[3]張秀霞,陳云.留置針貼膜臨床應用進展 [J].護理學報,2012,19(2A):24-27.
[4]王利端,張學娥.中心靜脈導管留置胸腔持續引流并注藥治療惡性胸水的護理[J].南方護理學報,2003,10(3):53-54.
[5]潘燕,俞一峰.藻酸鹽敷料用于Miles術后會陰部感染性創面愈合的觀察[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29(4):462-463.
[6]黃艷芬.水墊聯合康惠爾泡沫貼預防腫瘤患者壓瘡[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12,7(3):50.
[7]許豐.康惠爾潰瘍貼治療壓瘡創面療效觀察[J].吉林中醫藥,2009,29(9):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