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忻杪
又是一年榮耀時刻到來時。
美國時間8月8日,位于斯普林菲爾德的籃球圣殿迎來了它的新一屆成員——以前NBA總裁大衛·斯特恩、熱火隊中鋒阿隆佐·莫寧為首,共計九人一隊正式登堂入室。
可能你會覺得今年的陣容“星味”仍不是那么濃重,畢竟,只有斯特恩與莫寧兩位真正意義上的“大碗”壓陣。可殊不知,自從1959年之后,但凡是每年秋天能來到馬薩諸塞州的人,他們便都各有自豪。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榮耀時刻
“每年我們都會選擇一些領軍人物來到這里,但今年情況尤為特殊,因為這些入選者是如此偉大,他們代表著籃球的一個時代。”
頒獎典禮現場,美國籃協主席同時也是名人堂主席的杰里·科朗吉洛如是說道。
誠然如此,今年的名人堂成員選拔范圍可謂是十分廣泛。在入圍名單當中,其中斯特恩是作為特殊貢獻者在退休后立即就破格入選;而依瑪庫雷塔大學則是女子籃球的惟一代表;至于莫寧、米奇·里奇蒙德、諾蘭·理查德森和加里·威廉姆斯,他們四人則是北美籃球最直接的代表;除此之外,前步行者隊主帥斯利克·倫納德代表ABA聯盟,納特·克利夫頓代表早期的非美國裔籃球人(也就是特殊貢獻者,同去年的埃德溫·亨德森一樣),立陶宛人薩魯納斯·馬修利奧尼斯代表國際籃球,蓋伊·羅杰斯則由老兵委員會推薦。
怎么樣?看到這里,除了斯特恩、莫寧、里奇蒙德和馬修利奧尼斯外,對其他六個成員的名字是不是感到有些陌生?別急,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先來領略一下他們各自的風采。
諾蘭·理查德森
作為阿肯色大學的主教練,理查德森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帶領“野豬隊”三次殺進NCAA錦標賽的最終四強(1990、1994和1995),并于1994年贏得了總冠軍。而他本人,則在那一年同時榮膺奈史密斯獎和全美最佳教練稱號。
加里·威廉姆斯
他在1990-2011年間執教馬里蘭大學,曾帶領球隊連續11年殺入NCAA全國錦標賽(1994-2004),其中2002年成功登頂。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名人堂對NCAA賽場已經越來越重視,像去年就有里克·皮蒂諾、杰里·塔卡尼安和蓋伊·劉易斯三位名帥入圍。今年,雖說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名氣上都略遜于一年前,但理查德森和威廉姆斯的入選還是能看得出來——這一傳統在未來仍將延續下去。
斯利克·倫納德
倫納德是ABA歷史上獲勝場次最多的教練(387場)。上世紀七十年代,他帶領步行者隊三奪ABA總冠軍(1970、1972和1973年),并五次闖進決賽(1969、1970、1972、1973、1975)。
2013年,名人堂成員里的ABA元素是已故的羅杰·布朗,一年后,則換成了他的恩師倫納德。作為和NBA曾經抗衡了將近十年的美國又一大籃球聯賽,顯然它們在1976年的那一次合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若干年以后,斯普林菲爾德也沒有忘記這個賽場上的英杰們為籃球所做出的杰出貢獻。
蓋伊·羅杰斯
同羅杰·布朗一樣,如今羅杰斯也就只能在天堂里對著自己的這一榮耀時刻微笑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他曾經是NCAA賽場上最好的球員之一,幫助天普大學兩度殺入錦標賽最終四強(1956、1958),還全票入選了1958年的全美大學生最佳陣容第一隊。隨后,在當年的選秀大會上羅杰斯于首輪第五順位被費城勇士隊選中,總共在NBA征戰12個賽季,場均貢獻11.7分、4.3個籃板和7.8次助攻,四次入選全明星,并于1963年和1967年兩度當選聯盟助攻王。
納特·克利夫頓
綽號“糖水”的克利夫頓,他于1950-1958年間效力于NBA,場均得到10分、8.2個籃板和2.5次助攻。雖然數據并不算耀眼,不過因為是第一個與NBA球隊(尼克斯)正式簽訂合同的黑人球員,他還是創造了屬于自己的歷史。當時,再加上查克·庫珀(第一個通過選秀進入NBA的黑人)和厄爾·洛伊德(第一個在NBA正式比賽中上場的黑人),他們三個也被稱作籃球場上的“圣三角”。
在此,我們之所以將羅杰斯與克利夫頓放在一起,原因有兩個——其一,他們都是遙遠年代的NBA老兵;其二,他們均已離世,如今已不可能親自來參加自己的入堂儀式。老兵,這是一個多么讓人肅然起敬的詞啊!雖然我們沒有通過任何途徑看到過他們打球,但在這個特殊的時刻,還是要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依瑪庫雷塔大學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這支偉大的女子籃球隊了。她們在1972-1974年間連續三次斬獲全國冠軍,其中戰績更是為驚人的60勝2負!除此之外,這還是史上第一支上全美電視直播的大學女子籃球隊,也是第一支在麥迪遜廣場花園和澳洲打比賽的美國大學女子籃球隊。
相比于去年有戴安·斯特利和西爾維亞·哈特切爾,今年雖然沒有女性以獨立身份入選,但整支球隊入圍這顯然是一種更大的進步,依瑪庫雷塔大學女籃也因此成為了繼1960年美國奧運代表隊和1992年“夢之一隊”后,史上第三支能夠入選名人堂的球隊。在此,我們也可以大膽猜想一下:或許若干年以后,NBA歷史上的那些經典王朝球隊(比如八連冠的凱爾特人、締造了經典“表演時刻”的湖人),他們也能相繼進入這個圣殿呢?亦非不可能。
邊緣曙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十位名人堂新成員他們其實還是分為兩批才最終確定下來的。首先是年初時,斯特恩、倫納德、克利夫頓、馬修利奧尼斯和羅杰斯,他們五人確定將入圍。隨后在四月份,又由名人堂委員會評選出剩下的五人。我們都知道,關于每年去到斯普林菲爾德的這些人,他們有的是眾望所歸,但同樣也有一些是備受爭議。這不,今年就在最終名單出爐之際,前國王隊球星里奇蒙德便被頂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毫無疑問,凱文是名人堂級別的球員,他也理應在今年入圍,可遺憾的是我沒能看到。”還記得今年4月3日這天,當得知現任薩克拉門托市市長,同時也是自己好朋友的前太陽隊傳奇控衛凱文·約翰遜最終與名人堂擦肩而過后,“微笑刺客”伊塞亞·托馬斯曾極其惋惜的這樣說道。
沒錯,里奇蒙德今年就是在評選當中力壓KJ而得以入圍的,這件事在當時也曾一度被人們所熱議。回看兩人的職業生涯——前者在NBA總共征戰14個賽季,其中4次隨隊殺入季后賽、6次入選全明星、3次入選年度最佳陣容第二隊、兩次入選第三隊,總共得到20497分(場均21);而后者呢?在他的12載NBA經歷當中總共得到13127分并送出6711次助攻(場均9.1),其中11次隨隊殺入季后賽、3次入選全明星、4次入選年度最佳陣容第二隊、1次入選第三隊。
很顯然,在個人榮譽和數據上里奇蒙德稍勝一籌,但擁有KJ的球隊卻要更好,名人堂委員會在評選時側重了前者。而此時此刻,我們也不想太過于去追究他們兩人到底誰更加具有這個資格(畢竟事實已經擺在那里),反倒是要由此引發一個長遠的思考——既然以現有的標準里奇蒙德都能入選,那聯盟中現役的那些所謂“名人堂邊緣球員”,他們是不是也看到曙光了呢?
首先是文斯·卡特。可以說,目前除了一個以龍套身份在2002年蹭到的總冠軍戒指之外,里奇蒙德的榮譽比起卡特便再無過人之處了。“巖石”多兩次入選二陣和一次三陣,但少了兩次全明星經歷,且卡特有五次全明星賽還都是憑借超高票數進入首發;前者在1995年拿過全明星賽MVP,后者2000年在奧克蘭則有一記驚為天人的扣籃折桂表演;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里奇蒙德是冠軍隊成員,四年后在悉尼卡特同樣摘金;更何況,卡特如今職業生涯的總得分已經來到23190,以他現在的狀態,如果與灰熊今夏簽訂的合同能夠順利履行完的話,那么在退役時這一數字上漲到25000+應該問題不大。而能拿到這么多分的球員,還沒有被名人堂拒之門外的先例呢。
再來看喬·約翰遜。個人榮譽和數據上,現在已經七次入選全明星、一次入圍三陣、職業生涯得到17172分的“單打喬”似乎只是在最佳陣容這一項上處于劣勢。可是千萬別忘了,約翰遜在自己的13載NBA生涯當中已經9次參加季后賽,這一點是里奇蒙德所萬萬不能及的。
至于肖恩·馬里昂。打完下賽季,“駭客”應該就可以正式躋身到“得分18000+籃板10000”的聯盟頂級內線行列當中了。再加上還有2000+助攻、1700+搶斷和1200+蓋帽,這樣的全面數據可謂歷史罕見。而他在2011年隨小牛獲得的那枚總冠軍戒指,其含金量遠高于里奇蒙德的那枚也是顯而易見。因此,雖然四次入選全明星和僅兩次入圍三陣的經歷略顯遜色,但如果能堅持得足夠久,使自己最終總得分突破20000大關,那么這位全能戰士進入名人堂也必將再無懸念。
當然,除此之外像昌西·比盧普斯、安托萬·賈米森、杰梅因·奧尼爾、埃爾頓·布蘭德等,他們各自也都在名人堂的大門外徘徊,只是競爭力不如上述三位而已。無論怎樣吧,位于斯普林菲爾德這塊酷炫十足的寶地都是每一個籃球人所夢想能最終去到的地方,不管是你的職業生涯剛剛起步還是已入暮年。就像如今正在拉斯維加斯參加國家隊集訓的2012年狀元安東尼·戴維斯所說的那樣:“從現在起,就要把我當作名人堂球員來看待。”
這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信仰,讓我們期待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