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獸

科比·布萊恩特去年秋天簽下的一份續約合同早已將他的名字從自由球員隊列中剔除,德克·諾維茨基令人期待已久的降薪續約也使得自由球員市場當中少了一個極具分量的名字,勒布朗·詹姆斯、卡梅隆·安東尼、克里斯·波什、德懷恩·韋德都已簽下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份合同。雖然有驚喜(詹姆斯回到騎士),有意外(韋德降薪),但這些重大轉折與1996年夏天相比簡直就是肥皂劇。那一年,一系列足以撼動聯盟格局的交易在僅僅幾周之內塵埃落定,一個接一個的未來名人堂球員與球隊的執牛耳者都涉及其中。成千上萬的美鈔滾滾而出,球隊重組,格局移轉,余波延續至今——目前,菲爾·杰克遜和帕特·萊利全然不顧搖搖欲墜的工資帽,都在不斷嘗試著再招募來一名特權球員。于是,我們決定按照時間順序,列出那年夏天最值得一提的交易操作。
1996.4.29
約翰·加布里埃爾被提拔為奧蘭多魔術隊總經理。
曾經用一雙圣手多次好運抽中樂透高位簽的帕特·威廉姆斯已然退居幕后,而加布里埃爾這位圓滑熟稔的生意場掮客曾幫助魔術在1995年的東部叱咤群雄,當管理層預感到這支球隊最重要的夏天即將來臨時,他被任命全權運作球隊的經營。
1996.5.1
帕特·克羅斯擔任費城76人隊老板兼總裁、小亨利·佩羅擔任達拉斯小牛隊老板。
克羅斯的經營僅僅持續了四年,但在這段時間里他最大的貢獻是選中了阿倫·艾弗森,說服了拉里·布朗擔任球隊主教練。與此同時,身居布朗和艾弗森這樣兩位爭強好勝者的背后,他也展示出了工作上必要的耐心,最終球隊成功闖進2001年NBA總決賽。同一天,佩羅接替了備受喜愛的唐納德·卡特擔任小牛老板,卡特曾在80年代率領球隊取得過一些輝煌成就,但也在90年代初期不斷挑戰著NBA的一些最差紀錄,但繼任者佩羅的經營狀況同樣糟糕,達拉斯人已經受夠了暗無天日的失敗,直到馬克·庫班于2001年執掌球隊,這種情況才有所緩解。
1996.5.13
費城76人助理教練湯姆·錫伯杜和羅恩·亞當斯雙雙被炒魷魚。
這是兩位NBA現代史上最受尊敬的籃球思想家,但在當時卻默默地收拾行李準備走人,現在看來這絕對是一種諷刺。
1996.5.14
“魔術師”約翰遜退役。
1995-96賽季,“魔術師”在湖人飽受譴責,因為身材的發福以及被認為試圖從邁克爾·喬丹重回NBA中搶走風頭,而遭到了人們的強烈批評。盡管如此,但縱觀他短暫的湖人生涯,你不得不承認他的表現確實配得上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但他的退役決定卻在這個休賽期中差點被眾多新聞淹沒,你可以想想這一年的夏天是多么熱鬧。
1996.5.23
杰夫·范甘迪從臨時主教被提拔為紐約尼克斯隊主教練。
自從范甘迪幫助尼克斯從認同危機中逃出來,他就一直堅持不懈地干著助教一職,直到賽季中期,他才得到了競爭主教練一職的機會,自此他開始扭轉頹勢。可以說是范甘迪打造了尼克斯上世紀最后的輝煌,而在2001-02賽季早期范甘迪離開之后,尼克斯的戰績可謂一落千丈。
1996.6.6
丹尼·安吉被雇傭為菲尼克斯太陽隊助教、約翰·卡利帕里被雇傭為新澤西籃網隊主教練以及主席。
安吉有著同范甘迪類似的成功歷程,1996-97賽季剛開始八場,他就從NBA著名籃球教練科頓·菲茨西蒙斯手里接過了執掌太陽的教鞭。繼承了這樣一支還未贏過球的球隊,安吉祭出了曾在當時不被認可的小球戰術,比如把韋斯利·珀森提上大前鋒位置,而當賽季太陽最終以40勝34負的戰績結束了,但那支太陽卻是我們回憶中打球最令人賞心悅目的陣容之一。卡利帕里在同一天簽下了一份五年1500萬美元的合同,按規定,他能比NBA其他教練賺更多的錢,因為他掌有所有人事決定的最終話語權,但這位著名的NCAA主教練在籃網僅僅執教了兩個半賽季,只取得了72勝112負的慘淡成績。
1996.6.13
印地安那步行者將馬克·杰克遜、里基·皮爾斯以及一個首輪選秀權打包送至丹佛掘金換來了賈倫·羅斯、雷吉·威廉姆斯以及一個后來選中了埃里克·丹皮爾的10號選秀權。
盡管這筆交易在后來看是相當成功,但羅斯對于自己第一年在球隊的角色可是相當有意見。
1996.6.14
皮特·卡瑞爾被雇傭為薩克拉門托國王隊助教。
卡瑞爾是普林斯頓戰術體系的發明人,他被普林斯頓大學出身的喬夫·佩特里雇來輔佐年輕的主教練埃迪·喬丹,1999年至2005年間,他無疑是克里斯·韋伯領銜的國王五虎打出令NBA球迷最賞心悅目籃球的最主要功臣。
1996.6.16
約翰尼·戴維斯被雇傭為費城76人主教練。
有一位ESPN專欄作家曾留下了這樣一段話,“阿倫·艾弗森都不肯為了約翰·湯普森而減速,你認為他會為了約翰尼·戴維斯而這樣做嗎?”事實也確實如此,戴維斯僅僅就任了一年。
1996.6.20
菲爾·杰克遜同芝加哥公牛簽訂了一份一年250萬美元的合同。
看著卡利帕里掙錢掙到盆滿缽滿,杰克遜曾要求獲得更多的薪水,但公牛總經理杰里·克勞斯對他嗤之以鼻,認為卡利帕里實際上是擔任了兩份工作,而杰克遜只應干好他的本職。盡管“禪師”下賽季率隊贏得了69場比賽,但他的工資卻只是卡利帕里的一半。
1996.6.21
達拉斯小牛把1996年的六號簽(安東尼·沃克)以及一個1997年的首輪選秀權(羅恩·默瑟)交易至波士頓,換來了九號簽(薩馬基·沃克)以及埃里克·蒙特羅斯(1994年9號新秀)。
在新老板佩羅以及新主教練吉姆·克萊門斯的共事之下,達拉斯解決了一樁涉及NBA歷史最偉大選秀之一的交易,他們放棄了1997年的首輪簽卻僅僅是為了謀取薩馬基·沃克,以及職業生涯總共掙了1800萬美元的蒙特羅斯,這影響了他們未來十年的發展。
1996.6.26
1996年NBA選秀大會。
科比·布萊恩特、阿倫·艾弗森、史蒂夫·納什、杰梅因·奧尼爾、雷·阿倫、佩賈·斯托賈科維奇、斯蒂芬·馬布里、“大Z”伊爾戈斯卡斯、馬庫斯·坎比、德里克·費舍爾……人才濟濟的美好夜晚,其影響力直到今天。
1996.7.4
紐約尼克斯以一紙七年5600萬美元的合同簽下了阿蘭·休斯頓。
當邁克爾·喬丹以及雷吉·米勒向自由市場敞開懷抱之后,尼克斯盯上了氣候未成的阿蘭·休斯頓。五年之后,休斯頓跳出了合同,又因尼克斯的信任重新與球隊簽下一份六年1億美元的頂薪合同。
1996.7.11
洛杉磯湖人把弗拉德·迪瓦茨交易到夏洛特黃蜂,換來了新秀科比·布萊恩特。
送走隊中尚在職業生涯巔峰的首發中鋒,換來一個年僅18歲、飽受質疑的高中生菜鳥,怎么看這都不是一場典型的成功交易,但結果質疑的人們都被打臉了。而且這次交易也為湖人騰出了將近470萬美元的薪金空間,這筆錢在之后被用于提升湖人的前場陣容。
1996.7.12
芝加哥公牛為邁克爾·喬丹開出了一份一年3040萬美元的合同。
史上最偉大的球員簽訂了一份當時NBA史上最大的一年合同,僅次于他次年夏天簽下的一年3100萬美元的合同。
1996.7.14
邁阿密熱火以七年1.5億的價格簽下了阿倫佐·莫寧。
NBA開天辟地頭一遭有了第一個身價過億的球員。雖然有資料顯示NBA第一個億元合同是1993年拉里·約翰遜簽下的十二年1.1億美元,其實不然,約翰遜當年同夏洛特黃蜂簽下的合同為8400萬。
1996.7.14
紐約尼克斯把安東尼·梅森交易至夏洛特換來了拉里·約翰遜。
約翰遜的天價合同,正是夏洛特不得不把莫寧在之前那個秋天交易到邁阿密的原因,而且他的表現在此前一個賽季里嚴重下滑。另外一邊,盡管唐·尼爾森已經卸任還鄉,但梅森已不再被看作是那個心甘情愿融入以帕特里克·尤因為中心的戰術中去的人了。因此,兩隊把自家的刺頭球員趁機交易,雙方也都就此解決了各自問題。
1996.7.14
印地安那步行者以合計七年近9000萬的價格重新簽下了安東尼奧·戴維斯和戴爾·戴維斯。
安東尼奧賺得少些(七年3850萬),戴爾掙得多些(七年4800萬),但對于他們兩人來講,這都是一筆天上落餡餅的巨額合同。
1996.7.14
休斯敦火箭以五年6000萬美元重新簽下哈基姆·奧拉朱旺。
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盡管在當年季后賽里開始走下坡路,但還是簽下了他生涯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份合同。
1996.7.14
邁阿密熱火以七年9800萬美元簽下了朱萬·霍華德。
霍華德跳出新秀合同以自由人身份加盟邁阿密,但心有不甘的老東家子彈隊以熱火工資超過上限為由向NBA總部申訴,合同被宣告無效,于是他在8月5日以七年1.05億美元與子彈隊重新簽約,成為當時屈指可數的幾位億元合同先生之一。整個職業生涯,霍華德只入選過一次全明星,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不會在當時預測到這種事情——他原本有實力和莫寧搭檔組成當時被認為超級可怕的前場組合。
1996.7.14
華盛頓子彈隊將拉希德·華萊士和米切爾·巴特勒送至波特蘭開拓者換來了羅德·斯特里克蘭和哈維·格蘭特。
鑒于之前的賽季馬克·普萊斯和布倫特·普萊斯作為子彈隊控衛表現都不佳,華盛頓用當時表面上看上去有點多余的華萊士(他們的內線已經有了克里斯·韋伯和最快進步球員喬治·穆雷桑)換來了聯盟最棒的控衛之一。
1996.7.15
亞特蘭大老鷹隊以五年5000萬美元簽下了迪肯貝·穆托姆博。
穆托姆博在丹佛的最后一年過得極不開心,他經常向主教練伯尼·比克斯塔夫抱怨他的進攻天賦完全被浪費在了科羅拉多州。老鷹管理層盡職盡責地清出了薪金空間,以比穆托姆博前喬治城大學隊友阿朗佐·莫寧不到一半的價格簽下了他。
1996.7.15
波特蘭開拓者以七年5000萬簽下了肯尼·安德森。
盡情去嘲笑他是如何浪費自己的潛力的,但是1996年那會,安德森剛剛入選了全明星,然后還以自由球員的身份轉投他隊,如果這事放到2014年肯定不會發生。
1996.7.16
奧蘭多魔術以五年5000萬重新簽下霍勒斯·格蘭特。
其實魔術做出的這筆打碎牙齒和血吞的買賣可能是一場同格蘭特的幕后交易,因為此前的賽季明明可以用更廉價的薪水簽下他,這肯定讓他的內線搭檔沙奎爾·奧尼爾感到不爽。
1996.7.16
洛杉磯湖人把安東尼·皮勒和喬治·林奇連帶兩個二輪選秀權交易到了溫哥華灰熊,換來了兩個未來二輪選秀權。
考慮到皮勒和林奇先前一個賽季還是“銀狐”德爾·哈里斯輪轉陣容的重要部分,這筆交易顯得有些讓人看不懂,也許是杰里·韋斯特的腦子壞了。
1996.7.16
亞特蘭大老鷹以七年5040萬重新簽下了史蒂夫·史密斯。
由于穆托姆博只拿比莫寧少一半的薪水,老鷹就可以在不驚動大衛·斯特恩的情況下重新簽下這位出色的球隊搖擺人。
1996.7.16
西雅圖超音速以七年8500萬重新簽下加里·佩頓。
在重新簽約西雅圖之前,佩頓聽取了邁阿密熱火的報價。這是另外一個全明星兼未來名人堂球員投身自由球員市場的例子,所以這個夏天一點都不平靜。
1996.7.18
邁阿密熱火以七年3600萬簽下了P.J.布朗、四年1770萬重新簽下了蒂姆·哈達威。
如果前一筆簽約是物有所值,那么低價簽下哈達威絕對就是物超所值!
1996.7.18
洛杉磯湖人以七年1.2億簽下了沙奎爾·奧尼爾。
隨著宣布放棄所有自由球員的簽約權,再加上交易走迪瓦茨、林奇和皮勒三人騰出的700萬薪金空間,湖人有能力簽下一個這個24歲的超級大家伙,而沙克簽下的這份合同比奧蘭多起初給他開出的價錢多了將近4000萬。
1996.7.22
西雅圖超音速以七年3500萬簽下了吉姆·麥克爾維恩。
追逐麥克爾維恩還不算太過荒謬絕倫,畢竟他在華盛頓的最后一年每36分鐘能撈到五記蓋帽,作為子彈隊的板凳還算個可靠的低位中鋒,但為他提出這種報價是相當愚蠢的,因為他不能搶籃板,不能得分,失誤尤其多。這引發了肖恩·坎普的不滿,實際上整個賽季坎普都是慍怒不樂,最終還是在1997-98賽季開始前數周被交易。
1996.7.23
明尼蘇達森林狼將伊塞亞·萊德爾交易到波特蘭,換來了詹姆斯·羅賓遜、一個受開拓者選擇的首輪簽以及比爾·科里。
這是在五個月前交易走克里斯蒂安·萊特納之后,森林狼新主席凱文·麥克海爾為肅清糟糕的更衣室氛圍對凱文·加內特的惡劣影響而做的第二個決定——1996年晚些時候,萊德爾因被當場抓住從可口可樂罐中吸大麻而被逮捕。
1996.7.31
NBA官方宣布熱火同朱萬·霍華德簽訂的合同無效,聲稱熱火已經超過了工資帽上限。
那時在很多人看來,這次糾紛的本質是NBA在選擇究竟是支持由暴發戶熱火財團和老牌勁旅華盛頓老板阿比·波林之間展開的博弈。值得一提的是,波林此前承諾將會在1997年啟用球隊新名稱并建造一座新球館,因此看著霍華德作為自由球員離開而沒有任何補償對他們而言實在是無法接受。
1996.8.5
華盛頓子彈以七年1.05億簽下了朱萬·霍華德。
沒簽下霍華德怎么看都是熱火走了大運,因為布朗更適合搭檔莫寧。2000年休賽期,在增加了全明星埃迪·瓊斯和后來的熱火全明星安東尼·梅森,以及以一份1200萬合同重新簽下哈達威之后,作為潛在冠軍熱門選手的熱火看起來已經準備好重組了。假如霍華德的合同生效,這兩位全明星球員可能永遠不會成為熱火麾下的一員。
1996.8.5
芝加哥公牛以一年900萬的價格重新簽下了丹尼斯·羅德曼。
羅德曼在芝加哥達到了自己的巔峰期,度過了自己在這支冠軍隊伍相對老實安穩的一年,于是公牛1996年休賽期交易單上多了一個NBA史上最強籃板手。
1996.8.7
底特律活塞以三年1500萬重新簽下了奧蒂斯·索普。
索普在前一年同活塞主教練道格·科林斯相處得很融洽,但到了第二年兩人關系急劇惡化,這迫使底特律在1997年夏季把索普交易到了當時還在溫哥華的灰熊。
1996.8.19
菲尼克斯太陽將查爾·巴克利以及一個二輪簽打包交易至休斯敦換來了薩姆·卡塞爾、羅伯特·霍里、查基·布朗以及馬克·布萊恩特。
這也許是NBA歷史上性格最奇特的球星在度過了職業生涯巔峰期之后不久就被打包交易的經典案例,但這筆交易對于雙方來說都是個復興的好機會,也是NBA史上最容易被遺忘的交易大片之一。
1996.9.17
猶他爵士以三年1500萬重新簽下了約翰·斯托克頓。
另一個直到9月才完成簽約的名人堂成員。
1996.9.30
印地安那步行者以四年3600萬重新簽下了雷吉·米勒。
在婉言謝絕了尼克斯之后,米勒經歷了令人沮喪的1995-96賽季,于是在他的生涯巔峰期接受了步行者的報價。
當年的那個休賽期,洛杉磯、休斯敦、邁阿密、紐約、西雅圖以及亞特蘭大高效地重組球隊,就是為了抵抗那支打出72勝的公牛。即便步行者在接來下的賽季中令人大失所望,他們也將公牛拖進了1998年東部決賽第七場。緊接著那個被大肆吹噓的休賽季(1996-97賽季),最終卻是猶他爵士成為最后與公牛掰手腕的球隊,而他們在夏天所做的只不過是重新簽下了一連串的幫手——偉大的亞當·基夫、霍華德·埃斯利、格雷格·福斯特,增加一個二輪新秀山頓·安德森,結果他們破天荒地第一次闖進了總決賽。所以,有時候這種成功同球隊內部發展有關,就像你永遠不會意識到亞當·基夫也曾有過一個賽季比沙奎爾·奧尼爾打得還長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