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關系到國計民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加快,使得農產品的生產和技術革新進一步深入。豐富的農產品對于種植者和生產者來說,充滿了豐收的喜悅,但隨之而來的是產品的滯銷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產銷脫節的現象。由于農產品具有獨特性,農產品的需求也具有獨特性,因此農產品的市場營銷具有特殊意義。編輯部近期收到了一些關于農產品銷售咨詢的讀者來信,我們邀請相關方面的專業人士為讀者朋友們進行問題解答。
《銷售與市場》管理版編輯部
綠標蘋果怎么賣?
我是遼寧省遼中縣的一個蘋果生產大戶,多年種植寒富蘋果,規模在1000畝以上,申請注冊了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蘋果的綠色食品標志大概是十年前就申請下來了,普通蘋果和綠色標志認證的蘋果成本不同,但近十年來綠色蘋果一直以普通蘋果的賣法在賣,沒賣上高價格。近幾年,我積極參加各種農產品展銷會,宣傳綠標蘋果,但效果都不理想。2013年曾經在武漢展銷會上簽訂一大客戶訂單,已經備貨,但由于外部政策變化,市場需求萎縮,對方違約,造成蘋果滯銷。如今,我面臨綠色高端蘋果如何銷售出去的難題,求助《銷售與市場》給予指導。
——張萍
沈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楊肖麗
很多農戶都曾向我反映過綠標蘋果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其根本原因在于供需無法對接。據此,討論以下幾種賣法:
1.走品牌化道路。綠標蘋果要想長期以高價格獲得穩定的銷量,必須打廣告做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讓消費者慕名購買。目前市場上的綠標蘋果之所以不被消費者認同,主要是因為在外觀上很難區分開,因此,還需要有一種真實可見的差別化。
2.走高端零售終端。我為此接觸過高端超市,對方給出的收購價格僅僅是普通蘋果的價格,但是這種渠道還是能夠培養起真正的高端客戶,雖然只是散客,但轉化成忠誠顧客的可能性較大。
3.走一般大型超市零售終端。這類終端的客戶群體以普通消費者為主,綠標蘋果因為價格高,所以銷量很小,每天補貨成本很高,且超市在利潤分成方面給供貨商的比例很低,但是我認為可以在終端做點不為銷售只為宣傳的工作。
4.走組織顧客。比如企事業單位的福利發放等,這本來是一條穩定的渠道,但現在因為外部政策變化,需求量在日益減少,不可持續。將來該途徑仍然需要維持并拓展,但不能以此為主。
5.走網絡銷售。比如京東團購或淘寶店等網站上有農產品的團購,前段時間某非綠標蘋果做團購,一箱10斤的蘋果賣價為59.5元,截團時的銷量為19713箱。網絡銷售空間很大,但最大的難題是上首頁或搞促銷的費用。
6.走熟人社區+網絡社交圈的方式。這種方式存在進入難的問題,不過一旦進入,只要產品質量有保證,價格不是問題,而且銷量可以很快做上去。這種渠道進入門檻比較高,開拓一個個社區需要社會資源、人力投入、廣泛信息等等。
7.走采摘+鄉村旅游方式。綠標蘋果采摘一般是每斤10元左右,我建議以采摘為主,填補其他鄉村旅游元素,如農具體驗、特色蔬菜果品展示(這個技術要求比較高)、垂釣、農家菜制作品嘗、游戲項目等等。
8.走消費者合作社道路。這種渠道類型在中國仍然處于培育期。借鑒國外經驗,首先主攻某些大型社區或企事業單位的先鋒型消費者,帶他們參觀綠標蘋果生產加工基地,展示各種檢測證明,由他們先行購買,并由他們向周邊熟人進行宣傳,在購買方式和送貨方式上靈活協商,真正實現產銷對接。
9.開拓特殊市場群體需求。比如老年市場、兒童市場等,與某老年公寓合作,給老人配發幾斤采摘券,在這樣的情景下,一般老人都會去采摘些。
10.走展銷會等大批量訂購道路。此路只能是輔助性的,農產品展銷會大家也參加過不少,一般都是前幾天組織顧客訂貨采購,能夠賣出一部分,后兩天是散客,銷量很小。展銷會更像個廣告發布平臺,靠此作為銷售渠道不夠穩定。
結語:上述十種賣法都是單一的,真正的綠標蘋果賣法需要對上述方式進行組合,要做加法。任何一種銷售方式都不可能瞬間起效,越是高端的產品越需要一點點培養顧客消費習慣和品牌意識,越需要大量投入,風險也會相伴而來。
如何建立花菇經營一體化?
我是河南省泌陽縣的花菇種植農戶,常年種植花菇。大家都知道,“泌陽花菇甲天下”,泌陽縣花菇也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的考察驗收,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但是我們花菇種植農戶卻沒有從花菇種植中獲得相應的收益,一直受制于花菇銷售商,經常為了把花菇銷售出去不得不壓低價格,甚至在某些年份還會低于成本價出售。這極大打擊了我們花菇種植戶的積極性。為了解決花菇的銷售問題,提高我們的收益,我們一些大的種植農戶決定聯合起來,出資建立泌陽縣的花菇品牌,采取種植、加工和銷售一體化的花菇經營模式。但是對于如何建立花菇經營一體化模式尚不明確,望指導。
——劉志濤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張松濤
中共中央黨校政治經濟學部 侯國帥
這位讀者朋友提到的花菇,是香菇生產過程中,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畸形菇,是香菇的極品,同時還是一種藥用菌。花菇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附加值也較高。那么,如何解決這位讀者朋友提出的問題,我給出以下建議:
1.創新經營模式。充分利用國家重視農業發展的政策,依靠政府推動花菇產業的整合,聯合部分農民成立專業種植合作社,促進產業鏈的整合。在花菇專業種植合作社的基礎上,實行種植、加工、銷售綜合經營,從而使參與一體化經營的小農戶獲得較高的利潤,進而激發小農戶的種植積極性,擴大生產批量,提高產品質量,從總體上提高花菇種植業的比較效益。
2.保證質量提升品牌。采用規模化企業種植方式來加大花菇種植規模,降低單位產量成本,建立規范的企業種植標準,解決花菇種植標準不統一,花菇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除此以外,花菇產品的配套服務也是增強企業信用、維護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3.提高品牌知名度。廣告宣傳是樹立品牌形象的主要工具之一,除廣播、電視、報紙等媒介外,企業要重視利用互聯網的宣傳功能,可以建立官方的微博和微信平臺,發布花菇的種植各個階段以及質量情況。
4.創新產品品類。目前花菇多以鮮貨和干貨兩種形式銷售,產品品類不多,可以根據花菇特點,結合市場消費現狀對其進行深加工,生產花菇醬、腌制花菇、菌湯火鍋底料、花菇類保健品等時尚食品。建議成立花菇產品研發部門,專門研究花菇產品品類創新。
5.市場定位。不同需求層次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類型不盡相同。大眾消費需求,主要是日常的食用需求包括餐飲業的需求;高端消費需求,主要是對花菇的精選和深加工。
6.創新銷售模式。花菇企業應該在天貓拓展銷售渠道,電子商務平臺的營銷應該采取官方直營的模式。官方直營的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杜絕假冒偽劣的發生,“好想你”棗的直營店銷售模式已經表明了這種模式的生命力。
結語:花菇種植業的發展應該走出一條企業化經營的道路,采取種植銷售一體化的經營策略,深化與超市和加工企業的合作,不斷拓展泌陽花菇的市場,促進泌陽花菇產業的健康發展。
綠色蔬菜如何贏利?
我們是山東一家專注中國“三農”問題,力求為農業、農村和菜農提供務實的一條龍服務的蔬菜專業合作社組織。我們結合當地實際,大力發展特色蔬菜種植與蔬菜基地建設,我們采用“合作社+農資店+基地+農戶”模式,為本社社員和菜農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使農民的權益、利益和收益最大化。現在,綠色蔬菜銷售面臨兩個難點:第一,綠色蔬菜價格比普通蔬菜高,如何取得消費者信任,相信我們的蔬菜是安全的?第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贏利?
——王凱
北京澤元康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孫文軍
不管哪種形式生產的綠色蔬菜,商品的最終去向都與消費習慣和區域定位有關系,只有牢牢抓住這兩個特點,銷售的通路才能夠打開,綠色蔬菜想要贏利要解決以下問題。
1.銷售渠道問題。綠色蔬菜的贏利辦法分為兩個渠道:一個是直接給零售商,一個是給批發商。但所賣給兩個渠道的蔬菜是統一的,怎么做到統一的蔬菜不同的渠道銷售,價格差如何確定,怎么配送,損耗怎么來定,是否可以分擔零售的損耗,是否采用蔬菜銷售政策的靈活性做合理的處理。
2.銷售賣點問題。縱觀目前超市或者專賣店、農貿市場,銷售有機蔬菜的大部分處于虧損狀態,不完全是因為零售價格高,而是成本與需求不對應,消費者要的不是完全的有機與綠色概念,這些概念完全是農業專家炒作的結果,只有準確找到老百姓的需求,才能解決贏利問題。
3.消費需求問題。不管什么有機、綠色、無公害,只要你做到凈菜的程度,老百姓的需求欲望就上來了。凈菜其實就是把這些菜擇干凈,按照品質分類包扎,比如按照最小分量包扎的,按照一餐分量包扎的,按照一天分量包扎的,并無雜質及生鮮,包扎干凈,分量充足,手提方便,自然價格就可以上升。
4.迎客觀念問題。一般供應商不做凈菜,大多帶著泥土的芳香就直接上市了,這就失去了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欲望,其實這就是解決蔬菜上市“最后一公里”誰來做的問題,只要具有主動迎客的思想,就能解決蔬菜的總體贏利問題。
5.銷售政策問題。可以按照蔬菜的品類,采用不同的銷售批發政策。
(1)利用返利、獎勵手段促銷,讓地頭的蔬菜早早地享受政策紅利而提前找到渠道商。
(2)根據生產品類的需要,因地制宜,按照攤位大小、經營區域來制定凈菜的批發價格與服務政策。
(3)讓利反饋,配送的價格等同于直銷,按照品類的不同,將返利與激勵部分讓給攤主,讓攤主有利來做店頭的促銷。
(4)實行服務實惠,贈送搭配政策與推薦讓利,更有利于攤主動腦筋進行客戶的培養與挖掘,促成零售向服務與質量、服務與價格齊頭并進。
(5)要規避風險,合作分成的銷售模式,就是要將攤主的風險一并考慮,同時,攤主能及時反饋銷售情況,矯正價格的落差與品質的需求,規避銷售風險。
6.促銷政策問題。
(1)搭配銷售:這對于蔬菜批發商來講也是一筆不小的額外收入,蔬菜生產過程中要預留一些品種作為贈品,可以使新奇特的蔬菜或者產量不高的蔬菜,用來小規模促銷給批發商。
(2)推薦介紹:讓批發商介紹客戶,直接給予推薦優惠條件,建設好推薦的等級與要求、推薦的優惠性好處,做好服務保障性措施。
(3)股份分配:做成蔬菜品類的獨立股份模式,讓蔬菜進入流通前做好風險分攤,加快贏利模式的接納。
7.合作方式問題。蔬菜生產方要想贏利,必須考慮渠道與終端銷售的合作方式,不能光想著自己生產就夠了,現在的生產商都必須是銷售商,是能下地、能跑路、能吆喝的“三能型”復合生產商,也不能想著喊口號,因為最終消費者吃到肚子里的不是口號。
結語:蔬菜生產企業或者個人,必須要想到蔬菜的最后一程怎么做,而不僅僅是完成蔬菜的整個生產過程,更不能糾結在什么有機蔬菜、綠色蔬菜等名號上,我們應該依靠消費需求什么,怎么方便,怎么提供最好的產品質量與服務。
周春燕管理版主編
新概念、新模式的策劃者
深觀察、深思維的倡導者
真方法、真工具的推廣者
179724189@QQ.COM
在如今這個潮起潮落,風云變幻的市場中,企業為何經常面臨著‘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映溝渠的悲催?擁有賣點的好產品與暢銷的好商品之間,其實橫亙著三座大山:售點、焦點與買點。其中任何兩點發生沖突,都會帶來產品線路梗阻。那些笑傲江湖的超級品牌,都是成功解決了四點一線的高手。賣點是從銷售角度看市場,售點、焦點和買點是從市場角度看銷售——四點結合,才能從銷售與市場的角度形成閉路,鎖定勝局!
——Jenny
王玉管理版主編
以戰略營銷理論為指導思想
以營銷趨勢為洞察視角
以消費者行為為關注重點
289360562@QQ.COM
渠道為王?電商為王?哦不!這些概念已是明日黃花,O2O又開始火了。如今看來不只是線下蠢蠢欲動,線上也開始坐立不安。最近阿里包下了美的、九陽、蘇泊爾等10個品牌的12條生產線,啟動C2B為天貓特供小家電,能打通O2O嗎?——《C2B定制:雞肋還是香餑餑?》為我們分析了這一現象。不管怎么樣,O2O雖然現在是個未知數,卻誰都想要分杯羹。
——Sophie
寇尚偉管理版編輯
不迷信“思維”
只相信事實
358902172@QQ.COM
這半年來,陸陸續續走訪了不少企業,發現他們居然在做同一件事:營銷升級!從內部來講,隨著規模的擴大,原有的組織架構已經不合時宜,營銷組織尤其面臨職能的轉型;從外部來看,一方面受電商沖擊,渠道亟需變革,另一方面隨著收入的提高,消費者也已經今非昔比,由功能型消費升級為價值型消費,因此,原先屢試不爽的“雙低”(低價、低質)戰略即將走到盡頭,以“雙高”(高品質、高附加值)為目標的營銷升級就成為了這些后進品牌不得不抓住的戰略機遇。
——Alex
趙佳楠管理版編輯
揭示營銷真相
還原真實市場
zjnstc@126.COM
世界杯饕餮大餐,幾乎積聚了所有的體育營銷的高端資源和人氣,因此它自然也成為品牌激烈競爭聚焦的熱點,各個品牌運用獨特的營銷訣竅,展示自身的魅力。不過,成熟的體育營銷更看重的還是對于自身品牌的塑造和宣傳,重點在于找到與品牌形象吻合的契合點,并通過合適的媒介通道傳遞給合適的受眾,而非僅僅追求“眼球效應”。
——Johnny
王文正企業營銷研究員
認知大于事實
事實改變認知
124799875@QQ.COM
隨著數字技術與設備的突飛猛進,視頻購物提供給消費者的搜索、瀏覽、對比、下單、支付、分享等功能與流程,通過模擬實體購物環境實現最優體驗。對此,賣場、電商、電視購物頻道、視頻網站、傳統制造業等線上線下經營實體,正在不斷探索跨界融合模式和視頻購物的O2O最優方案,以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
——Focus
《讀來讀往》是管理版編輯部打造的全新欄目,用于讀者、作者、編輯、記者、企業、專家之間的多方交流,如果您有觀點想與讀者分享,如果您有商業難題需要專家解決,如果您有事情想與編輯交流……
請關注我們的互動微信平臺,這里是中國營銷人的黃浦軍校。
服務QQ:2115188287
編輯部電話:0371-63906209 6390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