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13年中法鄉村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召開
2013年7月21日至24日,由貴州省文化廳和同濟大學、法國文化部建筑遺產司主辦,貴州省文物局、貴州省外國專家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法國建筑與遺產之城承辦的“2013年中法鄉村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在貴陽、黎平縣地捫古村落召開。會議的主旨是保護傳承鄉村文化遺產,推動社區經濟社會發展。本次研討會作為“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的延伸,意在貴州工業化背景下,推動生態文明理念傳播,利用鄉村傳統智慧促進環境、資源、文化協調發展,是貴州與法國文化部在文化遺產保護、鄉村發展和中法文化交流合作的成果的具體體現。
2. 第八屆“駐華使節走進中國文化遺產”活動在貴州舉辦
2013年11月8日至13日,由國家文物局主辦、貴州省文物局承辦的第八屆“駐華使節走進中國文化遺產”活動在貴州省舉辦,吸引了來自塞舌爾、蒙古、坦桑尼亞、摩洛哥、肯尼亞、塞浦路斯、瑞士、哥倫比亞等8國共13位駐華使節參加。駐華使節一行考察了歷史文化名城鎮遠、古鎮青巖,參觀了黃平飛云崖古建筑群、民族節日博物館、西江苗族博物館、地捫人文生態博物館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博物館,走訪了西江千戶苗寨和地捫侗寨,觀摩了丹寨石橋古造紙技術,欣賞了苗族錦雞舞、侗族大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
3. 貴州32處文物保護單位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13年5月3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貴州省有32處遺址、墓葬、石刻和建筑群等入選,其中包括茅臺釀酒工業遺產群和務川大坪墓葬群、水族墓群等。這些文物的形式包括:古遺址、墓葬、石刻、建筑群,以及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等。一批民族村寨以古建筑的名義入選,成為貴州文化遺產的一大亮點。經國務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共有1943處。
4. 進一步推動文化遺產保護“百村計劃”實施和生態博物館建設本土化探索
旨在合理利用文化遺產資源、立足鄉村生態環境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產業、促進鄉村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百村計劃”,在2013年 ,以生態博物館本土化建設為抓手,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行動,進一步立足實際、突出重點,啟動了印江合水傳統造紙生態博物館資料信息中心建設工作,完成了黎平堂安生態博物館轉型提升。
5. 新發現百余處夜郎古文化遺址
2013年8月, 歷經近半年的“區域考古”調查,在地處云貴高原烏蒙山核心區六盤水市境內新發現了100余處史前至戰國秦漢時期(古夜郎時期)洞穴遺址和山頂曠野遺址。這上百處洞穴遺址,最早為舊石器時代遺址,填補了貴州史前人類遺存多項空白。
6. 貴州土司遺址海龍囤列入2015年我國申遺項目并入選201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3年4月9日,國家文物局、中國考古學會等部門和單位聯合宣布了2012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貴州遵義海龍囤遺址入選。入選理由是:為重大學術課題的解決提供了全新資料和視角。
2013年9月2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了土司遺址申遺文本專家評審會,確定海龍囤為2015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有望填補貴州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歷史空白。
7. 大力推進紅色文化遺產體系保護和利用工作
重點推進遵義會議會址、茍壩會議會址和習水土城的保護和利用。加快推進茍壩會議會址保護維修和陳列館建設及免費開放工作,修建好四合院民居,挖掘和整理地方民俗文化;將習水土城列為紅色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示范點進行指導和支持,著力打造以四渡赤水紀念館為核心的紅色文化保護、展示體系,一個以宣傳、展示土城紅色文化和地方歷史文化為重點的博物館、紀念館群已經初步形成。做大紅色文化教育與產業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8. 全國第一家三線建設博物館正式向社會開放
2013年8月,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在六盤水揭牌。博物館依托老水城縣委縣政府辦公樓,是全國唯一一個以“三線建設”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收藏的“三線建設”時期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及一批重要歷史文獻、珍貴歷史圖片……每一處都再現著那段氣吞山河、感天動地的“三線建設”史詩。
截至2013年,全省博物館達86家,接待觀眾接近1000萬人次。
9. 地捫侗寨被列入國家文物局在全國推進的傳統古村落保護與利用試點
10月8日,國家文物局下發了《關于開展古村落保護利用綜合試點工作的通知》,貴州黎平縣地捫村被首批列入,成為六個試點之一,并給予資金保障。
古村落保護利用綜合試點工作的總體原則是規劃先行、整體保護、關注民生、民眾參與,試點的主要內容是開展試點古村落民居建筑群的保存現狀調查與評估,古村落環境格局的歷史沿革調查研究,在不損壞古村落文物價值的前提下,指導和帶領村民改善水、電、通信、消防等基礎設施,合理改造房屋內部設施,切實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因地制宜,探索古村落展示利用和旅游發展模式,制約商業過度入侵,并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安排中給予資金保障,力爭在3年內全面完成古村落保護利用綜合試點工作。
10. 貴州省博物館新館建設工程正式啟動實施
2013年6月,貴州省博物館新館建設工程正式啟動實施。貴州省博物館新館選定建設新址位于貴陽市觀山湖區林城東路中段,占地106.29畝,建筑面積約4.65平方米,總投資概算約4.63億元,計劃于2014年12月竣工開館。
貴州省博物館新館建筑立面造型端莊、規整、大氣,內部空間豐富、趣味、變幻,具有審美想象和延續流動的光影效果,既具有標志性又體現文化內涵。造型新穎,立意深刻,內涵豐富。采用適宜的新建筑技術,如自然光源引入、地源熱泵技術、呼吸式外墻、吸納自然陽光、雨水收集、太陽能利用、安防技術、智能化系統、屋頂綠化等多種符合貴州實際情況的可行技術。其建成投用,將推動全省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步伐,使貴州珍貴的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展示。(責任編輯/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