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鵬
1月10號,國務院批復貴州省人民政府和陜西省人民政府,同意設立貴安新區和西咸新區,這是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首批設立的兩個新區。體現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對中國區域發展和城鎮化發展的新思路。西部地區是中國生態建設的主戰場,貴州又是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重要的生態屏障,貴州生態文明的建設情況直接關系到長江和珠江流域的發展,也關系到貴州父老鄉親的福祉。
中央從以前的向海開放、向東開放,現在更立體地確定了向陸地開放、向西開放的發展戰略,這其中包括了新絲綢之路經濟戰略,也包括打造中蒙印經濟走廊,向西開放戰略也就意味著在西部地區要開發更多橋頭堡。
當前形勢下,黨中央和國務院更加重視區域發展的均衡性,在繼西部大開發之后,這次將新增加的兩個國家新區都放在西部,也就是希望通過培育西部新的增長點,來改善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現狀。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提出,2020年要推進中西部1億人進入城市,考慮中國國土安全、民族和諧等因素,不能完全照搬經濟規律來尋求資源補足。
按照中國新型城鎮化路徑的思路來看,城市群將作為新的主體形態,貴安和西咸兩個新區的獲批,都有利于黔中和關中城市群的發展,這種城市群會成為區域發展的龍頭,體現了集約效應,從而推動貴州和陜西城鎮化率的提升,擴大內需,推動現代化進程。
貴安新區對于貴州而言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盡管這些年貴州發展迅速,經濟增長速度排在全國前列,但由于底子薄欠賬多,貧窮落后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想達到同步小康的目標挑戰和壓力重大。
貴安新區有很好的發展條件,是貴州為數不多的能夠實現產業聚集和人才聚集的地方。由于貴州山地過多,能夠用于建設用地的土地面積占整個貴州區域面積的比重很小,規模較大的壩子也很少,而貴安新區距離貴州的經濟中心貴陽較近,和安順、貴陽可以共同構成貴州的地理、經濟中心,貴安新區成為國家級新區可謂實至名歸,這也是貴州發展潛力最大的地方與國家戰略發展的結合。把貴安新區做大、做好、做強,是當下工作的核心任務。
如何建設貴安新區?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在國務院批準貴安新區的意見上加強規劃,尤其要努力實現經濟與社會、土地和城市空間的三規合一,強調產業選擇規劃,爭取通過規劃明確思路和路徑,從而更清晰更具體地推進貴安新區的建設。
第二,貴安新區的建設必須和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結合,發展必須要在保障生態文明的基礎上進行,要符合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提到的“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種天人合一、綠色和城市相結合的發展理念。
第三,貴安新區既然是國家級“新”區,就必須體現出新思路和新思維,在不破壞生態的條件下實現經濟大發展,可能需要從當前的新產業著手,要適當舍棄一些老工業,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服務業上,也就是將生態、旅游、休閑養生、教育、醫療等產業作為貴安新區的抓手,成為中國休閑養生的“高地”。進一步運用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通用航空等一系列新產業作為貴安新區產業支撐點,通過新產業、新路徑來實現“彎道超車”。
第四,貴州絕大部分區縣山地過多、平地過少,適當情況下可以采用“飛地”模式,即通過共建工業園、共建園區的模式遍布在全省各地,尤其是在不太適合建設大規模工業產業發展的地區。這樣既能提高經濟發展的后勁,也可以更快將貴安新區打造成型。
第五,貴安新區的建設必然需要大量的資金,這可能涉及投融資的改革,所以要向社會籌集多元資金,要以社會資本為主體,一方面向民間資本籌集資金,一方面要有國際思維,例如阿拉伯世界的資金,通過引進的方式,構筑多元資金來源。
相信,通過“五管齊下”,貴安新區會趁著這股東風,從而成為貴州跨越式發展的新支點。(責任編輯/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