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和平
(青島堿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43)
目前我公司在用煅燒爐7臺,1#、2#、3#為輕灰外返堿煅燒爐,4#、5#、6#、7#為輕灰自身返堿煅燒爐,爐內加熱管都是108根,分三排,內排φ57×5共36根,中排φ83×6共36根,外排φ114×6共36根,材料:20g。如圖1所示。

圖1 爐內加熱管分布(局部)
1#煅燒爐2004年大修時,爐頭處加熱管連接形式采用彎頭連接形式,如圖2所示,大約使用半年左右,在彎頭聯接角焊縫處,如圖2所示,開始出現斷裂漏汽。因為此處斷裂漏汽,在爐內無法處理,只能割掉彎頭,改為堵頭結構。至2010年底,已逐漸全部改為堵頭形式。2007年3#煅燒爐大修,根據1#煅燒爐的經驗,爐頭處加熱管改為堵頭形式,4#、5#、6#、7#輕灰自身返堿煅燒爐,爐頭處加熱管原設計即為堵頭形式,如圖2中外排管所示,即每臺煅燒爐108根加熱管相互獨立。2010年初,工藝提出1#煅燒爐的運行狀況比剛大修完差距較大,出汽溫度低、能力不足、爐頭加熱管結疤需要按時停爐清理等。3#煅燒爐與1#煅燒爐相同,運行狀況遠不如大修前。在排查原因分析后,工藝要求三排加熱管恢復原連接方式,但若將內、中、外三排加熱管相互連接,就必須解決斷裂漏汽問題,因此必須對煅燒爐爐頭處加熱管斷裂漏汽的原因進行分析,研究解決辦法。

圖2 加熱管彎頭聯接角焊縫
煅燒爐爐頭處加熱管圖2所示彎頭連接形式,一般使用不超過半年,就開始出現斷裂漏氣現象,分析認為:輕灰外返堿煅燒爐的轉速是7r/min,輕灰自身返堿煅燒爐轉速是5.6r/min,爐內加熱管隨爐轉動,必然要產生振動。而三排加熱管的規格尺寸不同,因此其振動頻率不同,造成每排加熱管之間存在相互的振動,而相互的振動必然在強度薄弱處產生疲勞破壞,造成斷裂泄漏。而圖2所示彎頭連接形式中,由于角焊縫受剪切應力,其強度比對接焊縫和其他部位強度低很多,角焊縫焊接質量無法檢驗,焊接時容易存在未焊透,而未焊透是產生應力集中,造成疲勞斷裂的根源。這是我公司一直未能解決的難題。所以4#、5#、6#、7#輕灰自身返堿煅燒爐,爐頭處加熱管原設計就未選用三排管相互連接的形式,而選用了三排管相互獨立的堵頭形式。圖2中外排管所示。
根據上述原因分析,圖2所示彎頭連接結構容易產生斷裂漏汽,而其斷裂位置發生在受剪切應力的角焊縫處,因此只要消除了角焊縫,就能解決斷裂泄漏問題,為了消除角焊縫,內排φ57管與中排φ83管連接選用了加厚變徑無縫三通,外排φ114管與中排φ83管連接選用了φ83的半圓彎管,全部采用對接焊縫連接結構形式,因為對接焊縫的焊縫處的強度高于母材強度(主要承受拉應力),焊縫質量可以用射線探傷進行檢驗,制定有效可行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藝,即可保證焊縫質量。
但圖3所示結構中,外排φ114管與φ83管的變徑直管兩條焊縫,其中φ83管處對接焊縫,可以在爐外預制,而φ114管處對接焊縫只能在爐內對焊,該對接焊縫離爐體的距離只有63mm,施焊難度非常大,整圈焊縫至少有1/3的部分,焊工施焊時看不到,焊縫質量無法保證。為了便于焊接,取消了φ114管處對接焊縫,改為φ83管插入φ114管,在φ83管與φ114管之間加一過度鋼套,作為焊縫襯板。其鋼套把φ83管和φ114管緊固在一起,提高了φ83管與φ114管之間固定強度,基本消除了加熱管之間相互的振動的疲勞破壞。此處焊縫可以從端面施焊,施焊難度不大,焊縫質量容易保證。
圖3所示中,所有對接焊縫采用氬電聯焊,為了確保焊接質量,我們分兩部分在爐外預制:鋼套、φ83直管、φ83半圓彎頭、變徑無縫三通部分,φ57直管、φ57彎頭部分,然后到爐內對接。
1)了解施焊的加熱管的工作參數。工作介質:蒸汽 ,設計壓力3.5MPa。
2)熟悉焊口位置、材料等,并做好技術交底。材質:20g。
3)焊材質量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并有制造廠產品合格證和材質證明書。
1)施工單位準備焊材存放烘干箱,焊條在使用前應進行烘焙,由專人管理。焊工必須用焊條保溫桶將焊條帶到現場施焊。
2)每日工作完成后需將未用完的焊材送回烘干箱,交專人管理。
3)焊絲在使用前應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銹蝕等。
1)所有管件外出加工好破口,現場管道坡口采用氧-乙炔焰切割并用磨光機磨去氧化皮、熔渣及淬硬層,并應將凸凹不平處打磨平整。坡口形式:單“V”型坡口,如圖4所示。
2)φ83管插入φ114管鋼套處焊縫為角焊縫,采用手工電弧焊,要求焊肉填滿。
3)對口要求:①清理坡口兩側(內外壁)10mm范圍內的水、油污、鐵銹或其他異物,使金屬表面露出金屬光澤,且不得有裂紋、夾層等缺陷。②對口時,應做到內壁齊平,如有錯口,其內壁錯邊量不超過0.6mm。對口間隙1~2mm。如圖4所示。

圖4 焊接示意
1)焊接方法:氬電聯焊。
2)焊材選擇:焊條采用φ3.2、φ4.0的J506焊條,焊絲采用φ2.5的TIG-J50。
3)焊接工藝參數:

焊 層焊接方法填充金屬 焊接電流牌號 直徑 極性 電流,A電弧電壓,V焊接速度,cm/s 1GTAW TIG-J50φ2.5 直流正接 80~120 16~18 5~8 2SMAW J506 φ3.2 直流反接 90~120 20~22 5~15
4)定位焊縫:焊接定位焊縫時,應采用與根部焊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藝,并應有合格焊工施焊。在焊接根部焊道前,應檢查定位焊縫,當發現缺陷時,應將缺陷打磨掉再進行焊接,并盡量使其形狀不要有明顯凸出、凹坑現象。
5)正式焊接:
①焊工應按以上圖樣、工藝文件、技術標準施焊。
②引弧應在坡口內進行,禁止在管材、管件上隨意引弧、試驗電流及焊接臨時支撐。
③焊接過程中,應注意接頭和收弧的質量,接頭應熔化良好,收弧應將弧坑填滿。
④注意層間清理,清理不徹底不能施焊次層。焊縫應與母材平滑過渡,焊縫余高在2~3mm左右,防止表面咬邊、夾渣、氣孔等缺陷。
⑤焊接完畢的焊口應及時清理表面煙塵等附著物、藥皮等。
⑥焊完一層,需將焊渣清理干凈后方可焊第二層,如存在表面氣孔、夾渣等缺陷,需清理后再焊。
⑦焊條筒內不可存放不同牌號的焊條,焊條在保溫筒存放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
⑧禁止非焊接部位引弧及電弧擦傷管材表面。
6)焊縫質量檢驗標準:焊縫外觀:GB50236-1998《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Ⅱ級。內在質量:JB/T4730-200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Ⅱ級。
目前1#煅燒爐和3#煅燒爐已于2010年3月份,按上述結構改造,現已使用三年,運行狀況很好,沒有發生任何斷裂泄漏現象。經過重新設計的連接方式,既滿足了工藝要求,又提高了煅燒爐的生產能力,且保證了煅燒爐平穩運行,是我公司煅燒爐內部結構的一次大的技術進步。建議4#、5#、6#、7#煅燒爐在適當的時機,也以同樣的方法進行改造,作為提高和改善公司煅燒爐的生產能力和運行狀況的方法之一。
[1] GB50236-1998《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
[2] JB/T4730-200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