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柳+徐天敏
沼氣在蔬菜大棚中的應用,主要是指沼氣中的甲烷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作為氣體肥有促進蔬菜生長的作用。作物生長最適宜的二氧化碳濃度為0.10%~0.15%,而普通蔬菜大棚在光合作用旺盛期,二氧化碳濃度只有0.02%,因此,用人工方法增加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可加速棚內蔬菜生長。試驗證明,用人工方法將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0.10%~0.15%,番茄產量可提高近兩倍,芥菜單株重(7.8克)較未增加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60%。由此可見,沼氣大棚種菜可促進蔬菜增產增收。以下介紹在大棚蔬菜栽培中增施二氧化碳的方法,供蔬菜種植戶參考。
1. 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
①點燃沼氣燈增施二氧化碳。在北方“四位一體”(沼氣池、豬舍、廁所和日光溫室)模式的大棚內,可點燃一定數量的沼氣燈,燃燒1米3沼氣可獲得0.975米3二氧化碳。一般棚內沼氣池寒冷季節產沼氣量為0.5~1.0米3/天,可使0.5畝地大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10%~0.16%。
②利用豬呼出的二氧化碳。大棚內豬舍養1頭重50千克的豬,每天呼出二氧化碳1.032米3,3頭豬每天可呼出二氧化碳3.096米3。這些二氧化碳可通過溫室山墻的通氣孔和蔬菜大棚內的空氣進行自然交換,有利于棚內蔬菜生長。
2.施用二氧化碳的濃度
人工施用二氧化碳的最適濃度因作物的種類、生育期、光照強度和季節等不同而不同。試驗證明,一般蔬菜施用二氧化碳濃度為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3~5倍,即0.10%~0.15%,其中,葉菜類以0.15%~0.25%為宜,黃瓜以0.12%為宜,番茄、茄子、辣椒以0.08%~0.10%為宜,西瓜以0.10%為宜。
3. 施用二氧化碳的時間
二氧化碳的施用應在其濃度明顯降低時進行,晴天在日出后30~40分鐘開始施用,待溫室需要開窗通風前30分鐘左右停止。若大棚內施用了大量有機肥,可在日出后1小時施用二氧化碳,午后光合作用較弱時可以不施。在春、秋季節,外界氣溫較高時,施用二氧化碳時間應短些,每天2~3小時;冬季氣溫較低時,施用時間應長些。一般作物以在生育初期施用二氧化碳效果好。
4. 施用二氧化碳注意事項
①二氧化碳氣肥的施用應與大棚內良好的水肥管理相結合,只有在充足的營養條件下,二氧化碳氣肥才能發揮較大的增產效果。
②控制二氧化碳的施用時間和濃度。一般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不能超過5%。如果濃度過高,將會影響作物氣孔的張開度,并且擾亂作物的代謝活動。當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超過5%時,會危害大棚內的人、畜。
③冬季氣溫低,大棚內通風少,如施用二氧化碳時間長,會使棚內溫度升高,因此,要掌握好點燃沼氣燈的數量和時間長短,當棚內溫度高于作物生長要求時應立即停止,并做好通風換氣工作。科學調節蔬菜大棚內的濕度和溫度,白天相對濕度宜為60%~80%、溫度為20~30℃,夜間相對濕度為80%~90%、溫度在15℃以下。
(作者聯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江大南路132號東湖法院宿舍402室 郵編:3300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