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建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牛奶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之一,這就要求養殖戶飼養高產優質的奶牛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奶牛生產性能的發揮水平與犢牛期的生長發育指標成正相關,足見養好犢牛至關重要。在此筆者將多年的奶犢牛培育工作經驗總結如下,供同仁參考。
一、初生期的護理
1. 清除黏液
犢牛出生后,首先清除口鼻內的黏液,確保呼吸順暢。如果犢牛無呼吸,可將其倒提幾秒鐘控出口鼻內黏液,放平后再反復擠壓胸部,進行人工輔助呼吸;也可用一根稻草或手指刺激鼻孔,促其恢復呼吸。
2.消毒臍帶
一般殘留的犢牛臍帶長度應小于10厘米,若臍帶過長應用消毒后的剪刀剪至6厘米左右。臍帶內的血液擠凈后,用10%碘酒浸泡消毒斷端。臍帶處理完畢,擦干犢牛身上的水分,進行稱重、編號后放入犢牛島單獨飼養。為防止發生臍帶炎,犢牛出生后3天內喂奶時再用10%碘酒對臍帶進行浸浴消毒。
3.飼喂初乳
犢牛無法通過胎盤獲取免疫球蛋白,必須通過初乳獲得抗體,建立被動免疫系統。因此,犢牛應在出生后1小時內飼喂優質初乳,飼喂量為4千克,溫度為(38±1)℃。如果犢牛未攝入足夠量的初乳,可用干凈衛生的食管飼喂器強制灌服。犢牛出生后3天內最好喂母乳,若母牛初乳品質差,可用同一天產犢母牛的優質乳飼喂,也可哺喂冷凍初乳(即冰凍保存的剩余優質初乳),用50℃水浸浴加熱至38℃左右即可灌服,3天后逐步過渡到飼喂常乳。
初乳質量要求:產自干奶60天左右的健康經產牛(無乳腺炎),不稀薄成水樣,顏色正常(不是血奶)。采用測定儀檢測初乳質量是比較方便快捷的方法。
二、哺乳期的管理
常乳應采用60℃加熱1小時的巴氏消毒方法進行有效消毒,以有效殺死副結核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并保持牛奶的營養。待牛奶溫度冷卻為38℃左右(溫差控制在1℃內)后再飼喂,嚴禁用熱水或冷水調節牛奶的溫度??刂坪脿倥3錾髱字軆人肝沟呐D虦囟确浅V匾D虦囟葧绊懯彻軠系姆忾]狀況,冷牛奶比熱牛奶更容易進入瘤胃,因而飼喂冷牛奶更容易引起犢牛消化紊亂。
犢牛哺乳期一般為50天,每天喂3次,具體喂奶量見表1,全期喂奶總量為265.0千克。
三、開食料的飼喂
采食粗糙的開食料是促使犢牛瘤胃發育的主要手段。犢牛出生后第四天即可開始訓練采食開食料。為讓犢牛盡快熟悉開食料,可將其混入牛奶中,誘導犢牛采食。在犢牛90日齡以前,應主要飼喂犢牛開食料;在90至120日齡,每天以3千克犢牛開食料為基礎,加入0.5千克犢牛后期混合料進行換料過渡,再投給0.5千克優質苜蓿。犢牛后期混合料建議營養濃度:凈能1.62兆卡/千克、粗蛋白20%、粗脂肪5.3%、鈣1.6%、磷0.9%、NDF17%、ADF7.5%。120日齡以內的犢牛,嚴禁飼喂青貯類發酵飼料。120日齡以后,每天飼喂犢牛開食料1.5千克、后期混合料1千克、優質苜蓿1千克(后期混合料與苜蓿混合均勻),并補充4千克泌乳前期TMR料。犢牛開食料飼喂方案具體見表2。
四、斷奶
從犢牛36日齡開始,進一步降低牛奶的飼喂量,增加開食料飼喂量,為犢牛斷奶做好準備,盡量減少應激。犢牛50日齡左右徹底斷奶,但不要在極端天氣或氣溫突然變化的情況下斷奶。犢牛斷奶后要保證能隨時獲取混合料和潔凈的飲用水。
五、分群
犢牛哺乳期單欄飼喂,斷奶后單獨飼喂7天左右,湊夠8頭一起調入犢牛棚,小群混養以適應群居生活。犢牛滿4月齡體高達到100厘米時調入犢牛圈,散欄飼養。5~6月齡犢牛應根據個體大小分為兩圈飼養,保證每頭犢牛有35厘米的采食槽位。犢牛滿6月齡體高達到105厘米以上調入小育成牛圈,開始飼喂小育成牛日糧。
六、日常管理
1. 保持清潔衛生
犢牛島每天清理,保證清潔干燥;每周用2%二氧化氯溶液帶畜消毒兩次。犢牛轉移到其他牛舍后,對犢牛島徹底清理干凈后用2%氫氧化鈉溶液消毒,并空圈7~10天將犢牛島晾干。喂奶用具,每次用后都要進行清洗,再用0.5%二氧化氯浸泡消毒。
2. 仔細觀察犢牛健康狀況
健康的犢牛通常處于饑餓狀態,食欲缺乏是不健康的征兆。每天觀察犢牛的食欲和糞便情況3次,一旦有疾病征兆就應測量犢牛的體溫。犢牛的體溫一般為38.5~39.2℃,當體溫高達40.5℃以上時,要對犢牛進行治療。
3. 供給充足飲用水
通常在喂初乳后1小時,用消過毒的水桶盛放適量的溫水供犢牛飲用。在開始飲水的前幾天,要控制犢牛的飲水量,待習慣后再放開任其自由飲用。一般在每年的3~11月供給干凈、清潔的自來水;在寒冷的冬季,供給35℃左右的溫水,以免造成犢牛冷應激。
4. 適時去角
犢牛去角工作一般安排在2周齡前后進行。去角辦法有多種,以采用電烙鐵烙的辦法為好。
5. 正確剪除副乳頭
正常的奶牛有4個乳頭,但有的牛有五六個乳頭,多余的乳頭應剪除。剪除副乳頭要選好時間,一般在犢牛出生時進行較適宜。首先將副乳頭周圍的皮膚用溫水洗凈,再用酒精進行消毒,然后將副乳頭輕輕地向下拉,在連接乳房處用消過毒的剪刀(將剪刀放在72%酒精溶液中浸泡10分鐘左右)將其迅速剪下,傷口用10%碘酒涂擦消毒。
6. 做好生產記錄
在犢牛飼養過程中,要認真詳細記錄去角、開食料添加、斷奶、注射疫苗、疾病治療和轉群等情況,便于總結飼養管理經驗。
(作者聯系地址:天津嘉立荷牧業示范奶牛場 郵編:301806)endprint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牛奶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之一,這就要求養殖戶飼養高產優質的奶牛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奶牛生產性能的發揮水平與犢牛期的生長發育指標成正相關,足見養好犢牛至關重要。在此筆者將多年的奶犢牛培育工作經驗總結如下,供同仁參考。
一、初生期的護理
1. 清除黏液
犢牛出生后,首先清除口鼻內的黏液,確保呼吸順暢。如果犢牛無呼吸,可將其倒提幾秒鐘控出口鼻內黏液,放平后再反復擠壓胸部,進行人工輔助呼吸;也可用一根稻草或手指刺激鼻孔,促其恢復呼吸。
2.消毒臍帶
一般殘留的犢牛臍帶長度應小于10厘米,若臍帶過長應用消毒后的剪刀剪至6厘米左右。臍帶內的血液擠凈后,用10%碘酒浸泡消毒斷端。臍帶處理完畢,擦干犢牛身上的水分,進行稱重、編號后放入犢牛島單獨飼養。為防止發生臍帶炎,犢牛出生后3天內喂奶時再用10%碘酒對臍帶進行浸浴消毒。
3.飼喂初乳
犢牛無法通過胎盤獲取免疫球蛋白,必須通過初乳獲得抗體,建立被動免疫系統。因此,犢牛應在出生后1小時內飼喂優質初乳,飼喂量為4千克,溫度為(38±1)℃。如果犢牛未攝入足夠量的初乳,可用干凈衛生的食管飼喂器強制灌服。犢牛出生后3天內最好喂母乳,若母牛初乳品質差,可用同一天產犢母牛的優質乳飼喂,也可哺喂冷凍初乳(即冰凍保存的剩余優質初乳),用50℃水浸浴加熱至38℃左右即可灌服,3天后逐步過渡到飼喂常乳。
初乳質量要求:產自干奶60天左右的健康經產牛(無乳腺炎),不稀薄成水樣,顏色正常(不是血奶)。采用測定儀檢測初乳質量是比較方便快捷的方法。
二、哺乳期的管理
常乳應采用60℃加熱1小時的巴氏消毒方法進行有效消毒,以有效殺死副結核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并保持牛奶的營養。待牛奶溫度冷卻為38℃左右(溫差控制在1℃內)后再飼喂,嚴禁用熱水或冷水調節牛奶的溫度??刂坪脿倥3錾髱字軆人肝沟呐D虦囟确浅V匾?,牛奶溫度會影響食管溝的封閉狀況,冷牛奶比熱牛奶更容易進入瘤胃,因而飼喂冷牛奶更容易引起犢牛消化紊亂。
犢牛哺乳期一般為50天,每天喂3次,具體喂奶量見表1,全期喂奶總量為265.0千克。
三、開食料的飼喂
采食粗糙的開食料是促使犢牛瘤胃發育的主要手段。犢牛出生后第四天即可開始訓練采食開食料。為讓犢牛盡快熟悉開食料,可將其混入牛奶中,誘導犢牛采食。在犢牛90日齡以前,應主要飼喂犢牛開食料;在90至120日齡,每天以3千克犢牛開食料為基礎,加入0.5千克犢牛后期混合料進行換料過渡,再投給0.5千克優質苜蓿。犢牛后期混合料建議營養濃度:凈能1.62兆卡/千克、粗蛋白20%、粗脂肪5.3%、鈣1.6%、磷0.9%、NDF17%、ADF7.5%。120日齡以內的犢牛,嚴禁飼喂青貯類發酵飼料。120日齡以后,每天飼喂犢牛開食料1.5千克、后期混合料1千克、優質苜蓿1千克(后期混合料與苜?;旌暇鶆颍⒀a充4千克泌乳前期TMR料。犢牛開食料飼喂方案具體見表2。
四、斷奶
從犢牛36日齡開始,進一步降低牛奶的飼喂量,增加開食料飼喂量,為犢牛斷奶做好準備,盡量減少應激。犢牛50日齡左右徹底斷奶,但不要在極端天氣或氣溫突然變化的情況下斷奶。犢牛斷奶后要保證能隨時獲取混合料和潔凈的飲用水。
五、分群
犢牛哺乳期單欄飼喂,斷奶后單獨飼喂7天左右,湊夠8頭一起調入犢牛棚,小群混養以適應群居生活。犢牛滿4月齡體高達到100厘米時調入犢牛圈,散欄飼養。5~6月齡犢牛應根據個體大小分為兩圈飼養,保證每頭犢牛有35厘米的采食槽位。犢牛滿6月齡體高達到105厘米以上調入小育成牛圈,開始飼喂小育成牛日糧。
六、日常管理
1. 保持清潔衛生
犢牛島每天清理,保證清潔干燥;每周用2%二氧化氯溶液帶畜消毒兩次。犢牛轉移到其他牛舍后,對犢牛島徹底清理干凈后用2%氫氧化鈉溶液消毒,并空圈7~10天將犢牛島晾干。喂奶用具,每次用后都要進行清洗,再用0.5%二氧化氯浸泡消毒。
2. 仔細觀察犢牛健康狀況
健康的犢牛通常處于饑餓狀態,食欲缺乏是不健康的征兆。每天觀察犢牛的食欲和糞便情況3次,一旦有疾病征兆就應測量犢牛的體溫。犢牛的體溫一般為38.5~39.2℃,當體溫高達40.5℃以上時,要對犢牛進行治療。
3. 供給充足飲用水
通常在喂初乳后1小時,用消過毒的水桶盛放適量的溫水供犢牛飲用。在開始飲水的前幾天,要控制犢牛的飲水量,待習慣后再放開任其自由飲用。一般在每年的3~11月供給干凈、清潔的自來水;在寒冷的冬季,供給35℃左右的溫水,以免造成犢牛冷應激。
4. 適時去角
犢牛去角工作一般安排在2周齡前后進行。去角辦法有多種,以采用電烙鐵烙的辦法為好。
5. 正確剪除副乳頭
正常的奶牛有4個乳頭,但有的牛有五六個乳頭,多余的乳頭應剪除。剪除副乳頭要選好時間,一般在犢牛出生時進行較適宜。首先將副乳頭周圍的皮膚用溫水洗凈,再用酒精進行消毒,然后將副乳頭輕輕地向下拉,在連接乳房處用消過毒的剪刀(將剪刀放在72%酒精溶液中浸泡10分鐘左右)將其迅速剪下,傷口用10%碘酒涂擦消毒。
6. 做好生產記錄
在犢牛飼養過程中,要認真詳細記錄去角、開食料添加、斷奶、注射疫苗、疾病治療和轉群等情況,便于總結飼養管理經驗。
(作者聯系地址:天津嘉立荷牧業示范奶牛場 郵編:301806)endprint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牛奶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之一,這就要求養殖戶飼養高產優質的奶牛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奶牛生產性能的發揮水平與犢牛期的生長發育指標成正相關,足見養好犢牛至關重要。在此筆者將多年的奶犢牛培育工作經驗總結如下,供同仁參考。
一、初生期的護理
1. 清除黏液
犢牛出生后,首先清除口鼻內的黏液,確保呼吸順暢。如果犢牛無呼吸,可將其倒提幾秒鐘控出口鼻內黏液,放平后再反復擠壓胸部,進行人工輔助呼吸;也可用一根稻草或手指刺激鼻孔,促其恢復呼吸。
2.消毒臍帶
一般殘留的犢牛臍帶長度應小于10厘米,若臍帶過長應用消毒后的剪刀剪至6厘米左右。臍帶內的血液擠凈后,用10%碘酒浸泡消毒斷端。臍帶處理完畢,擦干犢牛身上的水分,進行稱重、編號后放入犢牛島單獨飼養。為防止發生臍帶炎,犢牛出生后3天內喂奶時再用10%碘酒對臍帶進行浸浴消毒。
3.飼喂初乳
犢牛無法通過胎盤獲取免疫球蛋白,必須通過初乳獲得抗體,建立被動免疫系統。因此,犢牛應在出生后1小時內飼喂優質初乳,飼喂量為4千克,溫度為(38±1)℃。如果犢牛未攝入足夠量的初乳,可用干凈衛生的食管飼喂器強制灌服。犢牛出生后3天內最好喂母乳,若母牛初乳品質差,可用同一天產犢母牛的優質乳飼喂,也可哺喂冷凍初乳(即冰凍保存的剩余優質初乳),用50℃水浸浴加熱至38℃左右即可灌服,3天后逐步過渡到飼喂常乳。
初乳質量要求:產自干奶60天左右的健康經產牛(無乳腺炎),不稀薄成水樣,顏色正常(不是血奶)。采用測定儀檢測初乳質量是比較方便快捷的方法。
二、哺乳期的管理
常乳應采用60℃加熱1小時的巴氏消毒方法進行有效消毒,以有效殺死副結核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并保持牛奶的營養。待牛奶溫度冷卻為38℃左右(溫差控制在1℃內)后再飼喂,嚴禁用熱水或冷水調節牛奶的溫度??刂坪脿倥3錾髱字軆人肝沟呐D虦囟确浅V匾?,牛奶溫度會影響食管溝的封閉狀況,冷牛奶比熱牛奶更容易進入瘤胃,因而飼喂冷牛奶更容易引起犢牛消化紊亂。
犢牛哺乳期一般為50天,每天喂3次,具體喂奶量見表1,全期喂奶總量為265.0千克。
三、開食料的飼喂
采食粗糙的開食料是促使犢牛瘤胃發育的主要手段。犢牛出生后第四天即可開始訓練采食開食料。為讓犢牛盡快熟悉開食料,可將其混入牛奶中,誘導犢牛采食。在犢牛90日齡以前,應主要飼喂犢牛開食料;在90至120日齡,每天以3千克犢牛開食料為基礎,加入0.5千克犢牛后期混合料進行換料過渡,再投給0.5千克優質苜蓿。犢牛后期混合料建議營養濃度:凈能1.62兆卡/千克、粗蛋白20%、粗脂肪5.3%、鈣1.6%、磷0.9%、NDF17%、ADF7.5%。120日齡以內的犢牛,嚴禁飼喂青貯類發酵飼料。120日齡以后,每天飼喂犢牛開食料1.5千克、后期混合料1千克、優質苜蓿1千克(后期混合料與苜蓿混合均勻),并補充4千克泌乳前期TMR料。犢牛開食料飼喂方案具體見表2。
四、斷奶
從犢牛36日齡開始,進一步降低牛奶的飼喂量,增加開食料飼喂量,為犢牛斷奶做好準備,盡量減少應激。犢牛50日齡左右徹底斷奶,但不要在極端天氣或氣溫突然變化的情況下斷奶。犢牛斷奶后要保證能隨時獲取混合料和潔凈的飲用水。
五、分群
犢牛哺乳期單欄飼喂,斷奶后單獨飼喂7天左右,湊夠8頭一起調入犢牛棚,小群混養以適應群居生活。犢牛滿4月齡體高達到100厘米時調入犢牛圈,散欄飼養。5~6月齡犢牛應根據個體大小分為兩圈飼養,保證每頭犢牛有35厘米的采食槽位。犢牛滿6月齡體高達到105厘米以上調入小育成牛圈,開始飼喂小育成牛日糧。
六、日常管理
1. 保持清潔衛生
犢牛島每天清理,保證清潔干燥;每周用2%二氧化氯溶液帶畜消毒兩次。犢牛轉移到其他牛舍后,對犢牛島徹底清理干凈后用2%氫氧化鈉溶液消毒,并空圈7~10天將犢牛島晾干。喂奶用具,每次用后都要進行清洗,再用0.5%二氧化氯浸泡消毒。
2. 仔細觀察犢牛健康狀況
健康的犢牛通常處于饑餓狀態,食欲缺乏是不健康的征兆。每天觀察犢牛的食欲和糞便情況3次,一旦有疾病征兆就應測量犢牛的體溫。犢牛的體溫一般為38.5~39.2℃,當體溫高達40.5℃以上時,要對犢牛進行治療。
3. 供給充足飲用水
通常在喂初乳后1小時,用消過毒的水桶盛放適量的溫水供犢牛飲用。在開始飲水的前幾天,要控制犢牛的飲水量,待習慣后再放開任其自由飲用。一般在每年的3~11月供給干凈、清潔的自來水;在寒冷的冬季,供給35℃左右的溫水,以免造成犢牛冷應激。
4. 適時去角
犢牛去角工作一般安排在2周齡前后進行。去角辦法有多種,以采用電烙鐵烙的辦法為好。
5. 正確剪除副乳頭
正常的奶牛有4個乳頭,但有的牛有五六個乳頭,多余的乳頭應剪除。剪除副乳頭要選好時間,一般在犢牛出生時進行較適宜。首先將副乳頭周圍的皮膚用溫水洗凈,再用酒精進行消毒,然后將副乳頭輕輕地向下拉,在連接乳房處用消過毒的剪刀(將剪刀放在72%酒精溶液中浸泡10分鐘左右)將其迅速剪下,傷口用10%碘酒涂擦消毒。
6. 做好生產記錄
在犢牛飼養過程中,要認真詳細記錄去角、開食料添加、斷奶、注射疫苗、疾病治療和轉群等情況,便于總結飼養管理經驗。
(作者聯系地址:天津嘉立荷牧業示范奶牛場 郵編:3018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