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
摘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教學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考試成績,但一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造成初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比較差。本文對當前閱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做了詳細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與措施
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閱讀教學過于程式化。在現代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如果不能引導學生細細品味文章的語言表達、真情實感、文辭修飾和段落語句,那么就無法透徹地理解作者寫作的深刻涵義。例如,在小說的閱讀分析中,教師不注重語句的靈氣,深刻領會作者的心意和文章表達的深刻內涵,而只是簡單地把文章進行分解成若干部分,讓學生死記硬背文中的生詞和優美的句子,學生就會在教師乏味的講解和分析中逐漸失去興趣。公式化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抑制和削弱了學生的創造力,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閱讀教學手段過于形式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逐漸形成。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改變過去枯燥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多媒體教學手段成為一種時尚教學,在閱讀教學中,鼠標可以替代粉筆,銀幕替代黑板,音頻代替教師。閱讀教學的形象性體現在學生思維的形象和教師教學語言的形象上,不只是體現在幾幅畫面上。因此,多媒體教學手段要使用合理,否則不但起不到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的作用,還會干擾教學的順利進行,體現不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價值。
3.閱讀教案過于藝術化。部分語文教師重點放在教學設計和教案上,在教學中,想“復印機”一樣照本宣科,不根據課堂的真實性和差異性教學,學生也由此根本無暇參與文本閱讀。教師仍然遵循老套的教學模式,用教學設計的方案一統課堂和學生思維。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領會不深刻,使閱讀教學趨向于理想化而失去了真實性。脫離實際的教學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而且與新課改的要求不相符合。
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措施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情境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發揮情景教學的優勢,有效地補充傳統教學的不足。例如,在教授《變色龍》一文時,如果學生僅僅從動物的角度理解文章的內容是,就對作者寫作的真正意圖不清楚,認為作者只是介紹了發生在自然界中的一種現象。而通過播放變色龍的錄像,可以使學生理解作者將奧楚蔑洛夫稱為變色龍的原因。這樣的引入,可以使教學更加形象、生動和富有感染力,能有效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很快進入學習狀態。
2.培養學生閱讀積累的習慣。一個人淵博的知識是經過長年累月積累起來的,因此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閱讀積累的習慣。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選擇文章,增加閱讀的詞匯量,學生就可在知識點允許理解的范圍內會寫、會讀和會用。教師要指導學生經常搜集詞匯、摘抄經典的句子。摘抄優美的句子是提高閱讀能力的一種有效方式,長期堅持,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3.閱讀教學要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文學作品都有讀者思考的“空白”,讀者可以憑借著對文章的理解填補這個“空白”。語文閱讀教學過程就是給學生填補“空白點”的過程。文章的“空白點”就是學生對文章產生疑問的地方,也是學生閱讀理解的難點和重點。因此,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式激發學生創造的欲望,讓學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內涵,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4.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優化課堂教學。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要想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就要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講課之前,教師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獨自或以小組的形式學習討論,理解詞匯,組織造句。學生可以針對文本,確立學習目標,根據目標設置1-2個題目,小組通過深入探討和思考,確定討論題目的價值,寫下問題的答案或者存在的疑問。課堂上,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確立教學目標,探討有價值的問題。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如果能夠設置試題和答案,那么本次的課堂教學目的已經達到,閱讀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得到解決。
5.將讀、思、議、練有機結合。教學中的“讀”要做到以讀為本,讀出語感,讀出感情,讀出體驗。教師應正確、精心地設計文章的啟發語、提示語和過渡語,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要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現實生活,去分析文辭和感悟文辭。“思”即問題的思索。學生并非是知識的簡單接受者,要對知識要進行思考加工,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還要設置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教師在教學中設置一些疑問,盡可能地引導學生發問,有問題才能有思考。“議”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和實現交流的有效方法。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組織全班進行交流或者分組討論的方式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表達出來,大家共同分享。“練”就是練習。在閱讀課堂上,教師要針對閱讀的文章,找準文章學習的重點,提升學生的理解力,設置適當的與文章相關的練習題,讓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完成。
6.開展實地調研,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也是教學的對象。教學質量的高低,學生是最有話語權的。因此要改變現在的教學現狀,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好的辦法是開展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調查活動,征求學生對閱讀教學的意見。具體的作法是教師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與學生開展訪談對話,聽取學生對教學方式的意見、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問題,然后反思,制定改進教學的計劃。
參考文獻:
[1]喬朝霞.關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探究[J].學周刊,2013(8).
[2]朱衛強.新課改視閾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芻議[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6).
[3]史振泉,韓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3(31).
[4]李家惠.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路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3(5).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