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鄒剛++劉建華++張晉銳++鄧益華++陳莉++辛術貞++徐剛
摘要 甜城99是以內江90-112為母本、內江92-244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優質高產專用果蔗新品種,具有商品性好、高抗倒伏、宿根性優、高產穩產等突出優點,市場應用前景廣闊。甜城99的推廣應用要注重品種技術配套、種養結合、立體種植、生態防控、精深加工等產業化關鍵技術的集成,以此做大做強果蔗產業。
關鍵詞 專用果蔗;品種;選育;應用
中圖分類號 S5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4-0093-02
Research on Breeding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New Sugarcane Variety Tiancheng 99
YANG Jian ZOU Gang LIU Jian-hua ZhANG Jin-rui DENG Yi-hua CHEN Li XIN Shu-zhen XU Gang
(Neijiang Cit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Sichuan Province,Neijiang Sichuan 641000)
Abstact Tiancheng99,a new speciality of sugarcane variety with good quality and high field,is selected by hybridization of female parent Nei jiang 90-112 and male parent Neijiang 92-244.It possesses many strengths like good commodity,high lodging-resistance,excellent perennial root,high and stable yield,and also has good market application prospect.The application of Tiancheng 99 focuses on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key techniques including correspon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grow union,vertical farming,control ecology and deep processing,thus becoming bigger and stronger in sugarcane industry.
Key words speciality;sugarcane;variety;breeding;application
甘蔗是用途廣泛的經濟作物,按用途的不同,甘蔗主要可分為糖蔗和果蔗兩大類。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能源甘蔗、釀酒甘蔗、飼料甘蔗的研究和應用正獲得發展[1]。作為水果種植和消費的甘蔗稱果蔗。我國南方種植果蔗的歷史悠久,《離騷》《漢書》上就已有蔗的記載,晉朝始有“糖房”生產紅糖,直接生吃的甘蔗的種植歷史應早于制糖,據此推斷,作為水果種植的甘蔗在我國的種植歷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果蔗營養豐富,除富含蔗糖、葡萄糖、果糖外,含維生素、氨基酸達20多種。果蔗有很好醫用和保健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蔗甘……主治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小腸,消痰止渴,除胸煩熱,解酒毒,止嘔穢。日本和臺灣專家的研究還發現,蔗梢中的氨基酸種類多于蔗莖并有防癌成分,蔗梢有深度開發價值。蔗汁清熱、解毒、解渴、解酒,其醒酒解渴的效果優于一般水果。唐朝詩人王維有“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的詩句,可見漢、唐時達官貴人就已把果蔗榨汁作為清熱醒酒的飲料[2]。果蔗銷售時間長達6個月以上,是群眾喜愛、消費量大和單產高、經濟價值也較高的果品之一。近年來,優質果蔗的市場批發價達1.4~2.0元/kg,是糖蔗的3~5倍。種植優質專用果蔗的純收入一般7.5萬元/hm2,高的達15萬元/hm2以上,發展優質高產果蔗已成為農民新的增收致富途徑之一。甜城99是四川省內江市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選育的優質高產專用果蔗新品種,具有商品性好、高抗倒伏、宿根性優、高產穩產等突出優點,2013年通過四川省品種審定,審定編號川審蔗2012 001。
1 選育過程
1.1 品種來源
為選育適合亞熱帶種植的專用果蔗新品種,內江市農科院甘蔗研究所以自育材料內江90-112為母本、內江92-244(甜城15號)為父本于2006年在海南雜交,所獲花穗于2007年播種育苗,定植后獲該組合實生苗后代554個,其中的13號在單株選擇時因生勢好、莖徑大、節間腰鼓型、顏色紫紅而入選,根據在試驗地中的排列位置順序,按國際甘蔗育種命名慣例,選育號定名為內江2007-13。母本內江90-112為內江57-416和CP65-357的雜交后代,父本內江92-244來源于CP72-1210和科5的雜交后代。
1.2 選育概況
遵循世代前進的技術路線,用常規有性雜交方法獲得設計組合的雜交花穗。甘蔗雜交須在開花的條件下進行,而甘蔗開花和正常結實對溫度、光照、濕度的要求很嚴,甘蔗在我國內陸地區一般不開花,故雜交委托海南甘蔗育種場進行,2006年12月在海南雜交。在內江將雜交花穗上的種籽播種于滅過菌的營養土內,于2007年3月下旬放于溫室育苗,培育出的實生苗經營養缽假植1個多月后定植于大田雜種圃。定植于大田后按果蔗育種“雜種圃”、“選種圃”、“鑒定圃”、“品比試驗”、“區域試驗”的五圃制育種程序,逐級選育,同時擴大種源。雜種圃首次初選采用單株選擇方法,不設對照,著重選擇生勢、莖徑、田間錘度、株葉型等主要經濟性狀。其余各圃則分別采用對比和隨機區組試驗。由于實生苗表現極為突出,2008年開始采用雙膜覆蓋稀植促分蘗技術加快繁殖甜城99,稀播后蓋雙膜,促分蘗,繁殖系數達30~40倍,較常規提高6~8倍,促進提早2年達到足夠種源開展多點試驗。甜城99屬大莖品種,繼承了母本內江90-112商品性好的優點,克服了內江90-112植株矮,長勢差的缺點;繼承了父本內江92-244生長勢好的優點,克服了內江92-244顏色不好的缺點,甜城99在果蔗主要性狀上顯著超越雙親。
1.3 試驗結果
1.3.1 區域試驗。①產量:2010—2011年區域試驗14個點(次)2年平均蔗產量為106.4 t/hm2,比對照沱江紅增產24.5%,點點均增產。②糖分:甜城99平均蔗汁糖分為17.0%,高出對照1.9個百分點(絕對值)。
1.3.2 生產試驗。①產量:2011年生產試驗7個點平均蔗產量為114.9 t/hm2,比對照沱江紅增產30.2%,點點均增產。②糖分:甜城99平均蔗汁糖分為16.9%,高出對照1.9個百分點(絕對值)。
1.3.3 商品性。甜城99莖大汁多,蔗汁清純,節間泡脆,口味口感好,有較濃郁的蔗香味,商品性顯著優于對照沱江紅。
1.3.4 抗病性。經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甜城99高抗黑穗病。田間觀察高抗花葉病、梢腐病。
1.3.5 抗倒性。甜城99從選種圃種植到生產試驗、示范均未發生倒伏現象,抗倒力特強。
1.3.6 耐寒性。甜城99耐寒性較強,對照沱江紅為中等,優于對照。
1.3.7 耐旱性。甜城99表現為強,對照沱江紅表現為中等,耐旱性優于對照。
1.3.8 耐貯性。甜城99、沱江紅均表現為強。
1.3.9 其他性狀。①出苗率:甜城99為52.3%,對照沱江紅為46.9%,高出對照5.4個百分點。②分蘗率:甜城99為52.2%,對照沱江紅為35.9%,高出對照16.3個百分點。③莖徑:甜城99為3.3 cm,對照沱江紅為2.9 cm,粗出對照0.4 cm。④莖長:甜城99為247.2 cm,對照沱江紅為223.7 cm,長出對照23.5 cm。⑤有效莖數:甜城99為70 200條/hm2,對照沱江紅為49 800條/hm2,多出對照20 400條/hm2。⑥單莖重:甜城99為2.45 kg,對照沱江紅為1.96 kg,高出對照0.49 kg。⑦榨汁率:甜城99為73.6%,對照沱江紅為69.4%,高出對照4.2個百分點。⑧纖維分:甜城99為9.0%,對照沱江紅為9.3%,低于對照0.3個百分點。
2 推廣應用建議
2.1 新品種和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技術配套推廣
甜城99除具有以上所述特征特性外,還具有以下3個特點:一是甜城99為水果、加工兩用型品種。甜城99具有較濃郁的蔗香味,顏色好,節間長,泡脆,汁多味醇,甜度適中,不僅可作高檔水果果蔗上市,還特別適合加工成蔗汁飲料;二是甜城99為適合機械化栽培的果蔗品種。高抗倒伏,枯葉易自動脫落,株型直立,上林率高,整齊度好,這些優良性狀都非常適合機械化栽培;三是甜城99為宿根性強的果蔗品種。甜城99可宿根栽培2~3年。而我國生產上大面積主栽果蔗品種拔地拉、沱江紅不能留宿根。突破了果蔗生產不能留宿根的傳統,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填補了國內生產上無宿根性好的專用果蔗品種的空白[3]。推廣應用時應首先注重品種、技術配套。
果蔗的無公害化生產是市場對果蔗生產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實現果蔗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無公害生產的前提是生產基地達標,其次在栽培過程中品種、耕作、植保、肥料、收獲、貯藏、加工等各個技術環節,都必須按無公害技術要求嚴格執行。同時,盡量減少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量,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維護生態人居環境,保障產品的質量安全,形成標準化栽培規程,從而促進生產的良性循環。
2.2 種養結合提高效益
甘蔗被公認為是太陽光能利用率最高的作物(由于其寬大的葉面和相關因素)。土地每年可得到的總可消化營養成分(TDN)為9~12 t/hm2。國外種植甘蔗的地區,多數都發展養牛和畜牧業。因為甘蔗梢是很好的青飼料,纖維幼嫩,味甜,牛非常喜歡吃。蔗梢是蔗莖生長點(蔗黃)所在部位,在甘蔗發育生長過程中,蔗莖的養料盡量提供給生長點,故它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蛋白質、淀粉、維生素、氨基酸、酶類及礦物質等。蔗梢喂牛,有促長、增膘、泌乳量持續增長及潤肺止咳、保健等功效,尤其肉牛的品質非常好,蔗梢、蔗葉的產量約為收割果蔗量的30%。
牛糞采用干濕分離,濕糞用于生產沼氣,沼液可喂養魚和泥鰍等,也可直接作蔗田肥料,改良土壤;干糞含纖維多,是種菇的好原料,可生產雙胞蘑菇、大球蓋菇、草菇等食用菌,種菇效益非常好。蔗、牛、菇生態循環種養殖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2.3 立體種植綜合利用
果蔗生長期近1年,因植株高大,行距寬達1.2 m以上。果蔗生長前期幼苗弱小,生長緩慢,封行之前葉面積指數小,對蔗地的覆蓋率低,空行內溫、光、水、土、氣等資源浪費嚴重,這為在果蔗生長前期間套種其他農作物提供了時間和空間。果蔗生長中后期,蔗地生態環境類似森林,又為食用菌、藥材等提供了適合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利用果蔗寬行前期間作四季豆、辣椒、黃豆、茄子、豌豆、土豆、萵筍等蔬菜,后期間作大球蓋菇、雙孢蘑菇等,實行立體種植,增加種植效益。
2.4 創新果蔗產業化經營模式
隨著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家一戶、單槍匹馬闖市場的分散經營模式已經嚴重影響了果蔗產業的發展。專業合作社是果蔗產業發展必然選擇的模式,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搭建平臺組建果蔗農民合作社,專業從事果蔗的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推進標準化生產,協調并銜接產前、產中、產后的各個環節,使之環環緊扣,形成一體化經營。采取“龍頭企業+專家+合作社+農戶+基地+標準+品牌”的果蔗產業化經營組織模式,全面實施標準化、組織化、專業化經營管理[5]。這種模式有利于先進品種和技術的推廣應用,有利于規模效益的體現,起到產銷聯動,利益互補,對果蔗產業的發展和壯大,推動農民增收致富有顯著積極作用。
2.5 果蔗產品精深加工
開發適銷對路,受到消費者歡迎的蔗汁飲料、蔗酒、蔗醋、優質紅糖等系列產品,提高果蔗附加值,延長銷售時間。搞好“農超對接”,進入到大中城市的超市和農貿市場銷售。
3 栽培技術
3.1 地膜栽培
為提高出苗率,早成熟早上市,春植的新植、宿根均應采用地膜栽培。冬季長,早春氣溫低,果蔗有效生長期短的北方地區及南方少數高海拔地區應采用雙膜栽培或溫室(棚)育苗后移栽。
3.2 合理密植
苗期早管,通過勤提苗除草,保證有足夠的基本苗;勻苗、間苗,使群體均勻,有效莖數控制在5.25萬株/hm2左右,確保高產和商品性優良[6]。
3.3 科學施肥
氮、磷、鉀配施,底肥和苗肥增施油餅,不施用含氯肥料以保證口味純正。為防止蔗莖貪青晚熟,影響品質,7月底以前應停止施肥。
3.4 生態防控
使用太陽能殺蟲燈防治螟蟲和地下害蟲;推廣小型機械開溝、培土、除草可大幅度減輕田間管理的勞動強度。生長中后期分3~4次剝去蔗莖下部枯葉,改善蔗田通風透光條件,減輕病蟲害,也利于蔗莖曝光增色,提高商品性。
4 參考文獻
[1] 張成貴,楊建.果蔗栽培技術[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1.
[2] 張成貴,楊建,馬貴奇,等.對果蔗育種的思考[J].甘蔗,2003,10(4):34-38.
[3] 張成貴,楊建,陳留芳,等.淺談果蔗及四川果蔗發展前景[J].甘蔗,1999,6(2):57-58.
[4] 吳水金,蔡文燕,潘世明.福建省果蔗育種現狀及展望[J].中國糖料,2006,6(1):50-52.
[5] 楊建.無公害果蔗生產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2008,6(3):31-33.
[6] 楊建.發展內江甘蔗酒產業的建議[J].內江調研,2013,1(3):38-39.
現代農業科技2014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