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小嬌



無錫,一個擁有秀麗美景的江南名城,更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為華東地區主要的交通樞紐,并形成了由鐵路、公路、水路、航空配套組成的主題交通網絡。盡管如此,隨著無錫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地面道路交通的壓力依然與日俱增。當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口不斷涌入,土地資源緊張,地面道路建設用地短缺,主城區的交通壓力亟需通過發展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系統來緩解。
2008年12月,無錫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已正式下文批復了《無錫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規劃》表示,至2014年無錫將首先建成地鐵1號線、2號線,總長度56.11公里,設立站點45座,形成東西向和南北向的“十”字形軌道交通網絡骨架。2013年9月3日,國家發改委又批準了無錫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2013年-2018年)的建設規劃,并同意了無錫市建設3號線一期工程、4號線一期工程,研究建設1號線南延線工程的申請。到2018年,無錫將建立形成4條運營線路,總里程將達到112.6公里的目標。
無錫地鐵1號線將于今年年中正式開通,2號線預計今年年底建成通車。無錫將成為自蘇州、昆明、鄭州之后第四個獨立擁有城市地鐵的地級市,也將成為全國地級市中首個兩條地鐵線一年內同時通車的城市,這也預示著無錫市城市軌道交通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地鐵1號線首列車“閃亮登場”
緊隨現場指揮員精確無誤的手勢指揮,在兩臺高達80噸位的重型吊機同步牽引下,一節節露出紅色腰線的“龐然大物”被緩緩吊離拖車,陸續被平穩安放在軌道線上。2013年3月16日,歷時兩年設計、制造,市民期盼已久的地鐵1號線首列車順利進駐地鐵1號線西漳車輛段,成為了無錫地鐵建設的又一個里程碑。
無錫地鐵1號線是貫穿無錫市區南北的一條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路,1號線全長29.5公里,北起堰橋,南至雪浪,橫貫惠山、北塘、崇安、南長、濱湖5個城區,沿線設24座站臺,自北向南,分別命名為堰橋站、錫北運河站、西漳站、天一站、劉潭站、莊前站、民豐站、無錫火車站、勝利門站、三陽廣場站、南禪寺站、談渡橋站、太湖廣場站、清名橋站、人民醫院站、華清大橋站、揚名站、南湖家園站、塘鐵橋站、金匱公園站、市民中心站、文化宮站、江南大學站、長廣溪站共24個站點。其中19個地下站,5個高架站。列車設計時速最高可達80公里,采用6輛編組。
地鐵l號線列車采用了在飛機上廣泛應用的鋁合金大斷面組合式擠壓型材,車體具有高平整度與高強度,充分保證了兩列車以每小時25公里及以下相對速度碰撞時兩端車輛和乘客的安全。車輛外形則采用鼓形車的形狀,配合車頭w的流動造型,彰顯出無錫文化底蘊和城市特色。
所謂鼓形車,就是上下窄,中間寬,兩側呈圓弧形向外鼓起,像一個大肚子。兩邊鼓起來的話,內部空間就會更大,乘客坐起來也更舒適。這樣的工藝要求非常高,外凸的門窗和車身必須嚴絲合縫。而1號線車輛已經是國內最寬的B型車鼓型車體,并采用鋁合金全焊接,十分驚艷。
在駕駛系統方面,1號線列車具備人工和自動駕駛“雙模式”。自動駕駛模式下,司機僅需一按駕駛臺上的發車按鈕,列車就能通過信號系統實現自動發車、行進與制動,這也是列車運營時的常規模式,司機可以集中注意力,雙眼緊盯前方,一旦發現前方有障礙物,可以更快地緊急剎車。而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采用人工駕駛模式,保證列車運營安全。
今年年中,無錫地鐵1號線就要開始投入試運營。自2014年4月起,無錫地鐵1號線進入為期三個月的試運行階段,在此期間地鐵列車將實現按圖模擬運行,各設備系統和整體系統、運營作業人員的培訓以及應急演練等情況也將得到全面檢驗。
據了解,試運行是指在地鐵工程初驗合格并完成系統聯調后的非載客運行,列車在軌道上空載試跑,不對外售票載客。在此期間將對地鐵各設備系統和整體系統進行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測試及考核,對運營作業人員培訓、故障模擬和應急演練等情況進行檢驗,通過評審后方可進入試運營階段。
自2014年3月1日起,無錫地鐵1號線將正式啟動為期一個月的試運行演練工作。綜合聯調工作組制定了詳細的演練計劃,包括列車救援、接觸軌失電、公交接駁等21個大項82個小項演練,涵蓋行車組織、客運服務、應急搶修等多個方面,為迎接5月份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奠定基礎。試運行演練主要針對由天氣、災害等自然原因造成的事故,由乘客行為(如開啟車門、異物入侵、進入軌行區等)和突發設備故障造成的事故,以及針對大客流情況進行的乘客疏導、公交車接駁等情況的演練,以保證地鐵開通后的列車安全。
3月21日上午,地鐵試運行演練項目之“人員進入正線軌行區演練”在1號線勝利門站舉行。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試運行列車的班次間隔是在13分鐘左右,同時也會根據試運行演練情況相應地調整發車時間。到了地鐵正式通車后,預計每隔10分鐘左右就會有一列車,高峰時期還會根據客流情況加密列車班次。
5月中旬,無錫地鐵將組織市民參與地鐵開通前的試乘活動,通過試乘活動也可對地鐵的運營承載能力進行壓力測試。屆時10萬張試乘券會通過走進社區、校園、媒體互動等方式發放到市民手中,在試乘的一周時間內,市民可憑手中的試乘券走進地鐵站,通過檢票閘機,走進地鐵車廂,領略1號線的沿線風光。
專家“診斷”多項安檢
地鐵列車實行嚴格的“準出”制度。據地鐵集團設備技術人員介紹,無錫地鐵首列車在出廠前經受了地鐵集團專業工程師、監造單位和廠方聯合開展的多輪專項測試,并經過不斷的優化提升,確保首列車各項性能“考試”成績優異。
由專家組“把脈”,對首列車包括外觀檢查、車輛參數、質量檔案等4大類別100余項的指標進行一一復核。檢查和測試項目大到牽引系統、制動系統、空調及通風系統,小到接線口、指示燈等,并將這些檢測報告完整寫入列車質量檔案,實現了列車全生命周期內質量參數的可視化和可溯性。endprint
此外,為了更好提高地鐵整體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車輛行車的安全系數,滿足車輛和無錫運營條件的匹配性,首列車從出廠到交付使用還要經歷長時間的調試,在各項檢測結果通過驗收后,首列車才能正式獲得認證,一切合格后,再批量生產。
在地鐵1號線首列車入駐車輛段時,無錫地鐵建設快速進入運營準備期。借助車輛到段的有利條件,地鐵運營部門提前介入運營工作,制定了設備維護、后勤保障、綜合管理、票務服務等常態化業務流程,乘務(司機)、調度、車輛檢修、工建(軌道)等專業人員也會提前介入,熟悉車輛的運作,協同參與車輛調試。同時,開展運營模擬作業,梳理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流程,提高各崗位員工的作業熟練程度,加強各部門問的協同能力,確保運營人員在掌握運營基本知識的同時,實操能力也得到較大的提高,為無錫地鐵的開通試運營做好充分準備。
地鐵1號線即將開通,地鐵建設也完成了復雜的車站裝修、設備安裝及單系統調試、動車調試、多系統綜合聯調的綜合工序期。地鐵集團和各參建單位牢牢守護著“安全質量線”,精耕細作,全面保障無錫市民日后的乘坐安全,將無錫地鐵打造建設成為讓市民放心、滿意的工程。
專業培訓人才濟濟
“綠色光帶代表安全區域,列車可以通行,小黃圈意味著列車處于停穩狀態,如果出現紅燈,就說明前方有故障需要排除……”在地鐵西漳車輛段的“模擬演練室”里,自動化部培訓員正在給一群“新面孔”講解沙盤模型與模擬控制平臺間信號轉換的情況。
無錫地鐵1號線將于2014年4月進入試運行階段,1500多名運營人員也已基本到位。首批2014屆無錫地鐵委培畢業生實訓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為地鐵的開通運營輸送了許多的新鮮血液。
根據不同專業類別,無錫地鐵還為委培生量身定制了不同科目的培訓。培訓老師說,地鐵司機上崗取證考試中除了常規駕駛外,還要考查安全規程以及與其他部門溝通配合能力等項目,其中,還包括應急處理駕駛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快速排除故障更是考試的重點和難點,需要有經驗豐富、操作熟練的老司機面授機宜。為此,無錫地鐵派出30%以上各類崗位的成熟員工走入培訓師隊伍,帶領學員快速進入角色。
其實,無錫市早在2009年就開始謀劃地鐵專業人才的招募。目前地鐵1號線超過65%的員工來自委培畢業生。2014屆委培畢業生共700余人,計劃分三批次,分別于2月、4月和5月來錫實習。專業涵蓋了運營管理、供電、軌道和車輛檢修等方面。第一批學員共218名應屆畢業生,以站務和通信信號專業為主。由于地鐵1、2號線即將開通,地鐵運營分公司還構建了一套完整的上崗取證培訓和鑒定體系,也擁有了自己的培訓師資、講義、題庫、設備設施,實習課程不用再外派至上海、廣州、南京等地,不僅節約了成本,也使上崗培訓體系更加專業化,
票價待定全民關注
近期,一張所謂“無錫地鐵票價”的圖片在網上流傳甚廣,其標價分別為2元、4元、6元、8元、10元,由此引發了不少市民就地鐵票價展開熱議。市物價部門表示,該圖片只是“流傳”而并不是最終定價,并專門就有關問題進行了回應說明:根據全國各地地鐵票價的情況,起步價基本是2元或者3元,起步區間大約在4公里至8公里。無錫的地鐵票價情況也大致如此。無錫地鐵的票制將采用計程票價制。在起步價的基礎上,超過起步里程后,每增加一定里程票價遞增1元,而非網上圖片顯示的每次遞增2元;同時遵循遞遠遞減原則,即里程越長票價增長得越少。另外,相關負責人表示:有網友建議采取的分區(段)票價制存在一定缺陷。因為地鐵每兩站之間的距離不可能相同,尤其從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的長遠規劃的角度來看,市郊兩站之間的距離可能是市區兩站之間距離的10倍以上。因此,分區(段)票價制不夠科學,不能夠充分體現遞遠遞減的原則。采取計程票價制更加科學,也更符合軌道交通長遠發展的要求。
對于市民們最關心的無錫地鐵全程票價問題,相關負責人稱,不會超過10元。雖然從理論上講,無錫地鐵由于采取計程票價制,所以并不存在封頂價格。但無錫市今年年內即將開通的地鐵1、2號線總長度分別都不超過30公里,因此全程票價肯定會低于10元,這個價格水平大致與周邊城市地鐵票價相當。
目前,無錫地鐵票價前期調研、測算以及成本預測等工作已經完成。3月中旬,市物價局發出地鐵票價聽證的第一次公告,公開征集聽證會參加人,其后會陸續公告聽證方案等相關內容。票價聽證會也即將舉行,在充分吸收社會各界意見后,最后確定票價方案并經市政府同意后正式公布。
隨著無錫地鐵1號線即將揭開面紗,再次點燃了無錫市民對本市地鐵建設的關注。作為城市交通的新主角,除了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前期準備,制定相應的落實計劃,最重要的是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心聲,真正朝著普惠市民的方向而努力。地鐵時代即將到來,我們仿佛已經聽到這輛“大肚皮”列車一路碰撞鐵軌,輕快駛來悅耳的聲音,無錫交通惠民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全國各地票價政策
1.北京:全線路單一票價,統一為2元。
2.天津:實行分段計程票制,1號線全程票價5元,乘坐5站以內(含5站)2元,乘坐5站以上10站以下(含10站)票價3元;乘坐10站以上16站以下(含16站)票價4元,乘坐16站以上的票價為5元。
3.上海:6公里以內3元,6—16公里4元,16公里以上每10公里加收1元;即:起步價;0.6公里3元,6—16公里4元,17—26公里5元,27—36公里6元,37—46公里7元,47—56公里8元,57—66里9元,67-76公里10元。
4.重慶:軌道一、二、三號線票價標準為起步價0—6公里3元,7—11公里4元,12—17公里5元,18—24公里6元,25-32公里7元,33—41公里8元,42—51公里9元,52公里以上10元。
5.成都:起價為2元,且可以乘坐6個站,6—10站3元,11—16站4元,16—24站5元。
6.廣州:起步4公里以內2元;4—12公里范圍內每遞增4公里加1元;12—24公里范圍內每遞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后,每遞增8公里加1元。
7.深圳:深圳地鐵的最低票價是2元,每搭乘超過4個車站加1元。
8.南京:1號線起步價2元,可坐1—8個站(包括起點站),3元可坐9—12個站,4元可坐12站以上。
9.沈陽:8站以內2元,9—12站3元,13站以上4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