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雨江南春來早,大美陽山花爭艷。春目的陽山,花事爛漫。粉紅遍野的桃花如約綻放,盡情吮吸著如瀑的陽光,依戀著和煦的暖意,曼舞著婀娜的身姿。在這片芳華四溢的沃土上,桃源的柔情蜜意與春情的灼灼光華又一次琴瑟和鳴,迎來了陽山兒女引以為豪的盛大節日——2014中國·無錫第十八屆陽山桃花節。萬畝桃樹致富了一方百姓,打響了陽山水蜜桃品牌,拉動了陽山休閑旅游業,推動了陽山經濟發展,成為了百姓的“增收節”與“致富節”。
桃花享盛會 魅力新陽山
4月2日上午,2014中國·無錫第十八屆陽山桃花節在陽山桃文化廣場舉行開幕式暨2014惠山區“百姓大舞臺”民俗風情展演活動。此次開幕式由本土特色團隊和自主編創節目為主,充分展示當地群眾文化地域特色和品牌,把節日辦成由群眾自編、自創、自演,政府引導、社會各界廣泛支持、農民積極參與的群眾性惠民活動,力求辦成一個老百姓自己的節日。此外,商貿懇談、民俗文化、特色藝術等活動也將在桃花節期間精彩呈現。
本屆桃花節圍繞“種世上最美味的桃子,建中國最美麗的鄉鎮,品人間最美好的生活”這一總體愿景,結合陽山特色農業、生態宜居、休閑度假、文化養生四大特色,通過辦好桃花節這一傳統節日,進一步提升水蜜桃產業發展層次,打響陽山生態休閑旅游特色品牌。
據了解,從2013年開始,桃花節的主辦方就已經由“官辦”轉為“民辦”,即由陽山桃農協會主辦。此次開幕式由本土特色團隊表演和自主編創節目為主,真正成為了老百姓自己的節日,一臺百姓節目,再加上三萬畝爛漫桃花與眾多旅游景點,吸引了周邊數萬余游人爭相觀看。
江南勝景地 幸福新陽山
中國水蜜桃之鄉——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地處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長三角腹地,南臨萬頃太湖,北靠千年運河,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先后榮獲全國生態小城鎮、江蘇省文明鎮、江蘇省綠化最佳鄉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農業旅游特色鎮、國家衛生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江蘇省特色景觀旅游名鎮、無錫市經濟發展先進鎮等榮譽稱號,是第三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2012年全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國家農業部“美麗鄉村”創建示范點、江蘇省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和無錫首批“城鄉發展一體化先導示范區”。陽山水蜜桃栽培技術及陽山桃花節入選“第三批無錫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陽山鎮桃源村被國家農業部評為“2013中國最具魅力休閑鄉村”。這些成果除了得益于陽山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更少不了陽山建設者們的努力。
近年來,陽山鎮黨委政府堅持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充分發揮陽山自然生態、人文景觀等資源優勢和水蜜桃品牌優勢,積極探索以特色農業、三產服務、城鎮建設為重點的發展道路,重點建設約17.5平方公里的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在又好又快發展的軌道上持續綻放出美麗傳奇。
強農業——甜蜜事業譜新篇
土地流轉高效化。在新型城鎮規劃建設進程中,農民土地能否高效有序流轉是衡量城鎮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標志。陽山鎮政府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有序引導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分離,通過土地流轉推進規模經營,發展壯大村級合作社,實現土地要素優化配置和經營效率大幅提升,成為村級經濟新的增長點。在深入推進土地與金融要素相結合,總結推廣土地信托有益經驗后,各村(社區)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發展的土地流轉新模式,初步形成了“村村有特色、個個有亮點”的生動局面。
科技應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是農業,從狩獵到養殖,從采摘野果到種植,離不開勞動人民在生產中的探索和研究。陽山鎮政府扎實推進水蜜桃科技種植示范園項目,廣泛應用標準溝渠、自動化噴滴灌、機械化田間管理等技術設施,加快建設智能化大棚、采摘區、認養區等功能地塊,園區硬實力顯著提升。與此同時,為了保證陽山水蜜桃的品質,鎮政府積極實施水蜜桃種植精細化分工,規劃10畝育種育苗基地、20畝病蟲害防治試驗基地、20畝水蜜桃標準示范園,完善水蜜桃果實品質改善機制與核心技術保護機制,實現標準化生產。
經營方式多元化。在各類新技術橫行的時代,各行各業都通過新技術的發展打開了通往世界的道路,陽山鎮也不例外。在農產品銷售方面,陽山鎮創新水蜜桃銷售模式,充分利用電商物流等新型營銷方式擴大潛在客戶群,除此之外,還積極依托家庭農場、水蜜桃采摘區,吸引自駕采購,發展休閑觀光農業,促進旅游消費,帶動特色農副產品經營銷售。以物聯網技術為依托的“桃樹認養”活動,將“到陽山吃‘自家樹上長的水蜜桃”發展成新農家樂潮流。
產業富民規模化。陽山鎮政府依托村級合作社平臺,組建水蜜桃合作聯社,通過盤活存量土地,增加村級收益和村民土地分紅;核心區域的農戶既可以通過騰房招租獲得租賃收益,也可以自行興辦農家樂賺取經營收入。景區內旅游公司將實行市場化運作,統籌管理合作社與農家樂等休閑旅游資源,統一對外營銷,豐富功能內容,改變目前各自為政、零星分散局面,避免相互拆臺、惡性競爭,實現組合發展、抱團經營。2014年將組建水蜜桃專業合作聯社1家,申辦家庭農場6-8家,力爭農家樂規模達到50戶。
優景區——生態休閑創特色
鄉村旅游全面升級。亦農亦景,陽山鎮的鄉村旅游正在全面提檔升級:以特色街區為核心,結合麒麟灣商業街,集民宿、客棧、手工藝坊、咖啡吧、藝術家工作室等主要業態,創國家級特色商業街區;以特色線路為串聯,規劃生態農業觀光線路,打造朱村至前寺舍農家休閑帶,通過騰房的方式,為實現整村接待游客創造空間;以特色項目為帶動,充分打造“東方園林”和田園主義小鎮形象,全面啟動二期農業、文化項目,爭取華德福學校落戶開建;啟動朝陽禪寺改擴建工程,重現千年古剎原貌,通過邀請高僧大德弘法、舉辦禪文化節等方式提升朝陽禪寺知名度,以宗教文化帶動旅游業發展;發掘利用火山地熱資源優勢,保證溫泉三號井成功出水。
服務配套亮點紛呈。單體酒店各具特色,在景區內溫泉度假村主打高端溫泉養生,花間堂人文客棧、隱居桃源文化酒店走浪漫文藝路線引領大眾消費。配套資源集群共享,規劃建設濱水商業街,讓各酒店專注各自特色打造,公共商業配套共同享有,推行主題酒店群“分則獨特、合則協調”的運營模式,形成度假區聚集人氣的重要亮點。endprint
除此之外,景區內將增強服務功能,打造集旅游咨詢、線路導視、餐飲、租車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基礎設施,游船、電瓶車、自行車三條游線對外全面運營,大型停車場、標識標牌等建設到位。
靚城鎮——城鄉統籌巧布局
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陽山鎮政府加強科學規劃,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的城鎮化,力求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為了突出地域特色,注重差異化發展,陽山人加強規劃的指導性與約束性,嚴格按規辦事,在陽山鎮總體規劃調整的基礎上,做到合理、有序開發,每個規劃保留村莊都有詳細的發展規劃,真正做到每一片產業、每一寸土地都有明確的發展方向。
住宅有特色:東方田園保留古村落建筑原貌,農村住房體現江南民居韻味,鎮區整體形象打造突出文化內涵。
商業有品位:全面完成陸墟文化街招商,成為陽山地域文化的展示窗口;加快嘉陽生活廣場建設,支持廣場店鋪招商,全面提升新市鎮商業氛圍。
桃源有風情:陽山新農村建設既抓穿衣戴帽,又抓特色挖掘,使農耕文明、田園風貌、民俗文化得到有機傳承,讓大美陽山呈現出“既有繁華集鎮、又有恬靜鄉村”的秀美景象。
桃源好風情 美麗新陽山
陽山水蜜桃
桃花是桃鄉人的幸福花,水蜜桃是桃源人的致富果。得益于陽山獨特的火山土壤和自然氣候,陽山水蜜桃果形大、色澤美,風味獨特、香氣濃郁、汁多皮薄、甜度適中,富含多種礦物質,享有“果中皇后”的美譽,先后榮獲…中國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唯一指定無公害水蜜桃”、“2008年北京奧運會推薦果品”、“中國馳名商標”等榮譽稱號,2002年5月獲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的“原產地標記注冊證”,2003年1月獲“無公害農產品標志證書”,2006年被農業部授予首屆“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并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綠色食品”的認定審核,被美國《華爾街日報》譽為“世上最美味的桃子”。每年七八月盛夏時節,進入成熟期的陽山水蜜桃總能吸引各方賓朋循香而來、暢享甜蜜。一位作家曾經這樣描述:“拿過一個透明欲滴的水蜜桃,輕輕撕開桃皮,汁液便順著手指淌了出來,一口咬去,鮮、甜、香,有如瓊漿玉液滋潤心田。”
陽山土特產
雖說是桃鄉,但陽山不僅有水蜜桃,還有陽山大麥餅、陽山糕團、陽山紫薯、陽山青魚、陽山尹城牛肉、桃花酒、桃木工藝品、桃園雞、雞蛋、靈芝等種類繁多的土特產品。2011年,陽山鎮新建的土特產商品購物區正式開放,并免費提供給當地百姓,有效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百姓收入的“雙豐收”。
陽山休閑游
放眼桃源,春花浪漫紅遍山野,夏桃飄香喜迎賓朋,秋漁唱晚悠然自得,冬浴溫泉樂享天然;湖光山色中是閱不完的芬芳美景,青團麥餅里是品不盡的農家風情;“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桃源仙境”如詩如畫、觸手可及,無不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走進桃源,朝陽參禪、書院懷古、桃博攬勝等文化風韻與長腰翠鷺、清水蓮碧、陽湖晚霞等自然風貌交相輝映,百果采擷、竹海漫步、花島觀景等田園風光與溫泉度假、繽紛民俗、佳絕桃品等休閑風情相得益彰,以其迷人的生態山水、人文遺存,成為周邊游客休閑度假旅游的首選之地。
豐富多彩的旅游產品吸引著大量自駕游游客紛至沓來,垂釣、授粉、采摘、登山、拓展、觀鳥、電瓶車、自行車、游船等游樂項目與農民畫、歌會、桃木工藝制作、桃花酒釀制、糕團及麥餅制作等民俗項目相得益彰,使陽山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田園和休閑樂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