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 王克珍
“近日,區人大常委會制定《推進‘五水共治、共建美麗運河聯系監督工作分解》任務書。各街道人大工委按照項目屬地化監督機制,將各項目細分落實到每一位人大代表,組織發動全體代表人人參與‘五水共治,做到‘一線監督、‘一線建議、‘一線推動……”
今年3月開始,杭州市拱墅區人大代表劉明峰每周六都會收到一份特殊的報紙——拱墅人大手機報。這是拱墅區人大常委會充分利用手機新媒體,為該區203名區代表搭建的一個履職服務新平臺。
“平時很忙,很難做到第一時間仔細閱讀人大信息。現在好了,只要手機隨身帶,就能見縫插針隨時隨地了解人大工作動態,如果有意見還能馬上回復,真的很方便!”劉明峰代表說,這份代表手機報為他解決了沒法集中安排時間了解人大信息的難題。
數百條信息 點對點傳遞
至今,拱墅人大手機報已發布了10多期,共向全區人大代表推送了200多條信息,其中既有“區情要聞”、“人大動態”,也有“代表風采”、“法律監督案例”,還有“他山之石”,是一份內容豐富的“迷你”電子報。
拱墅區人大代表、宏昊律師事務所主任朱虹將這份內容豐富、編輯精練、排版簡潔美觀的手機報稱之為“微閱讀”。她說,閱讀這樣一份手機報一般耗時5分鐘左右,這樣的信息閱讀量,讓人感覺很輕松。
事實上,拱墅區人大辦之所以創辦這么一份手機報,除了其短、頻、快的優勢外,還因其“點對點”的即時傳播模式,是報紙、電視等傳統媒介所無法企及的。
4月6日,拱墅區人大代表王新子收到了第四期拱墅人大手機報,他認真閱讀了所有內容,尤其是“區人大‘推進五水共治,共建美麗運河聯系監督工作分解”等內容。她說,這類事關每一位區人大代表的活動信息,必須確保快速、及時傳遞到每一位區人大代表手上,手機報的“點對點”傳播模式,有效避免了信息傳遞盲區的問題,確保每一位區人大代表能在第一時間知曉活動安排,第一時間出現在監督現場,第一時間發揮代表作用。
目前,拱墅人大手機報每周一期,發送范圍為區人大代表和區人大機關工作人員。拱墅區人大辦主任謝劍鋒表示,也可根據需要擴大手機報的推送范圍和推送頻率,比如推送有關“一建雙爭”主題活動信息時,便將各相關督導部門負責人列入了推送范圍;再比如遇到突發事件時,手機報還可對其進行動態傳播,讓全區代表實時了解事件發展動態。
即時回復 良性互動
當第一期拱墅人大手機報推送出去時,區人大辦便收到了一位來自社區的基層人大代表的回復,她說很高興能看到這份手機報,希望能一直辦下去,并對相關欄目內容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
而這,正是手機報的另一大優勢,代表們在閱讀信息后可以通過短信留言、鏈接發帖等形式,隨時提出意見建議,有效加強了人大代表對常委會工作的了解、參與和監督,也極大地激發了代表們的履職熱情。
據統計,僅在拱墅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征求意見環節,拱墅人大手機報互動平臺便征集到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30余條。區人大代表萬義芳說,“為了破解‘意見怎么提的問題,她曾想過很多辦法,可一直找不到一個既方便又有效的方式,現在直接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提意見建議,倒是個不錯的方式,而且人大常委會也可以直接再回復,為常委會與代表之間實現雙向溝通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至今,拱墅人大手機報試運行已有3個多月,受到了廣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的普遍認可。但謝劍鋒表示,他們也從中發現了一些不足,比如受手機閱讀界面的限制,每期推送信息必須做到簡要精練,無法滿足部分讀者的深度閱讀需求。為此,拱墅區人大辦決定在不斷提高信息質量的同時,通過創建鏈接等形式,有機整合拱墅人大網、代表履職服務平臺等各類資源,搭建一個更加及時、有效、全面的信息傳送、溝通、服務平臺,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代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