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源 姚建偉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鐵道科學技術研究發展中心 北京 100081)
城市軌道交通熱滑方案設計與實踐
陳 源 姚建偉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鐵道科學技術研究發展中心 北京 100081)
熱滑試驗是城市軌道交通新建線路集成測試的一項重要工作,其成功實施對于整個新建線路的建設、竣工驗收和試運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熱滑試驗的前提條件、組織與分工、進路及速度、實施流程、應急響應等方面進行詳細描述,為相關單位開展熱滑試驗的方案設計、組織實施提供借鑒。
城市軌道交通;熱滑試驗;試運營
熱滑(hot running)是指采用實際運營車輛,在受電弓直接取流的情況下自行驅動,按照規定試驗線路,完成啟動、牽引、制動等工作。熱滑試驗是城市軌道交通新建線路集成測試(或稱聯調聯試、系統總聯調)的一項重要工作[1-3]。
1)熱滑試驗是城市軌道運營車輛(以下簡稱“城軌列車”)在實際線路狀況和供電能力下進行的第一次正線全線運行。熱滑試驗是對城軌列車的啟動、受流、牽引和制動能力以及車輛、軌道、供電等系統配合情況的一次全面檢驗,由此而確認城軌列車是否具備正線帶電運行的條件[1,4]。
2)熱滑試驗是城市軌道交通各系統開展動態測試的必要條件。城市軌道交通新建線路的信號、屏蔽門、通信、供電等系統在完成各自系統的靜態(單體)調試之后,必須在熱滑試驗結束后,方可對城軌列車在線路上實際運行開展動態調試,檢驗車載和地面(如信號系統和屏蔽門系統)的聯動關系是否正確,檢驗系統(如供電系統)容量是否滿足當前負荷[2,5]。
3)熱滑試驗是對集成測試及試運行籌備工作[6-7]的一次全面檢驗。熱滑試驗需要建設單位、運營籌備單位、各系統分包商的參與,需要信號、車輛、供電、工務等多工種工程師的協同配合。通過熱滑試驗,可以檢驗試運行籌備工作的組織架構、分工配合、協調機制、指揮報告、資源調配、應急處理等各方面的情況;可以盡早暴露集成測試及試運行籌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盡快整改。
4)熱滑試驗是對新建線路安保工作的一次全面檢驗。熱滑試驗標志著全線正線開始行車、各車站設備室、控制室、變電所已經投入使用,全線接觸網(軌)已經帶電[4,8]。從熱滑試驗開始,就必須對正線區段及附屬設施進行封閉,以免無關人員隨意進入測試區域而造成人員觸電、列車脫軌等重大事故。在熱滑試驗中,相關單位可以檢驗新建線路是否全線封閉,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單位人員及無關人員進入行車區域,各車站設備室、控制室是否有專人進行看護值守,是否采用有效措施防止人員觸電,以及其他安全保衛工作是否到位。
由此可見,熱滑試驗是城市軌道交通新建線路集成測試的必要環節和重點工作,它的成功實施對于整個新建線路的建設、竣工驗收和開通運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
熱滑試驗必須在組織機構明確、各相關方人員到位、熱滑方案已制定并得到各相關方認可、安保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才能開展。此外,熱滑試驗前還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牽引供變電系統的驗收測試完成;
2)接觸網(軌)具備正式送電條件,電壓測試正常;
3)綜合接地測試完成,全線各主要電氣設備的接地狀況良好;
4)軌道幾何狀態靜態調試完成,測試中發現的問題已整改合格;
5)限界檢查完成,所有超限位置都已得到整改;
6)信號燈安裝完畢,顯示正確;
7)各道岔單操功能正常,并配備鉤鎖器;
8)熱滑試驗列車已整備完畢,具備熱滑條件;
9)城軌專用無線調度系統能夠實現支持行車調度和電力調度的通信需求;
10)冷滑試驗完成,冷滑中發現的問題已經整改合格;
11)熱滑線路沿線行車標志設置完畢。
所有前提條件都必須在熱滑試驗前由專人負責落實。
熱滑試驗作為一項重要的綜合性測試工作,在開展試驗前必須明確所有參試人員的崗位和職責。根據熱滑試驗過程中參試人員的位置和職責,可以將所有人員分為5個小組,分別是指揮組、行車組、車站組、安保組和應急組,每個組的人員組成及職責如表1所示。

表1 熱滑試驗人員組成及分工
熱滑試驗一般安排三次,每次的試驗速度和試驗進路都不一樣。
第一次熱滑是遍歷性熱滑,范圍是全線正線、側線、道岔的正向和側向,區間運行速度一般不超過20 km/h,道岔和站內的通過速度一般不超過5 km/h。
第二次熱滑是正線提速熱滑,范圍是全線正線、道岔正向,區間運行速度一般不超過30 km/h,站內及道岔區段運行速度一般不超過20 km/h。
第三次熱滑是正線高速熱滑,范圍是全線正線、道岔正向,區間運行按照設計最高速度,站內及道岔區段運行速度一般不超過20 km/h。
在熱滑試驗中,行車組、車站組、安保組的成員動態分布在全線不同的區間和車站,每個組的工作人員又涉及工務、供電、車輛、通信、信號等多個領域[9],圖1給出了典型的熱滑流程,用不同顏色的模塊介紹了在熱滑準備、區間熱滑、車站熱滑、應急救援、熱滑結束各個階段主要參試人員的工作內容。

圖1 熱滑試驗典型流程
熱滑試驗在集成測試的前期開展,此時現場情況復雜,各系統調試工作尚未完成,各系統間的接口關系尚未完全匹配,各相關單位的配合機制尚不熟練,因此在熱滑過程中很可能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了確保熱滑試驗中出現的緊急情況不會危及行車和人身安全,確保熱滑試驗能夠按期完成,必須采取以下措施。
1)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熱滑試驗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千差萬別,必須成立專門的應急機構在試驗前制定熱滑試驗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理機制,在熱滑試驗中專門負責緊急情況的處理。
2)制訂應急預案。在熱滑試驗中,可能發生的典型事故包括脫軌、接觸網(接觸軌)斷電、動力缺失、制動異常、道岔無法操作、人員(機械)闖入、超限造成車體擦傷等[10]。在應急預案中必須針對每種可能的事故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工作流程、人員和設備配置需求,并明確職責、落實到人。
3)熟悉應急處理機制。熱滑試驗各相關人員,特別是各組的指揮在熱滑試驗前必須熟悉應急處理機制,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夠迅速做出正確的反應,避免事故的發生以及人員傷亡。典型的應急處理機制詳見圖2。
4)人員和設備到位。在熱滑試驗前,應急組應確保應急處理專業設備和輔助設備(如應急燈、臨時電源等)齊全并性能完好,行車指揮必須在應急指揮確認各應急處理人員就位后方可發車。在熱滑試驗中,應急指揮確保和熱滑指揮組、行車調度、各應急處理人員的通信保持暢通,以便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夠及時到達現場并迅速解決。

圖2 應急救緩機制
熱滑試驗是城市軌道運營車輛在實際線路狀況和供電能力下進行的第一次正線全線運行,是城市軌道交通新建線路集成測試期間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對熱滑試驗的前提條件、組織與分工、進路及速度、實施流程、應急響應等方面的詳細描述,為相關單位開展熱滑試驗的實踐工作提供借鑒。
[1]王瀾,姚建偉,陳源.城市軌道交通聯調聯試技術與工程應用[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3.
[2]孫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總聯調[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1.
[3]周述瓊,朱成言,王瀾.對地鐵設備總聯調的認識和思考[J].中國鐵路,2000(6):35-38.
[4]王林祥.淺議城軌交通動車綜合調試[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10(2):62-63.
[5]李海川.城軌交通工程系統總聯調及運營演練的探討[J].都市快軌交通,2005,18(4):86-89.
[6]GB 50490—2009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38-40.
[7]何霖.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籌備與組織[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
[8]GB 50157—2013地鐵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3:46-50.
[9]魏曉東.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系統與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10]Chen Yuan,Yao Jianwei.Urban transport scenario test design with modelling works[C]//Urban Transport,2012:395-406.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ot Running Procedur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Chen Yuan Yao Jianwei
(Railway Science&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 Center,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Beijing 100081)
Abstract:Hot Running test serves as one indispensable system integration test item for a new urban transit line.A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hot run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pletion of construction,engineering acceptance as well as trial operation.This paper giv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prerequisites,organization and role,route and speed,implementation process,emergency response,etc.of hot running,which provides good guidance for the hot runn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w urban transit lines.
Key words:urban rail transit;hot running;trial operation
U231+.92
A
1672-6073(2014)01-0037-04
10.3969/j.issn.1672-6073.2014.01.010
收稿日期:2013-05-06
2013-12-03
作者簡介:陳源,男,助理研究員,從事城市軌道交通綜合聯調,chenyuan@rails.cn
(編輯:曹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