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強 譯
如何配制成功的仔豬飼料
志強 譯
“完美”仔豬飼料的配方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地條件、市場偏好和生產工藝。
對許多飼料公司來說,配制成功的仔豬飼料是一種戰略性產品。有一句市場格言是這樣說的,任何了解仔豬飼料的藝術與科學的公司就市場領導者之一。實際上,仔豬飼料,尤其是仔豬斷奶前配合料經常被稱為“開門禮”。
另一方面,農場自配仔豬飼料仍是許多養豬場難以實現的目標,尤其是那些缺乏技術工藝知識的養豬場。相反,這些養豬場更愿購買濃縮料,然后將濃縮料與從當地市場購買嗎的谷物進行混合來生產仔豬飼料,這和那些愿意直接從市場購買仔豬配合料的養豬場相似。
然而,盡管市場上有很多仔豬配合料和濃縮料有售,但真正成功的產品卻很少,且價格較高。從全球來看,在任何養豬場最頻繁測試的產品就是下一種“新型”仔豬飼料,這已經不是什么秘密,每年至少有一種“新型”仔豬飼料出現在任何市場上。
仔豬營養的課題非常具有挑戰性,讓我充滿活力地度過了過去25年來最佳的一段時間。事實上,作為一名研究人員、營養師、顧問,以及我自己仔豬飼料的生產商,我曾經配制、評估和檢測過無數的仔豬飼料、仔豬濃縮料和仔豬預混料。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根本就沒有“完美”的仔豬飼料。相反,當我們以正確的方式組合各種飼料原料時,能夠生產出一種非常優秀的產品,來滿足仔豬的需求,并通過提高盈利率來達成飼料供應商和養豬場的目標。

許多人認為只能有一種理想的飼料配方,能夠在銷售方面取得成功且讓仔豬易于接受。但事實上,有許多種優秀的產品,這些產品的配料差異很大。例如,英國某頂級飼料企業生產的一種成功的仔豬飼料在西班牙就不會取得成功,因為西班牙優秀仔豬飼料的目標是保護仔豬腸道健康(西班牙本地是這樣認為的)而不是提高飼料采食量(英國本地是這樣認為的)。這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兩個相似的市場對待相似的問題卻有著大相徑庭的方法,從而需要兩種完全不同的產品。
再舉個現實中的例子,美國生產的仔豬飼料無法在東歐獲得成功,因為美國仔豬飼料的基礎配方成本太高難以的東歐生產。相反,烏克蘭生產的仔豬飼料額不會被西歐所接受,因為這種仔豬飼料中大麥添加量過高,西歐的推銷人員完全無法接受。如果一種優秀仔豬飼料產品是從國外引入的,那么即使是對配方做極小的改動,也可導致市場銷售量出現大幅變動。例如,歐洲生產的仔豬飼料折戟東南亞,最大的可能是由于歐洲的仔豬飼料中沒有添加適當的添加劑是仔豬飼料免受當地高溫高濕的影響。也就是說,面對不同市場,僅僅是調運產品或精簡配方很少能夠取得成功,至少以我的經驗來看是這樣。相反,如果讓有經驗的營養師參與并適當修改飼料配方,那么獲得成功的幾率將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好的配方是商業秘密,這是一句行業格言。確實,某些方面仍然是飼料生產商才掌握的技術,但目前,基礎知識都在公有領域和有經驗的營養師。我們稱之為商業秘密的東西是能夠創造滿足當地市場需求的特定產品的基礎知識的組合。然而,基礎仔豬飼料配方可以以極低的成本輕易獲得。然后,我們可以采用這些配方并進行驗證,讓養豬場最有經驗的飼料混合人員來進行,但最好與有資質的專業人員討論一下。
以我的觀點來看,谷物和蛋白源之間的平衡是任何仔豬飼料取得成功的基礎。確實,不同仔豬飼料之間,小麥與玉米的比例和大麥的添加量存在很大差異,尤其是當某些谷物經過熟制加工而某些谷物未經加工時。另外,大豆產品的添加量和添加形式在確保仔豬腸道健康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一個必須在成本和生長性能之間達成平衡的方面,同樣大多數仔豬飼料都敗在了這一方面。
和大豆一樣重要是飼料原料是乳產品,尤其是乳糖。在這里,許多仔豬飼料生產商未能認識到乳糖的作用要高于乳蛋白。就乳糖添加量來說,我們在不同市場可以發現許多非常出色的仔豬飼料產品。例如,在阿根廷和美國,人們認為添加有20%乳糖的仔豬飼料是優質產品,但在瑞典,這種產品非常難以售出,因為當地大多數仔豬飼料產品的乳糖添加量不會超5%~10%。差異在于乳糖的通便作用和瑞典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在其他未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市場,仔豬飼料中的乳糖添加量仍然很低,因為乳產品的成本非常高。情況就是這樣,例如在俄羅斯、西班牙、葡萄牙和其他國家,飼料成本仍是首要的考慮因素。
最后,我們還要說一下免疫球蛋白,有的來自動物血漿,有的來自超免雞蛋,關于這種飼料原料的爭議一直沒有中斷過。兩種免疫球蛋白都具有同等效果,雖然分離自血漿的免疫球蛋白成本較高,但其使用仍備受爭議。例如,在英國很少使用免疫球蛋白,這很可能是因為英國的養豬場通過其他方法保證了仔豬的采食量且養豬場健康水平較高。相反,在巴西和阿根廷,動物血漿是市售仔豬飼料必添的原料,而在歐盟,蛋源免疫球蛋白也在逐漸取代動物血漿的主導作用。
由于飼料企業花重金開展市場營銷和打廣告,再加上大量對公共機構的私人投資,目前大多數在專業人員之間流轉的信息都是關于添加劑的。實際上,添加劑的市場潛力高達數十億美元,且利潤非常高,但風險也高,因為大多數添加劑在引入新的市場后在幾年內遭遇滑鐵盧的幾率極高。德國的抗霉菌毒素制劑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他們沒有享受到其他地區抗霉菌毒素制劑暢銷所帶來的收益。
當然,也有一些絕對有必要在飼料中添加的添加劑,且沒人質疑該添加劑的使用,例如氧化鋅、植酸酶和有機酸,這里僅舉了幾個例子。并非所有企業生產的通用上述幾種添加劑都同樣有效,但這種添加劑所需的量較少。相反,每年都有大量前景較好的這類添加劑產品持續上市,但這些產品均敗在兩個不足上:一是生物效應較低,二是市場培訓不足。這是非常不幸的事,因為許多優秀產品銷量不好,僅僅是因為未能采取正確的市場策略。
然而,以我的經驗來看,任何單一添加劑都無法保證能獲得營銷成功和高豬只生長性能。我們必須承認,某種添加劑可以解決特定的問題(如腹瀉和氧化鋅),而其他可加快動物生長或提高飼料消化率(如植酸磷和植酸酶),但對于通過基礎日糧(谷物、蛋白質和乳產品)改進成平衡日糧來說,添加劑的作用仍然是次要的。
與高日齡豬只相反,仔豬飼料中的營養素所起的作用非常小。最好的例子是賴氨酸,例如大多數階段1仔豬飼料含有1%的總賴氨酸,而某些產品卻添加到了1.7%,相反,僅添加1.3%賴氨酸的類似產品也能獲得同樣的成功,假設利用了其他方法提高了仔豬采食量從而提高了賴氨酸攝入量。
隨著豬只長大,我們會開始關注仔豬斷奶后日糧、更換飼料后仔豬的體重和能夠正確平衡營養素的添加劑。首先,在最重要的氨基酸中要做到平衡,這是確保仔豬快速高效生長的關鍵所在。其次,在保育期后期,假設已經建立了正確的氨基酸平衡,最重要的方面轉為能量和賴氨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這最后階段,仔豬會此采食仔豬階段的大部分飼料,做好兩種營養素的平衡可提高盈利能力。
作為一名年輕的營養師,曾經有人告訴我在仔豬飼料方面沒有所謂的對或錯,只有成功或失敗的產品。實際上,配方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唯一的一部分。即使設計出了非常優秀的仔豬飼料配方,但原料質量、飼料生產工藝、后勤、營銷和豬只飼養管理方面的問題又會隨之而來,當然,做好所有這些問題后,飼料供應商和養豬場都能獲得豐厚的利潤。這就是為什么這一主題仍能吸引我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