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豐東/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滿族自治縣毛甸子鎮動物衛生監督所
豬夏季中暑的防治
趙豐東/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滿族自治縣毛甸子鎮動物衛生監督所

1.輕度中暑。病豬精神沉郁,步行不穩,心跳加快,呼吸迫促,體溫升高,全身出汗,流涎嘔吐。經陰涼處短暫休息,補充水和鹽后,在短時間內癥狀即可消失,數小時內即可恢復。
2.日射病。如果豬在夏季炎熱的天氣,頭部受到太陽直射,能引起腦膜和腦實質的病變,使中樞神經系統機能嚴重地障礙,通常稱為日射病。此病發病急,除表現出一般中暑癥狀外,有的病豬突然倒退,目光凝視,眼球突出,心力衰竭,靜脈努張,脈搏細弱,呼吸急促,有的體溫上升,皮膚干燥,汗液分泌少或無汗,興奮不安,劇烈痙攣或抽搐,迅速死亡。
3. 熱痙攣。在炎熱季節,潮濕悶熱的環境中,豬新陳代謝旺盛,產熱多,散熱少,體內積熱,引起中樞神經功能紊亂,通常稱為熱射病,體溫散熱受影響,引起肌肉痙攣性收縮,這種熱射病又稱熱痙攣。本病是突然發生,病情發展非常急劇,體溫急劇上升,達到42℃~44℃以上,皮溫增高,直腸內溫度灼手,全身出汗,特別是在潮濕悶熱環境中運動的豬,突然停步不前,劇烈的喘息,昏厥倒地或痙攣、戰栗,神情恐懼,狂燥不安,步態踉蹌。病豬后期,發生脫水,皮膚干燥,尿量減少,呼吸極度困難。瀕于死亡前,靜脈塌陷,昏迷不醒,陷于窒息和心臟麻痹狀態。雖然如此,在發病后,若能及時采取急救措施,有的能漸漸的恢復,但嚴重的病例中樞神經受到損害,往往不能痊愈,預后不良。
1.提供充足的飲用水,讓豬及時喝上清涼、清潔、衛生的水。
2.飼養密度要適宜。要防止豬舍潮濕悶熱和擁擠,所以豬群的飼養密度不能過大,尤其成年肥豬,一般夏季每頭豬所占的面積要大于其他季節。
3.適當進行物理降溫。豬舍保持通風透氣,確保空氣新鮮對流,環境溫度過高時可用冷水噴灑豬體。在豬場道路兩旁和豬舍周圍種植樹木或藤蔓植物,也可搭遮陰網構成涼棚,使每頭豬所占遮陰面積在1.5 m2左右,可以自由活動。這樣,豬就會很健康生長。
4.配種懷孕舍可安裝水簾式降溫系統或通風噴淋系統,中午可向豬舍地面或豬體噴灑冷水,保持豬體正常溫度。
5.做好夏季商品豬運輸途中的防暑降溫工作。運輸途中,豬過于擁擠時會導致豬體虛弱、大量出汗、失水、失鹽,從而引起神經失調,發病休克;另外運輸時間長會使豬體體質變弱,心臟機能、呼吸機能失調,皮膚出汗過多,如果飲水不足、缺喂食鹽、豬耐熱能力降低,就容易導致豬大量中暑。特別是工廠化豬場,應值得注意。 用車、船運豬時,應注意通風,避免裝載過多,造成擠壓,做好防暑急救的準備工作,防止太陽直射,運輸應安排在早晨或晚上為宜,途中定時給豬噴淋涼水。
1.冷水降低體溫是搶救的主要措施。發現豬中暑,要立即將病豬置于陰涼通風處,用涼水噴灑豬體,給予清涼淡鹽水飲服或用之反復灌腸。
2.放血。耳尖、尾尖剪毛消毒后,剪開放血 100~300 ml。
3.灌服20 ml左右的藿香正氣水或十滴水。
4.若豬中暑較重呈昏迷狀態,應靜脈注射5%葡萄糖、鹽水200~ 500 ml,VC 10~ 20 ml;肌肉注射10%安鈉咖5~10 ml或10%樟腦磺酸鈉10 ml。
5.對中暑后還能飲食的病豬提供西瓜等青綠多汁飼料,對病的恢復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