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穎燕
摘 要:本文介紹了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及意義,分析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元素,提出幾點措施來促進數字圖書館的建設。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數字化信息資源;資源共享
1 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及意義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高新技術的日益普及,傳統圖書館封閉式的運行模式所帶來的局限性如:開放和利用的受限制,資源共享困難,信息傳遞慢等已經不能勝任信息社會的需要,數字圖書館應運而生。1998年,國家圖書館向文化部提出申請,由國家立項實施“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并開始了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的籌備工作。文化部于2000年開始在全國倡導實施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
數字圖書館是指將傳統的紙質圖書、圖片等資源數字化,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對圖書資源進行集中組織、存儲、管理與維護等,用戶通過互聯網在家就能很方便地查詢和瀏覽到自己所需的圖書資源。
數字圖書館是虛擬的實物空間,在豐富了館藏資源的同時卻節約了物理空間;數字圖書館收藏信息形式的多樣化,滿足了讀者的多種需求;數字圖書館方便了讀者足不出戶便可瀏覽到豐富的館藏資源,擴大了讀者的范圍;數字圖書館互補傳統圖書館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可以提供跨區域和全天候的服務。
2 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元素
2.1 數字化資源
數字化資源是指經過數字化處理,可以在多媒體計算機上或網絡環境下運行的多媒體資源。數字化資源是數字圖書館的“物質”基礎,但數字化資源卻不僅僅只是資源的數字化,也應包括資源的書目數據的數字化和索引文摘的數字化。
2.2 資源的共享
社會的進步缺少不了信息共享,圖書館是圖書資料信息的集合地。圖書館的本質就是資源的公有和給公眾的使用,如將資源“養在深閨”達不到資源利用價值,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實現資源的共享可以將具有利用價值的資源物盡其用,產生更大效益
2.3 網絡化存取
數字圖書館是傳統圖書館緊跟時代潮流,順應互聯網的普及,是信息時代的產物。高速的互聯信息網絡是數字圖書館的存在基礎,館內信息業務的發展依靠局域網絡,突破館內網絡的限制,向全世界范圍內的讀者提供信息資源依靠的是互聯信息網絡。
2.4 數字化的技術
要實現資源的數字化,達到資源的網絡式存取,以實現資源的共享,就需要有數字化的技術。只有一套規范的資源數字化模式執行標準才能保證資源制作的規范性和最充分的被利用。
3 加強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幾點建議
3.1 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
數字化信息資源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需以技術能力和社會需求為前提,突出特色資源為原則,按規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進行。
目前,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主要包括:(1)建立和完善各類書目數據庫,形成全國性和地區性聯合目錄。例如,目前已經建立的上海聯合編目書目數據庫等。(2)有計劃和有重點地對館藏特色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形成具有館蔵特色的數據庫。(3)利用各種全文數據庫和多媒體數據庫,加強網絡信息資源的收集、篩選、組織、加工和開發,收集各類電子出版物,形成豐富的數字化信息資源。(4)結合各地域特色,深入研究確認主題,將民間文化傳統通過視頻、圖片、文字等方式記錄成文檔,按相應規范整理成具體文化意義的數據庫。
3.2 標準規范的建設
數字信息資源(如文本、視頻、音頻等)要實現全面的共享,避免資源的重復建設,各自為政的局面,就需要制定統一的加工標準;數字信息資源的使用要實現最快捷的檢索,就需要建立統一描述機制,統一資源命名規則和唯一標識,建立應用服務標準規范,有了相應的標準同時還需要有健康的法制環境,必須通過條例及管理辦法來確保資源建設的統一。例如,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建設管理中心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制訂了《視頻資源數字化加工格式規范》,供文化共享工程各級中心根據自身資源情況參考使用,以進一步統一文化共享工程視頻資源的標準。
3.3 注重網絡安全、優化網絡環境
網絡是數字圖書館運行的基礎環境。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應利用好網絡的優勢,將數字圖書館的作用發揮到極致。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的隱患。唯有加強網絡建設,優化網絡環境,注重網絡數據的安全性,保證網絡服務的實時有效運行才能將網絡的優勢服務于廣大民眾。從改造網絡環境出發,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強措施:第一,是要增強網絡安全防范意識。第二,是要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嚴格遵守工作制度和操作規程。第三,是要加強網絡系統安全管理技術的應用。例如,防火墻技術、防病毒技術、網絡監控技術等。
3.4 建設專業技術人員隊伍
數字圖書館的大量工作是建立在新型互聯網應用技術與多媒體技術支持上,這就要求圖書館員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轉變觀念,從單純的圖書管理者轉變為知識的導航者。數字圖書館建設中就需要有一支能適應信息時代科技進步的優秀圖書館員隊伍,他們業務精通、技術過硬、勇于創新,擔起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重任。筆者膚淺地認為可采取以下方法和途徑進行人才的培養:(1)制定數字化圖書館人才培養計劃,有計劃地建立人才建設隊伍,選擇和引進具有相關專業知識背景的復合型人才。(2)制定數字圖書館培訓項目,對每一位館員進行數字圖書館的普及,并從中選擇出優秀的館員,由他們擔任起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先鋒。(3)構建健康和諧的團體組織,讓館員感覺到職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感受到組織的關愛與情感,從情感和待遇出發確保專業隊伍的穩定和盡量避免人才流失。(4)注重館員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以強制性任務與興趣的培養相結合,形成一個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大環境,逐步普及每位館員的現代信息技術及相關知識,如計算機操作技能,提高業務水平,適合數字化建設的需要。
4 結束語
只有在數字圖書館建設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緊跟時代步伐,以特色服務來推廣知識的傳播,提高數字化文獻信息收集、開發、傳遞工作的速度和質量,才能適應數字化建設事業的需要,也才能更好地服務廣大讀者。
參考文獻:
[1] 王紀蘭.淺析數字圖書館建設三要素[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2(3).
[2] 孫正東.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現狀分析與思考[J].情報資料工作,2002(2).
[3] 王利.我國數字圖書館發展的障礙及對策[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2(4).
[4] 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介紹.[DB/OL]http://www.nlc.gov.cn/old/old/dloff/enginerring1/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