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龍南:梯級分類學習積分制激發農村黨員學習熱情
針對農村黨員學習需求日益多樣化的現狀,江西省龍南縣探索推行了農村黨員梯級分類學習積分制,有效解決了農村黨員不想學、不會學、不真學的問題。
梯級分類,讓黨員“對號入座”。根據農村黨員所擔任職務的不同,將農村黨員分為兩委干部黨員、組級骨干黨員、青年無職黨員和老齡黨員四類。兩委干部黨員指擔任支部委員、村委委員職務的黨員,組級骨干黨員指擔任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職務的黨員,青年無職黨員指正值壯年、在黨內黨外沒有擔任任何職務的黨員,老齡黨員指退休黨員和有行動能力的德高望重的老黨員。
按需施教,給不足“對癥下藥”。對兩委干部黨員,通過邀請列席縣、鄉有關工作會議,組織到示范村參觀學習,提高綜合管理能力;對于組級骨干黨員,由鄉鎮站所重點培訓扶貧濟困、民生保障、信訪維穩等工作知識,提高實際業務能力;對青年無職黨員,安排農技、種養、經營等方面能人結對幫帶,提高創業致富帶富能力;對老齡黨員,通過安排大學生村官等上門送學,宣講當前黨內大事要事和出臺的相關政策,提高參政咨政的能力。
量化積分,使學習“對規達標”。為每個黨員建立了學習積分檔案,將不同類別黨員參加縣、鄉、村、黨小組和黨員學習中心戶學習活動賦予不同權重的分值,每次學習活動時長不得少于一個小時,并增設學習體會發言、結對幫學等六個加分項。全年學習積分60分以下為不合格黨員,由支部書記進行誡勉談話,并進行補“學”;學習積分80分以上為優秀黨員,年終給予表彰,并優先推薦參評縣、鄉“優秀共產黨員”。(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內蒙古呼和浩特:強化雙崗服務 實現雙向監督
呼和浩特市積極探索在職黨員由單位黨組織和居住地社區黨組織雙向聯系、雙重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在職黨員在加強基層社會管理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持卡報到,與社區黨組織建立聯系。要求在職黨員持“報到登記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將個人情況、專業特長和所在單位等信息在社區進行登記。
發揮特長,積極開展志愿服務。社區黨組織按照在職黨員個人愛好、專業特長、服務意愿和居民群眾實際需求,設立政策法規宣傳崗、文化娛樂組織崗等公益服務崗位,引導在職黨員自愿選崗,組織在職黨員與志愿者共同參與社區志愿活動和公益活動。
深入社區,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組織在職黨員主動聯系社區群眾,聽民意、察民情,收集整理意見建議,及時將有關情況向社區和有關部門反映,并幫助協調解決力所能及的實際問題。(《黨建文匯》)
福建福清:
領導干部有了廉政電子檔案
為進一步落實從嚴管理監督干部要求,去年,福建福清市研發了領導干部廉政檔案信息管理系統,為全市1059名科級領導干部建立廉政電子檔案。檔案內容包括干部個人基本情況、獎懲情況、資產收入申報、廉潔從政情況等12個方面內容。依托政務網,該系統實現全市聯網采集數據,并能夠通過彈窗的方式,對滿足條件的重點單位、重點人員、重點問題實施自動預警,從而實現對干部隊伍管理的實時動態監督。電子檔案所反饋的動態監測信息將作為干部職務任免、崗位調整、年度考核、評先評優和責任追究的重要依據。(人民網)
貴州習水:“三式”推進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
習水縣采取以點帶面、點面結合、重點突破、統籌推進的辦法,在全縣推行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
注重特色,立項式申報。各基層黨組織結合自身實際,重點在基層黨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創建等方面,設置基層黨建項目。項目初步確定后,圍繞項目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內容、進度安排等形成立項書,經各鄉鎮黨委審核后,報縣委黨建辦審批,確定黨建項目。縣委黨建辦以責任目標書形式下發各基層黨委。
強化管理,滾動式推進。縣委黨建辦建立項目管理臺帳,按照項目實施步驟進行跟蹤管理、服務和督促指導,并及時對項目推進情況進行評估,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整體推動,總結式推廣。項目完成后,縣委黨建辦組織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并納入黨建工作年度目標考核范圍。同時,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宣傳黨建項目的好做法好經驗。(習水縣委組織部 任家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