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紅麗

“工作干得好不好,要在述職評議見分曉;黨建工作干點啥,專題分析重點抓;書記項目不得了,大事難事解決了;結對幫扶到咱家,百姓心里樂開花;一竿子到底抓落實,干得不好要通報。”這個順口溜是盤錦市黨員群眾對全市黨建工作“五項制度”的形象概括。2012年,盤錦探索、建立、實施了以“述職評議”“專題分析”“書記項目”“黨建聯系點”和“督查考核通報”為內容的黨建工作“五項制度”,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深化。
“五指成拳”直擊黨建薄弱處
隨著盤錦向海發展全面轉型以港強市戰略的逐步深入,黨建工作中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開始凸顯。針對黨建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困境和黨建工作者搞黨建工作的責任和激情不足、黨內組織生活缺少創新意識和手段等問題,盤錦市委按照“圍繞熱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覆蓋盲點、創新亮點”的工作思路,提出建設黨建工作“五項制度”,以制度統領黨建工作。
為了使“五項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更具科學性,市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座談會,廣泛征求基層黨組織、黨務工作者、不同職業黨員代表以及黨外人士的意見建議,深入基層實地走訪調研,不斷對制度實施過程中的某些細節進行調整和完善,讓“五項制度”更接地氣,更為基層接受和認同。
兩年來的實踐證明,“五項制度”如同五指緊緊攥成拳頭,目標直指全市當前黨建的薄弱環節:開展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解決“不愿抓”的問題;建立黨建專題分析制度,解決“不會抓”的問題;創新“書記項目”制度,解決“抓不好”的問題;建立黨建聯系點,解決“抓不實”的問題;強化督查考核通報,解決“抓不長”的問題。而實現黨建工作的內在要求和剛性的制度約束有機結合,使黨建工作更加富有實效,正是盤錦市出臺“五項制度”的深意所在。
“五指發力”實現黨建全覆蓋
2013年底,在遼東灣新區召開的基層書記述職評議大會讓與會人員記憶猶新:全區4名基層黨(工)委書記、14個內設機構黨組織書記、15個村(社區)基層黨總支書記就如何開展黨建工作向上級黨組織和基層群眾同時述職,現場評議,現場打分。公開述職讓黨組織書記在群眾面前“亮功底”,公開測評把工作績效交給黨員群眾“掌標尺”,公開結果讓黨建工作面向社會“曬等次”,讓黨建工作抓得不實、效果不明顯的黨組織書記紅了臉,出了汗,從思想到行動都真正重視黨建工作,讓黨建工作從“軟指標”變成了“硬任務”。黨組織書記履行黨建工作責任專項述職評議制度,實現了市、縣、鄉、村四級聯述聯評聯考的全覆蓋。“想要述得好拿高分,先要干得好抓得好。如果平常對‘主業謀劃少、抓得少、露面少,關鍵時刻就可能‘掉鏈子。”一些黨組織書記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每年都要進行的述職評議增強了黨組織書記的責任感,為盤錦市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各縣區和市直部門在執行“五項制度”時,結合自身實際各出奇招。在實施黨建專題分析制度的過程中,大洼縣提出了“兩個堅持”,即堅持縣委書記第一責任人制度:縣委書記堅持每季度最后一個星期定期主持召開常委會,專題研究基層組織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和解決辦法,堅持每星期定期到聯系點摸情況、查問題、搞調研,為黨建活動出題目、交任務、解難題;堅持領導干部調查研究制度:黨委(黨組)書記、領導干部每個月必須深入聯系點調研指導,每年都要撰寫基層黨建工作調研報告。從2013年開始,全縣先后推出了《黨的知識從娃娃抓起》《以“雙五雙強”推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跨區域在產業鏈上成立黨組織》等7個基層組織建設創新經驗,形成調研報告和專題建議65份,獲得多項省、市創新獎。
在創新“書記項目”中,盤山縣提出了“鄉事村辦全程代理”項目,使鄉村“民情服務站”成為辦民事、解民憂、聚民心的窗口,得到省委組織部領導高度認可,其做法獲得全省基層黨建創新成果二等獎。雙臺子區實施的“干部素質提升工程”項目,依托“干部夜校”這一載體,聘請高校教授、專家學者、社會知名人士為黨員干部授課,通過“干部夜校+集中授課+自主選課+量化考評”的模式提升黨員干部素質。市交通局的“出租汽車行業基層黨建工程”項目,填補了該領域黨組織設置空白,強化了黨員司機的服務意識,進而帶動提升了整個行業的服務水平。市公安局的“發展電子黨務推進黨建創新”項目,利用公安局局域網信息平臺,把黨建工作中的“信息發布、學習教育、管理服務、培訓考試”等功能向網絡遷移,實現了黨務工作理念、方式和途徑的創新,構筑了黨建工作新平臺和黨務管理新模式。
在實施黨建工作聯系點制度過程中,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在全區3個鄉鎮、22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都建立了區、鎮兩級黨員領導干部黨建工作聯系點。黨員領導干部對聯系點的班子建設、組織建設、經濟發展及民生改善等各項工作進行指導,督導抓好基層黨建工作,同時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對影響穩定的突出問題進行排查化解,全力解決基層實際困難。市委黨校開展了“校村聯合共建促發展”項目,黨組織書記帶領領導班子與村黨組織開展共建,為村黨組織購買關于種植和養殖新技術的書刊,選派黨校老師為村黨員干部上黨課,并組織縣處級領導干部進修班學員到村參觀學習,感受新農村建設的新氣象。
在執行督查考核通報制度時,興隆臺區采取逐級督查、跨級督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大了街道、社區(村)黨建工作的督查力度。在基層組織建設年分類定級工作中,各級指導員深入基層進行指導、督查;在星級評定工作中,對申報四星以上的社區、村進行全面檢查、督查;在書記項目工作中,對各街道書記申報的項目進展情況進行督查,并深入相關社區進行檢查指導。結合年度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工作,對區委直屬黨委、黨工委以及申報一類的社區進行黨建工作專項考核,并針對遠程教育、信息宣傳調研、發展黨員等業務工作進行全面檢查督查。
“五指聯奏”彈出黨建和諧曲
實施黨建工作“五項制度”,收效明顯。
解決了一些基層黨建工作難題,為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了保證。在2013年初召開的市委專題分析會上,專題研究了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經費保障問題。會后出臺了《關于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經費保障的意見》,按照每個行政村(社區)每年兩萬元的標準,安排基層黨建工作專項經費補助,納入市、縣(區)兩級財政預算。在非公企業和新社會組織,按照人均100元標準安排黨建活動經費,黨員繳納的黨費全額返還,用于開展黨建工作,解決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搞服務無實力、辦實事無財力”的難題。
培育了一批黨建工作先進典型,打造了一批黨建工作示范點。市領導專門抽出時間深入全市鄉鎮進行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市委組織部組成多個調研組,到部分鄉鎮進行調研座談,吸納廣大基層黨務工作者在“五項制度”實施過程中提出的意見建議,有針對性地進行了修改,使項目內容日臻完善,增強了基層黨組織黨建意識和改革創新理念。雙臺子區建設街道實施的“4+4模式搭建黨群連心橋”項目,在《網上輿情摘要》和《遼寧省基層黨建工作情況通報》上刊發,省領導作了重要批示。大洼縣公安局實施的“雙促模式打造新型公安黨建”項目,先后在《人民公安報》《遼寧日報》等媒體刊發,獲得省委組織部基層黨建創新成果二等獎。
不斷創新活動載體和活動方式,創造出一批凝聚基層智慧的工作經驗,形成了務實管用的工作機制。大洼縣供銷聯社在實施“農業技術110”服務工程中,由于本單位技術人員有限,服務范圍較小,就在縣委組織部的幫助下與縣農技推廣中心聯合,擴大了服務范圍;縣農村經濟局“農技服務直通車”黨建項目實施后,農技服務車隊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深受群眾歡迎;西安鎮黨委推行了“強村弱村手拉手”黨建項目,讓綜合實力強、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村黨總支書記兼任集體工作相對落后、社會工作開展相對較差的薄弱村黨總支第一書記,破解了管理難題,實現了“先進黨組織上水平、一般黨組織上臺階、后進黨組織換新貌”的目標。
廣大群眾是最終的受益者,黨建工作實績贏得了他們的認可。看著身邊實實在在發生的變化,百姓對身邊的黨組織豎起了大拇指。興隆臺區在社區推廣黨建網格化管理服務模式,構建起社區黨組織——樓院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為居民提供代繳各種費用、代辦低保等日常服務,受到了社區居民的廣泛好評。
在盤錦市委的嚴督實導下,黨建工作“五項制度”繼續深入推進。截至目前,全市共召開述職評議會1800余次,參與民主評議的基層黨員群眾達2萬余人,黨組織書記綜合評價好的占87.5%,強化了書記抓黨建的責任意識;專題分析會解決黨建工作問題360余個,解決基層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近400個,增強了抓黨建工作的預見性和針對性;全市組織申報書記抓創新項目500余個,解決了書記抓黨建工作的載體問題;領導干部基層黨建聯系點解決基層黨建實際問題2000余個,發揮了領導干部抓基層黨建的示范帶動作用;開展各類督查300多次,考核基層黨組織2000多個,綜合評價好的黨組織占91.67%。
這一系列數據充分顯示出,“五項制度”已在推動盤錦市黨建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全市黨建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水平。這一系列數據也強烈預示著,在未來的日子里,曼妙的“五指”必將譜寫出更華美的黨建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