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8月,復雜嚴峻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進入最關鍵時期。
7月25日,人社部召開的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透露,上半年有56萬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而56萬僅僅是727萬畢業生中的7%。人社部發言人李忠時透露,56萬的數據是由學校畢業辦收集并上報而來。
“這個數據太籠統,并不能完全代表大學生就業情況。”北京師范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大學生畢業后主要有三個流向,考研、出國和就業,這7%只是畢業生在學校招聘會上與用人單位簽訂協議數據的初次統計。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實際情況并非如預期那般寒心。截至6月30日,陜西、廣西、四川、北京等多地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超八成,遠超去年同期,部分學校甚至更高。
【新聞鏈接】近六成企業“秒殺簡歷”
北京大學一個研究中心日前發布了一份《90后畢業生飯碗報告》。該報告指出,有9.3%的企業HR平均10秒瀏覽一份簡歷,幾近六成企業花在一份簡歷上的時間不會超過1分鐘,而第一關篩選,往往只看畢業學校的名氣。從學校到工作單位,關鍵的一步是求職。求職從投簡歷開始,如果簡歷被“秒殺”,后面的一切都無從談起。
(綜合《華夏時報》《21世紀經濟報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