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在當今信息時代,新媒體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廉政文化道德教化作用和發揮對群眾廉政意識的正確引導,在全社會形成廉榮貪恥的氛圍,實現功能與路徑的有效統一,成為當前廉政文化建設亟須研究的重要課題。
近日,由遼寧省紀委監察廳主辦的全國第一家反腐倡廉網上展覽館——“清網”正式上線?!扒寰W”在展覽的內容結構上與遼寧省反腐倡廉展覽館實體館保持一致,同時充分體現了網絡的互動特點,網民可上網推薦身邊的先進人物事跡,也可參與“廉政答題”“參觀體會”和“廉政寄語”等互動欄目和活動。“清網”將面向全社會開啟廉潔教育的網絡課堂,是新形勢下利用新媒體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的典型示范。因此,在當今信息時代,新媒體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廉政文化道德教化作用和發揮對群眾廉政意識的正確引導,在全社會形成廉榮貪恥的氛圍,實現功能與路徑的有效統一,成為當前廉政文化建設亟須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新媒體時代下廉政文化
建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新媒體在廉政文化建設中優勢明顯。一是新媒體超時空的特點可以實現世界各國的信息資源共享,為了解國外廉政文化建設有效經驗提供途徑。廉政文化建設要善于兼收并蓄,既從傳統歷史文化中汲取營養,借鑒歷史上優秀的廉政文化資源,又要學習和借鑒他國廉政文化建設的思路和經驗,不斷豐富廉政文化建設理論。二是網絡、手機等新媒體具有信息交流雙向性的特點,信息反饋方便、迅速,可以有效調動大眾的積極參與,為廉政文化建設工作爭取群眾支持提供了新平臺。三是新媒體信息的虛擬性以及傳播關系的虛擬性消除了普通民眾參與反腐倡廉建設的顧慮心理。舉報制度是反腐敗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制度方面的原因往往給舉報者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和打擊,新媒體的出現方便群眾以匿名的方式多途徑舉報各種腐敗案件,極大地維護了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四是新媒體融合了文本、圖片、聲音、影像等多媒體信息。借助新媒體開展廉政文化宣傳可以增強宣傳內容的感染力和說服力,讓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喜歡接受、樂于接受,潛移默化地受到廉政文化的教育和啟迪,并用這種文化規范指導自己的行為。五是部分政府部門與時俱進,通過建立網站、開啟微博宣傳廉政文化,使政府同社會民眾的溝通變得更加主動,為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提供了便利渠道,形成良性互動,從而極大地降低了工作成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廉政文化建設
遭遇新媒體嚴峻挑戰
廉政文化建設遭遇新媒體嚴峻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超時空性帶來意識形態領域的侵蝕。新媒體利用互聯網和通信衛星擺脫了有線網絡的限制,真正實現了信息的全球化傳播。新媒體獨特的超時空性使得世界范圍內的思想交流更加頻繁,也帶來了意識形態領域的激烈斗爭。二是個性化引發不實信息的發布。“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媒體時代政府、傳媒機構壟斷的傳播主體格局,極大突出了公民個體在傳播中的主體地位。新媒體用戶不再是單向地接受信息,而是可以自主生產傳播內容并傳遞信息,產生了所謂的自媒體?!边@種形式的傳播給公民帶來了極大的權利和自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網絡謠言、惡意誹謗、侵犯他人隱私等負面問題。三是參與性導致網絡輿情的引爆。由于新媒體具有大眾的廣泛參與性,新媒體的輿論格局變得日趨多元化。隨著多元利益的表達,網絡輿論并不能完全代表和反映民意。在利用網絡反腐的過程中,很多不理智的思想和行為往往會觸碰道德底線,甚至涉及到法律問題。四是新媒體內部競爭引發輿論導向問題。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新媒體內部之間的競爭也日益加劇。如部分網站為追求點擊率忽視了媒體的責任和使命,在報道腐敗問題時輿論導向不夠端正,將視角放在了腐敗分子的私生活等方面,這不僅影響了媒體的可信度和權威性,也背離了網絡反腐的初衷。
三、發揮新媒體作用推進
廉政文化建設實踐
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在工作實踐中強力推進廉政文化建設深入開展。1.強調新媒體的傳媒本質,增強廉政文化宣傳的感染力。深入推進廉政文化建設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將反腐倡廉工作推向深入。因此,能否有效調動大眾的廣泛參與是廉政文化建設取得成功的關鍵。這就需要發掘新媒體自身優勢,從大眾傳媒的視角增強傳播內容的感染力,達到吸引大眾關注和參與的目的。首先,要明確新媒體的受眾定位,結合受眾對象有的放矢地開展廉政文化建設。在利用新媒體宣傳廉政文化的過程中,要分析網絡、手機等新媒體的受眾特點,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和接受習慣來制定傳播策略,設計符合受眾心理需求的傳播內容和傳播形式,進行有目的的宣傳和引導。其次,準確定位傳播內容。在內容設計方面,一要注意題材的選擇,既要宣傳正面典型,弘揚主旋律,又要揭露反面案例,讓大眾對腐敗的危害有深刻的認識;二要注意對題材的再創造,通過對廉政文化素材進行藝術提煉和加工,使其具有深刻的精神內涵,能夠真正滲入人的心靈。再有,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各種優勢,在形式上創新,利用靈活豐富的傳播形式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在傳播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創新,利用新舊媒體優勢互補更好地推進廉政文化建設。2.強化新媒體平臺建設,增強廉政文化陣地的滲透力。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等新媒體已經滲透到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各個角落,特別是網絡輿論的形成與傳播為廉政文化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首先,要充分利用網絡、手機等新媒體,著力打造廉政文化網站、博客、微博客、手機報、手機電視等新媒體陣地,為開展廉政文化建設構筑新平臺,從而不斷擴大廉政文化建設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其次,堅持平臺建設與后續管理相結合,要在網下建立一套批轉、辦理、反饋、監督的健全機制,實現利用新媒體推進廉政文化制度化建設。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強廉政文化新媒體陣地的人才培養,保障廉政文化新媒體陣地建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一是要加強廉政文化新媒體陣地建設的專業人才培養。要培養一支新媒體陣地的專業人才隊伍,并加大對專業隊伍人才的培訓力度,制訂可行的人才培養計劃,切實提高專業人才的業務水平,使之能較好地應對網絡輿情。二是要加強廉政文化新媒體陣地建設的群眾隊伍培養。從社會上招募熟悉新媒體的普通百姓,從中培養出廉政文化建設的群眾隊伍,為廉政文化建設搜集信息、提供思路,架起政府與民間溝通的橋梁。三是要加強網絡“意見領袖”的培養。通過培養正面宣傳廉政文化的網絡“意見領袖”,來引導網民的非理性情緒,從而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崇尚廉潔、摒棄貪腐的輿論氛圍。3.加強新媒體監督管理,增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推動力。在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發揮新媒體作用中,應著重建立健全五個方面的機制:一是信息公開機制。要及時有效公開反腐倡廉建設的相關信息,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二是信息舉報機制。通過宣傳和教育引導網民在官方網站進行腐敗現象的舉報,并對網民的情緒及時引導和規范。三是信息受理機制。形成一整套處理網絡輿情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并對網絡輿情做出準確應對。四是言論負責機制。要對侵害名譽權的違法、犯罪行為懲處制度進一步完善,對利用網絡散布不實信息的行為嚴肅處理。五是聯動協作機制。一方面要加強網絡、手機等新媒體與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的融合,利用新舊媒體優勢互補宣傳廉政文化;另一方面,要強化部門間的配合,完善法規制度,建立紀檢監察機關介入新媒體輿情制度。
(作者單位:沈陽大學文化傳媒學院)
□本欄編輯/白華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