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 楊遠平 王劍文 陳從樂
(廣州大學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6)
目前進行夜跑的大學生是一些原來有進行跑步鍛煉,或者是一些白天功課安排較緊沒有時間進行鍛煉的學生。再者就是一些學習壓力較大的學生,通過大學城校園特殊地理位置進行夜跑。而在這些進行夜跑的大學生通過進行調查80%是大一、大二的學生,20%是大三,而大四的學生幾乎沒有夜跑鍛煉。
大學城各個高校進行夜跑的大學生目前進行跑步的方式有的是個人、有的是同班同學、有的是情侶。這些夜跑的大學生基本是本校同學相約進行。極個別是附近學校認識的朋友。同學通過網絡或者是電話相約夜跑鍛煉。
大學城10所高校由于地理位置遠離市區,周圍沒有小區居民。校園以外的馬路人流較少,交通車流到了晚上幾乎沒有,因此特別適合大學生晚上進行跑步鍛煉。每天晚上7:30~10:30各校學生夜跑路線基本相同。大家都各自在一個相同的地點做完準備運動,按照自己的習慣和喜好進行夜跑鍛煉。廣大學生個人根據自己的體能、健康情況和身體特點,基本都是在校園的道路上進行夜跑。
由于大學城特殊的地理環境以及各個高校大學生的生活習慣及學習規律,這幾年來各個高校出現了大學生夜跑的鍛煉方式,而進行這種運動在當前各個高校學生參加情況,相對在校學生的人數較少。基本上都是個人或者是零星進行夜跑,他們是根據個人需要以及愛好有選擇性的去安排路線進行身體鍛煉。
這些年通過對夜跑的運動方式進行調查,了解咨詢各個學校的學生都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特點愛好進行夜跑,沒有固定的時間,安排較隨機。沒有學校任何管理部門參加,學生自發性的進行夜跑訓練。他們在固定的時間選擇好相同的起點,利用夜跑方式鍛煉身體。
在當前大學城高校學生進行夜跑鍛煉,基本上都是個人行為進行的。夜跑鍛煉學校相關部門,基本沒有參與到學生夜跑的管理當中。社會上派出所、社區治安點、街道辦等相關政府部門如何針對就大學城特殊的地理環境,特殊的鍛煉方式,在學生鍛煉時進行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由于目前進行夜跑的大學生沒有得到學校管理部門的支持,社會服務機構的幫助。他們由于個人健康、個人安全在受到外界因素干擾而自己得不到保護。因此不去校外馬路進行夜跑。學生進行鍛煉的距離較短,跑步的強度不夠。這就限制了鍛煉的效果以及身體素質的提高。他們只有在相對安全或者是相對明亮的校道進行夜跑活動。
當前大學城學生進行夜跑鍛煉都是個人行為,并且都是自發進行的。特別是大部分學生都是個人進行夜跑,有些是2人或3人進行。學生跑步都是在校園遠離宿舍區的地方進行運動。并且學生進行跑步基本不會帶任何的通訊工具,所以,在跑步的過程中遇到意外或者是遭到危險都無法很好的求救或自救。當前學校如何做到可以讓廣大學生積極夜跑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充實校園文化又能杜絕學生進行鍛煉過程出現意外事故。這個是我們應該注意和探討的問題。
在目前進行夜跑鍛煉的學生選擇鍛煉的時間7:30~10:30基本都在校園里面。在夜跑的過程有些路線是比較偏遠并且各個校園都是開放式的。許多路段的人員出入自如,并且與外圍的馬路直接相通。因此學生在進行夜跑的時候基本是學校和社會都沒有參與和提供幫助。學生是獨立的進行鍛煉,在受到外界的傷害時只能靠個人應對或者是用消極的方法進行應對。特別是女學生,如果遭遇到不測,必然會出現一些很嚴重的后果。如何確保廣大學生安心進行夜跑鍛煉,保證廣大學生參加鍛煉時人身安全得到保障,不造成事故的發生。是當前學校和社會有關部門應該重視的問題。并且及早出臺相關的管理辦法。

表1 各高校參加夜跑學生基本情況

表2
從表1可知,大學城各校學生目前進行夜跑基本上是學生自己行為進行的鍛煉。沒有學校管理部門參與和指導和學生團體有計劃有組織參加的體育鍛煉。另外10所高校學生進行夜跑的時間都是晚上7:00~10:00。他們進行夜跑的路線由于安全問題缺乏組織機構。跑步過程基本都是在本學校校園進行鍛煉。由于沒有學校組織和引導,大學生夜跑的距離普遍都是十公里以內。
當前,學校應該根據學生自發進行夜跑的這種現象,組織有關管理部門進行分析和論證。制定出有助于大學生夜跑的方案和措施。由學校各個管理部門例如:體育部、學生處、團委、各個學院的學工辦、保衛處和學生會共同參與。根據當前各個高校大學生自發進行夜跑的鍛煉方式,規劃承由學校組織,形成有計劃、有措施、有方案的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方式。同時學校把夜跑的工作擴大社會影響與相關單位。例如:派出所、街道辦事處、村委會和周邊一些單位進行相互溝通,制定相互配合的機制和措施。把單一的學生自發夜跑推向全民健身運動的體育鍛煉方式。引導廣大市民積極的參與到夜跑團隊中去。擴大體育鍛煉的隊伍,保證體育鍛煉過程交流和相互寫作配合,提高學生鍛煉的安全性,建立相互交流的平臺。
學校應組織各個專業的教師和專家,對當前大學生進行夜跑的體育鍛煉通過各種不同形式向廣大學生宣傳夜跑的鍛煉方法。另外,還應該對學生宣傳在跑步過程中的自我調控、過程中出現的身體不適應該如何自救。通過這些做法,增進學生的知識,提高處理各種突發問題的能力。保證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又提高安全意識,減少傷害的發生。
在當前大學生身體素質普遍下降的環境下,體育教學除了正常體育課教學。現有階段教學管理部門在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千方百計的引導大學生課外進行體育鍛煉。現階段學校每年根據教育部要求,對大學生身體素質進行常態化的測試例如500m、800m和1000m以及立定跳遠和引體向上、體前屈等等。所以,體育教學部門應該利用廣大學生進行夜跑的課外鍛煉方式給予知道和支持并派出體育教師進行現場的指導和管理。在條件成熟和依據充分根據大學城特殊地理位置和環境把夜跑納入體育課的第二課堂。
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和體育部門,應該針對大學生自發進行夜跑的體育鍛煉方式,制定出有針對性、有計劃、有目的組織大學生進行夜跑鍛煉。
由表2可知,每天夜跑在指定的地點集合,由教師清點好人數集合隊伍。然后按照方隊進行跑步,克服原來沒有教師參與,沒有正常的人數管理的單一個人形成的鍛煉,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夜跑按指定路線跑步,有指定的人員進行管理。并在一些有管理性路段設有標志物或者加強保安和學生會人員值班,保證了夜跑的順利進行。每天夜跑時間是7:00~8:00,因為大學生擔負著繁重的學習任務,除了正常教學還必須進行晚自修和各種實驗和科研。因此學生在進行夜跑以后,還有時間進行學習和工作。另外把夜跑的距離定在3~5km,主要是考慮夜跑是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不是運動訓練。把距離定在3~5km,更能適合不同學生參與夜跑鍛煉。同時這種距離相對減少各種事故發生,保證各大學生參加夜跑的信心和意義。既能達到鍛煉身體,又使學生之間不出現問題,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
大學城各高校遠離市區,學校周圍基本沒有住宅區,晚上四周的人流較少。各高校都是開放式的校園,對于學生進行夜跑體育鍛煉,學校以及社會應該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引起高度重視。學校管理部門,社會各界根據目前夜跑的情況制定各種管理辦法以及應急預案,確保大學生夜跑的安全性和身體健康。
4.1.1 經過調研考察保證學生夜跑路線的安全性
學校各管理部門組織有關人員對校園以及馬路進行調研排查。根據各條線路的按和安全性,對道路沿途的特點和路況,進行仔細的分析。選擇對跑步舒適度,高安全性的道路作為學生夜跑的路線。
4.1.2 各路段設置負責學生安全的工作人員值班
在學生進行夜跑的路線上安排負責夜跑學生安全的工作人員。他們騎著單車全路段跟隨學生夜跑。首先保證掉隊的學生有工作人員跟隨,另外工作人員在跟隨的過程應注意夜跑學生的身體反應以及精神狀態。發現什么情況應該及時上報給負責的教師。最后工作人員是應該跟在隊伍的后面,檢查學生是否安全到達夜跑的終點。
4.1.3 夜跑路線應有機動巡查的保安人員巡邏
學生保衛處在夜跑的路線安排機動保安人員,對整條路線進行巡邏。特別是有些較為偏僻的轉彎位,以及路段應該終點巡邏,杜絕各種搶劫事故的發生。
各高校學生進行夜跑鍛煉,學校醫務室應該做好各種注意預案,并且安排醫生值班。在夜跑過程發生什么問題,第一時間就能找到醫生進行救治。在杜絕事故發生的前提下,保證治療各種做到萬無一失,確保大學生夜跑順利進行。
大學城高校學生進行夜跑鍛煉,是學校除了體育教學,學生自發的一項課外新興的體育鍛煉,是學生興趣培養、身體鍛煉的好方法,是關系到學校教育是否正常進行原因,本文通過對大學城學生夜跑配合年級的調查、咨詢和結合。目前大學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環境,同時為了保證學生夜跑的順利進行和健康開展,提出學校在社會相關部門根據學生目前夜跑的現象及早指定各種組織管理辦法,確保這項體育鍛煉的安全性和推廣意義。
[1]李廣.廣東省民辦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9(4).
[2]解生.青年熱衷“夜跑”成一景網上相約“晚間拼跑團”[N].中國改革報,2009-07-01.
[3]楊方方,趙吉爽.山東省體育考研學生體育鍛煉現狀調查[J].當代體育科技,2013(34).
[4]林新利.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調查與分析[J].內江科技,2008(2).
[5]董曉虹.浙江省高校學生體育學習與鍛煉的現狀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