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圓

對于漸行漸遠的東西,總有著一種說不清的情緒,是失落,是遺憾,也或許是再也回不去、不能夠再擁有的無奈。藏在貴州山水間大大小小的古老村寨、小城,每當漫步其間,就如穿越過時光的芿苒,翻開塵封許久的心緒,心里感觸的多于眼中看到的。
每座古城都有斑駁的印記,流傳著悠遠的故事。黔北丙安古鎮,如在時光溪流邊的山石,被歲月沖刷雕刻,也看著時光就那樣一去不回。
赤水的聞名因為幾十年前的紅軍長征,也因為十幾年前丹霞地貌、竹海、桫欏等自然景區而廣為人知。對于我,赤水是很遙遠的地方,10多年前,有朋友曾經開了10個小時的車才從貴陽到那里。
去年年底的樣子,遵赤高速的開通,讓去赤水不再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想去赤水,只因為丙安。
曾經以為等待是一件讓人焦躁的事情,不知結果的等待,束手無策。后來明白了等待或許不是一件壞事,很多事就是需要時間,需要耐心的等待,到最后結果不一定很好,但過程足夠美麗。
丙安距離赤水25公里,從遵義到赤水就會路過丙安。從遵義出發在高速路上行駛近兩個小時,在靠近赤水的旺隆下高速,沿著赤水河修建的赤習公路再行駛10多公里就可以到丙安。
當車子行駛到旺隆去丙安的路上,不由驚嘆。隨著山勢修建的道路略顯蜿蜒,山下就是奔騰的赤水河,最妙的是,滿山的翠竹,竹子特有的韌性讓最頂端的枝干略略下垂,就將整條路“包裹”,這段路就似一個純綠的通道,就是宮崎駿筆下《千與千尋》中連接現實與虛幻幽深悠遠的隧道。
再顛簸的路途也充滿趣味,河水的聲響,風過竹林的聲音,就算是車子在泥濘道路上駛過的響聲,都讓周遭越發安靜。遇上這樣的道路,竟會萌發永遠沒有終點的念頭,也會想著去的路途已然如此精彩,即將見到的古鎮風韻一定濃得化不開。
這就如飲茶,可以用簡單的杯子直接沖泡,也可以將茶具一應俱全備好,慢慢將茶的滋味一一呈現。很多時候,儀式感的東西,或者是序曲的步驟,會將情緒調整到一個飽滿度,到最后一下子釋放,當清甜順喉而下,這就是人間極品了。
這段綠竹相伴的路途,將邂逅千年古鎮的情緒醞釀得更濃,對于丙安的期待更多了。
丙安與赤習公路隔河相望,去古鎮一定要經過橫跨河面的鐵索橋。如今的橋,是前幾年才修的,橋下河水滔滔奔流,不時會有貨船隨流而下。因為是雨季降水較多,兩岸山上有不少小小的飛瀑,跌落的水聲奇妙地讓與公路相隔的古鎮越發靜謐。
遠遠望去,丙安就似于聳立在激流河岸邊山崖上建起來的城鎮,臨著喧騰的河水,背倚峻峭的大山。有些房屋臨河較近似吊腳樓的建筑,有的又依著山勢仿佛懸空一般。屋頂上鋪滿層層疊疊的瓦,布滿青苔和水痕,不時在屋頂房檐上冒出的野草閑花,真是有時空交錯的恍惚。
古鎮始建于北宋,依山而立,三面環水。建筑的石材來自于當地那種帶有粗糲感覺的山石,色澤微微有些泛紅。道路、城墻多數都是砌石而就,飽經風雨慢慢地在歲月中就有了與山融為一體的感覺。
河邊的古鎮在水聲風聲中仿佛午睡一般安詳。歲月就這樣老去,而丙安在喧囂后就這樣安靜地存在著。
走進古鎮,就地取材制成的石板路在雨后有些滑,行人較少走過的地方就是一層細細密密的青苔。鎮子里的街道小巷交錯蜿蜒,信步漫走,石板路的聲響,在寂靜的古鎮里悠遠深邃。
在這樣寂寥的古鎮游走,聽著自己踏過石板路的聲響,明白了曾經的詩人大約也在這樣的古鎮小巷里遇見那位撐著油紙傘的姑娘,而我邂逅的是某人說過的“鄉愁”,淡淡的,不憂傷。這樣懷古的思緒,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到過古鎮,聆聽過自己心事的人。
走累了,找一家小店,一邊品嘗當地的食物,一邊看著河水從腳下匆匆流過,還可以和店主人閑聊幾句。所謂的歲月靜好,大約就是這樣的時刻,有那么一時半刻,會有就此住下不走的心思,也會對當地靜謐生活生出幾分羨慕。所謂“幽樹好石,暫得一笑”大約如此。
在歲月中漸行漸遠的古鎮,不適合一群人的熱鬧,如果那樣,只是看到衰敗和凋零,陳舊和落寞;這樣的古鎮適合兩三好友,什么都不說地默默行走,看見的是消失的,看不見的都在眼底心上,偶爾相視,會心一笑,時光就定格;這樣的古鎮也適合一個人的晃蕩,看山看水,看自己看周遭,想著遠遠近近的人,想著過往或將來,有時候會有淚水滿溢的感覺,更多是輕輕的微笑,那一刻,就是幸福。
很多時候會茫然,每一次的出發到底是想看見什么?那些地圖、書籍上的名字,不過一個符號,怎么就會有那樣的吸引力?當出發成為一種習慣,當一次又一次的遇見那些分明陌生卻讓心底格外熟悉的地方,知道了,所經歷的就是經歷,印著別人的足跡,合著自己的心緒,看見繁華,遇上落寞,望見曾經,邂逅當下。
遇見丙安,遇見丙安巷陌里星星點點的石板青苔。因著這樣的山形水勢,因著這樣的溫度濕度,石板上的青苔,在每一個可能的地方生長,安靜地生長。作為自古川鹽入黔的著名驛站和商品集散地,那時熱鬧的丙安,街巷上的石板大約不會長出青苔。如今石板上的青苔,仿佛當年舟來船往熙熙攘攘的人群散去之后的余音,這是一份寂寞心,也未嘗不是一份時光逝去、而我在這里的自在心。
遇見這樣的小鎮就如遇見有故事的人,那個人用他固有的方式說著鄉愁,說著曾經,那樣云淡風輕的后面是一段接一段濃墨重彩的傳奇。而我邂逅的是現在的他,飽經歲月沁潤,看盡潮起潮落的怡然。或許,他是滄海,我是桑田,他的驚心動魄,我卻只能夠看到風云平靜后的田園心緒。
踏過石板路上的青苔,留下痕跡,我遇見念念不忘的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