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蕾
重癥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極危重癥,其并發癥多,預后差。生大黃輔助治療SAP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已得到肯定,對促進胃腸功能恢復,降低腸功能衰竭發生率均具有重要意義[1-3]。近年來,本院應用經鼻空腸營養管注入生大黃液治療SAP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與以往采用經鼻胃管注入生大黃治療SAP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中關于重癥急性胰腺炎(SAP)的診斷標準[4]。根據患者入院先后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齡30~71歲,平均(48.3±12.6)歲;APACHE Ⅱ評分均≥8分,平均(8.69±1.08)分。對照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齡29~70歲,平均(47.6±13.2)歲;APACHE Ⅱ評分均≥8分,平均(8.46±1.13)分。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禁食、吸氧、心電監護、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糾正酸堿平衡紊亂等常規治療。對照組經胃鏡插入鼻胃管,取50 g生大黃粉放入250 mL沸水中制成生大黃液,冷卻至37 ℃左右,經鼻胃管每次灌入150 mL,2次/d,持續7 d。觀察組經鼻空腸管注入生大黃液,生大黃液的制作方法、溫度、用量等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后的臨床療效、腹痛緩解、腸鳴音恢復、首次排便時間、住院時間、腸功能衰竭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自覺癥狀、體征消失,血尿淀粉酶及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有效:自覺癥狀、體征消失或明顯改善,血尿淀粉酶及白細胞計數基本接近正常;無效:自覺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血尿淀粉酶及白細胞計數仍不正常或轉外科手術治療[5]。總有效=治愈+有效。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治療7 d后,觀察組治愈率、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字2=0.539,P=0.463; 字2=0.511,P=0.475),見表 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例(%)
2.2 兩組其他觀察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腹痛緩解、腸鳴音恢復、首次排便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腸功能衰竭及中轉手術例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其他觀察指標的比較
2.3 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對照組有6例(33.3%)出現腹痛一過性加重,5例(27.8%)出現嘔吐、誤吸。對照組上述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6.211,P=0.013; 字2=4.675,P=0.031)。
中醫學認為,SAP多因腑氣不通、脾胃積熱、熱毒內蘊、血流瘀阻所致,治宜理氣通腑、通里攻下、清熱解毒為主[6-7]。生大黃具有活血化瘀、瀉下攻積、涼血解毒、清熱瀉火、逐瘀通經之功效。現代藥理學認為,生大黃能促進大腸蠕動,改善腸麻痹、腸梗阻以及腸道微循環,維護腸道屏障功能,從而降低血液中的內毒素和細胞因子;還能通過松弛Oddi括約肌,促進膽汁和胰液的引流,降低胰管內壓力,而達到緩解病情進展的目的;另外,生大黃還可通過抑制胰酶活性和巨噬細胞浸潤,減少炎癥細胞因子及自由基的釋放,促使炎癥滲液吸收降低體內多種炎癥因子水平,從而減輕胰腺損傷,同時還可通過升高血液中相關保護性因子含量,而起到治療作用[8]。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生大黃對改善SAP臨床癥狀,降低相關炎性因子具有重要作用,已逐漸成為治療SAP的重要手段[9]。
口服和胃管是生大黃的常規給藥方式,但在用藥早期會導致胰腺分泌增加,而造成SAP的進一步加重。還有研究認為腸內刺激距幽門的遠近與胰腺的分泌有明顯的相關性,腸內刺激距幽門越近胰腺分泌增加越明顯[10]。另外,SAP患者在早期應激情況下,胃腸運動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往往小腸的吸收功能仍然存在,而且在胃腸道功能的恢復方面,小腸蠕動功能的恢復也早于胃[11-12]。因此,鼻空腸管給藥能有效降低早期胃管途徑所致胃內容物返流、誤吸等發生率。鼻空腸管注入生大黃治療SAP,不僅能更快地緩解腹痛,促進腸道功能的恢復,而且還避免了胃管內注入早期對胰腺刺激所造成的胰腺炎加重的發生;另外,生大黃直接地作用于腸道黏膜表面,有利于促進腸運動,具有較好的致瀉作用,同時其較強的活血化瘀作用,對改善腸黏膜的血流灌注、保護腸黏膜、緩解腸道缺血都具有重要應用價值。本研究中,治療7 d后,觀察組治愈率、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腸功能衰竭發生率以及中轉手術率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兩種給藥途徑均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而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有關;觀察組腹痛緩解、腸鳴音恢復、首次排便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嘔吐、誤吸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經鼻空腸營養管注入生大黃起效更快,且能有效降低嘔吐、誤吸發生率。
綜上所述,經鼻空腸營養管注入生大黃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滿意,起效快,而且能有效預防腸功能衰竭的發生,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1]田輝,王可富,吳鐵軍.大黃粉灌腸輔助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臨床分析[J].山東醫藥,2005,45(1):41-42.
[2]夏彬,向進見.大黃對重癥急性胰腺炎胃腸功能恢復的作用[J].醫藥導報,2005,24(12):1136-1137.
[3]劉曉臣,彭燕.腸屏障功能障礙與重癥急性胰腺炎[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6,32(6):3131-3135.
[4]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J].中華內科雜志,2004,43(2):236-238.
[5]張學庸.新編診療常規[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112-113.
[6]肖國士,曠惠桃.中醫臨床實習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475-476.
[7]杜金柱,許斌.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治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10):266-268.
[8]俞學軍,羅永輝,徐家法,等.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5):819-820.
[9]鄭世華,仝巧云,朱宗耀,等.不同途徑注入大黃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細胞因子的影響研究[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1,23(7):437-438.
[10] Vu M K,Van Der Veek P P,Fr?lich M,et al.Does jejunal feeding activate exocrine pancreatic secretion?[J].Eur J Clin Invest,1999,29(12):1053-1059.
[11] Dervenis C,Avgerinos C,Lytras D,et al.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enteral nutrition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J].Langenbecks Arch Surg,2003,387(11-12):441-449.
[12]李瑞紅,李德春.鼻空腸管和鼻胃管在危重患者早期腸內營養的應用比較[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06,29(5):48-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