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華 鄧經德 劉勇 劉立斌 張淦生
骨質疏松癥屬于骨科常見代謝性疾病,而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在脊柱外科中比較常見,誘因較多,包括老年性骨質疏松、絕經后骨質疏松、繼發性骨質疏松,甚至與環境、遺傳及營養等因素也有很大的關系[1]。研究顯示,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常見,加上老年人生活能力與勞動能力等降低,以及耐受性不足,治療方法應慎重[2]。為了進一步探討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的臨床效果,本院將其應用在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診的椎體病變患者27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院后均經臨床表現、X線片、病椎CT或MRI檢查確診,符合WTO有關于椎體病變的診斷標準。入選患者均為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次研究,符合手術指征,術前均采取CT等診斷,明確其病變椎體及性質,并判斷其椎體后緣與椎弓根完整與否。27例患者中男15例,女12例;年齡60~85歲,平均(73.1±5.2)歲;其中胸椎10例,腰椎7例,胸腰椎10例。
1.2 方法 術前診斷明確病變椎體情況后實施手術,予以局麻+靜脈強化或全麻處理,取俯臥位,常規消毒備皮,貼手術貼膜,取經椎弓根入路(部分胸椎骨折,椎弓根較窄會影響進針,則采取椎弓根外入路),具體手術操作如下:(1)在正位透視下,于椎弓根環2點或10點位置入穿刺針,進入骨內后利用正側位像判斷進針方向,若正側位未能明確顯示,則可取斜位像。(2)側位像上緩慢將導針送入,直到超過椎體后緣1~2 mm,建立工作通道后將套筒導針退出。(3)利用椎體鉆從椎體距前緣1/5處鉆入,退出后采取本院自制高壓球囊經工作通道送入傷椎松質骨;采取高壓注射器(含有壓力表)往球囊中注入造影劑,促使球囊擴張,促使被壓縮松質骨可往四周擠壓,使得傷椎膨脹并恢復或部分恢復正常椎體高度。(4)抽造影劑與球囊,骨水泥呈牙膏狀則經通道注入,一般為單側椎弓根注入,少量骨水泥分布未超過中線則選取雙側椎弓根穿刺注入,于X光機監護下確認空腔情況,若骨水泥填充劑使得椎體高度恢復,并且糾正后凸畸形,則將套管抽出,術畢。此外,本次研究所用的器械為山東冠農椎體成形器械,操作過程中應實時透視,確保球囊壓力≤250×6.89 kPa,而造影劑≤5 mL;術后24 g應佩戴腰圍方可下地活動或負重行走。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本組患者術前與術后及隨訪6個月時椎體前緣/中部高度、疼痛VAS評分及Cobb角情況,并對比分析,同時記錄隨訪復發率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患者術后椎體前緣/中部高度、疼痛VAS評分及Cobb角情況相較于術前均有明顯改善(P<0.05),而隨訪6個月時也明顯優于術前(P<0.05),術后與隨訪6個月時上述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趨于穩定,見表1。此外,術后隨訪期間僅有1例復發,復發率為3.70%。
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屬于老年骨科常見疾病,隨著近幾年老齡化加劇,以及交通意外事故等發生率提高,本病發生率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3-4]。一旦罹患本病,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必須加強重視[5]。從以往臨床治療來看,保守療法多為臥床休息與止痛等,這些方式使得患者活動減少,從而引發骨質疏松患者骨量減少,甚至引發其他椎體骨折或者畸形加重等[6]。近幾年,國內脊柱微創技術得以發展,其在本病治療中有了一定應用,實踐表明該技術有著止痛、恢復椎體丟失高度良好,同時骨水泥滲漏發生率較低等優勢[7]。

表1 患者術前、術后及隨訪6個月觀察指標的比較(x-±s)
本次研究針對本院接診的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患者27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均采取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治療,積極做好術前、術中及術后處理,同時加強術后隨訪,結果顯示術后患者的椎體前緣與椎體中部高度均有明顯升高,疼痛VAS評分則有明顯下降,Cobb角也明顯下降,相較于術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6個月時,上述指標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與術后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術后隨訪期間統計復發情況可知,僅有1例復發,復發率3.70%。本次研究結果與同類研究基本一致,有學者針對30例椎體病變患者進行研究,采取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治療,結果顯示術后椎體高度、Cobb角及疼痛VAS評分皆有明顯改善(P<0.05),同時隨訪2~24個月,均值8個月,均無復發情況[8]。
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和以往脊柱手術一樣,術前需要對病史詢問,通過體格檢查與影像學等輔助檢查探查椎體病變具體情況,比如患者疼痛彌散越大且范圍較廣,則效果越不理想,若為多發性骨折,則僅僅對病椎手術處理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8-9]。基于此,為了保障該術式治療椎體病變的效果,建議術前要充分做好準備工作,決不能疏忽與馬虎,而且要做好手術禁忌證的排查,伴有神經根癥狀的患者原則上不能采取該術式處理[10]。不過,隨著近幾年研究越來越深入,對于椎體后緣不完整患者也有成功報道,而且經驗也逐漸豐富,采取球囊擴張后于高粘度骨水泥牙膏狀時緩慢注入,并加強全程監視,若少量骨水泥滲入則停止,提高手術謹慎度,可保障手術成功[11-12]。此外,在胸椎患者中一般采取椎弓根外側入路,這樣可減少脊髓損傷風險,而術中則要先對患者體位復位,俯臥位后按壓病椎可促使多數新椎體骨折恢復高度,而穿刺針也相對準確,減少終板損傷引發的滲漏。
綜上所述,椎體病變患者采取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治療可以取得比較良好的效果,尤其是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效果明顯,術后疼痛顯著緩解,并且椎體高度與Cobb角恢復正常或趨于正常,隨訪復發率低,值得借鑒。
[1]劉瑤,張華朋,趙光宗.PKP治療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性椎體隱匿性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6):2989-2991.
[2]郭躍躍,莊懷銘,林勇彬,等.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醫學工程,2012,18(3):392-393.
[3]郝小剛,李躍飛,孟慶楠.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6(6):1064-1065.
[4]儲誠煜,王峰,張建華,等.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3,24(9):790-791.
[5]于桂蘭,王俊霞,劉莉莉.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河北醫藥,2010,38(12):1651-1652.
[6]朱金華,田紅軍,丁兆友,等.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體爆裂骨折的臨床應用[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8):124-126.
[7]劉鵬川,江南,周毅,等.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J].吉林醫學,2014,56(7):1416-1417.
[8]卞敏凱,王文俊,趙愛民,等.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J].江蘇醫藥,2011,36(8):980-981.
[9]張勇,李智,趙愛彬,等.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的療效及結果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1,19(3):41-43.
[10]程杭清,賈萬貴,黃金波.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胸腰椎骨折20例療效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4,27(1):38-58.
[11]曹銓,范杰,石鋼,等.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椎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15例[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2(7):534-535.
[12]段顯亮,程維,牛豐.經皮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結合過伸復位方法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的療效及并發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1(18):5092-5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