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孫雪 王燕華
目前,全球每年超一百萬患者診斷為乳腺癌,約41萬余人死于此疾病[1]。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乳腺癌呈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且患病率較高[2-3]。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癌細胞一旦脫落,游離的癌細胞可隨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轉移,危及生命。研究發現,早期乳腺癌切除術后5年的生存率為95%以上,而中晚期患者術后5年的生存率低于5%,可見早期診斷對及早制定治療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質量尤為重要[4-5]。超聲和鉬靶X線攝影是臨床中診斷乳腺癌應用最廣的影像技術,在乳腺癌的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但關于臨床檢查中的具體應用仍存在爭議[6]。本研究通過超聲和鉬靶攝影或兩者聯合診斷乳腺疾病,觀察診斷準確率,并分析乳腺癌的危險因素,旨在為臨床應用提供幫助。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本院婦科住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75例,年齡49~64歲,平均(55.80±8.64)歲,病程2~6年,平均(5.34±1.86)年,均行手術病理明確診斷。其中乳房腫塊者45例,乳頭溢液者21例,皮膚改變及脫屑者9例,多數無明顯癥狀,無意中或體檢發現來院就診。研究對象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者均維持在平穩狀態。本研究已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核,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記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生育史、哺乳史、家族腫瘤史、吸煙飲酒史、飲食習慣等。測量身高、體重、血壓(BP),并計算體重指數(BMI)。于次日晨起抽取空腹血檢測FPG(葡萄糖氧化酶法)、TG、TC、HDL-C、LDL-C(速率比濁法)。研究對象均分別采用乳腺超聲、鉬靶X線或兩者聯合進行檢查。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Acuson Sequoia 512型彩超診斷儀,囑患者仰臥位,充分暴露雙乳,以乳頭為中心涂抹耦合劑,依次檢查雙乳各個象限及雙側腋窩。如發現腫塊,詳細觀察腫塊的部位、大小、形態、邊緣、周圍浸潤征象等。采用美國GE公司Scno Advantage 2.1數字乳腺鉬靶攝片機。常規攝取雙側或單側乳腺軸位及測斜位,必要時局部加壓放大攝影。觀察乳腺類型、病灶形態、大小、邊緣情況、有無鈣化(大小、形態、數目和分布)、乳腺、乳暈及周圍皮膚改變,有無異常血管及腋窩淋巴結腫大等。超聲與鉬靶X線聯合應用時,其中1項檢查陽性,即診斷。以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UC)比較不同檢測方法對乳腺癌的診斷效果,AUC值越接近1,診斷準確性越高。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乳腺癌危險因素的篩選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
2.1 不同方法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的比較 超聲聯合鉬靶攝影對乳腺癌的診斷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均高于單一超聲或鉬靶攝影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雖單一使用超聲檢查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均高于鉬靶攝影,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不同方法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的比較
2.2 不同檢查方法的AUC比較 三種檢查的AUC最大值由大到小依次為超聲+鉬靶攝影(0.79)、超聲(0.77)及鉬靶攝影(0.75),其中超聲聯合鉬靶攝影的AUC值最高,見圖1。

圖1 不同檢查方法的AUC比較
2.3 乳腺癌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以乳腺癌為因變量,以年齡、病程、BMI、生育史等基線資料和臨床指標為自變量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腫瘤家族史、BMI、未生育、未哺乳、高脂飲食是乳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乳腺癌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乳腺鉬靶X線攝影具有簡單、方便、費用低及無創傷性等特點,是傳統的乳腺癌檢查方法之一[7]。超聲技術在乳腺疾病檢查應用已久,因其無創、無輻射、顯像清晰、方便快捷等優點,已成為最廣泛的影像學檢查手段。但兩種檢測方式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彩超對乳腺囊性增生及良性腫物的檢測準確率優于鉬靶X線,而鉬靶X線對乳腺惡性腫物優于彩超[8]。臨床研究發現,超聲聯合鉬靶X線攝影可提高乳腺癌診斷的準確率[9-11]。本研究中,超聲聯合鉬靶攝影對乳腺癌的診斷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均高于單一超聲或鉬靶攝影檢查(P<0.05)。有研究證明,超聲聯合鉬靶X線可提高2 cm以內乳腺癌的診斷準確度[12]。
李朝軍等[13]采用ROC曲線下面積評價超聲與鉬靶X線檢測乳腺癌的診斷價值,發現兩者聯合>單純超聲>單純鉬靶。本研究采用AUC進行比較發現,AUC值分別為0.79、0.77、0.75,說明兩種方法聯合的檢測準確性最高。另外,本研究以乳腺癌為因變量,以年齡、病程、BMI、飲食習慣等基線資料和臨床指標為自變量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發現,年齡、腫瘤家族史、BMI、未生育、未哺乳、高脂飲食是乳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與國內外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14-15]。但本研究因樣本量過小,未對年齡、病程分層、吸煙飲酒史時間、生育次數具體分析,故所得結論有一定局限性,待擴大樣本量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乳腺超聲與鉬靶攝影對乳腺癌診斷均可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兩者結合可明顯提高準確率。
[1] Gughlin S S,Ekwueme D U.Breast cancer as a global health concem[J].Cancer Epidemiol,2009,33(5):315-318.
[2]周月孝.寧波市江北市乳腺癌普查4787例流行病學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0,22(10);1162-1163.
[3]周永華.鎮海煉化公司女職工乳腺鉬靶普查結果分析[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1,23(2):127-128.
[4]李娜.鉬靶X線、超聲診斷早期乳腺癌的價值[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7(5):682-685.
[5]方曉義,趙英杰,高洪波,等.乳腺腫塊的影像學診斷及良惡性鑒別的研究現狀及進展[J].罕少疾病雜志,2013,20(4):48-50.
[6]陸皓,農明進.乳腺疾病影像學檢查的臨床應用與進展[J].華夏醫學,2011,24(6):740-743.
[7]賈曉菲,閆國珍.乳腺疾病超聲影像學研究新技術及新進展[J].中國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3):1192-1195.
[8]陳美娜,侯秀昆.B超和鉬靶X線攝影術對乳腺疾病診斷的對照分析[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04,26(3):205-206.
[9]羅麗芳,韋永南,鄭小紅,等.乳腺超聲及鉬靶攝影在乳腺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119-120.
[10]韋彩芬.超聲與X線鉬靶聯合應用對乳腺疾病定性診斷的價值[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0,3(11):1115-1116.
[11]尹德奎,張紅春.鉬靶乳腺攝影與超聲聯合應用對乳腺癌診斷中的價值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6(6):169-170.
[12]林歡,林漢生,梁紅.超聲和鉬靶X線聯合診斷2 cm以內乳腺癌的Meta分析[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3,33(11):1699-1703.
[13]李朝軍,羅向紅,劉望彭.ROC分析法評價超聲與鉬靶攝影技術在乳腺癌篩查和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08,10(3):169-174.
[14] Britt K. Menarche, menopause, and breast cancer risk[J].Lancet Oncol, 2012,13(11):1141-1151.
[15]方亞,施侶元.乳腺癌危險因素綜合評價及其趨勢預測[J].中國流行病學雜志,2003,24(7):61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