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蕾
妊娠期糖尿?。℅DM)的臨床經過復雜,母嬰風險均較大,且患者糖代謝雖然大多于產后恢復正常,但產后2型糖尿病發病的幾率增加,因此需予以專業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母嬰結局[1]。但目前普通糖尿病患者的強化護理措施較為完善,而對于GDM孕產婦加強系統、科學護理干預的措施鮮見報道。因此本文針對已選定的66例GDM患者分別予以常規護理和循證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以期為提高醫護人員對GDM患者的護理水平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66例GDM患者,均符合WHO和第三屆國際妊娠期糖尿病工作會議制定的GDM診斷標準[2],且均經B超檢查和末次月經量、月經周期等分析確診,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33例。研究組年齡21~32歲,平均(26.18±1.15)歲,其中初產婦26例、經產婦7例,孕周24~29周,平均(26.53±0.24)周,體重52~67 kg,平均(60.25±0.42)kg;對照組年齡22~33歲,平均(27.68±1.26)歲,其中初產婦27例、經產婦6例,孕周24~28周,平均(26.15±0.19)周,體重51~66 kg,平均(59.34±0.37)kg。兩組患者的年齡、產次、孕周、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GDM診斷標準者;在認真閱讀實驗知情書前提下同意并簽字者。排除標準:懷孕前已確診為糖尿病者;合并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精神或神經異常者;未能配合實驗順利進行者[3-4]。
1.3 方法 對照組行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等常規護理。研究組行循證護理,具體如下。
1.3.1 成立循證護理小組 查閱GDM相關護理文獻,了解患者心理、飲食、運動、血糖管理、胎兒監測、并發癥方面問題。
1.3.2 心理干預 研究組孕產婦多為頭胎生產,缺乏妊娠及分娩經驗,且妊娠期婦女生理處于特殊階段,再加上糖尿病困擾,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心理壓力過大。因此詳細告知患者本院醫療條件、責任醫生及護士治療、護理水平,提高其對GDM治療安全性的認知,提高治療信心,減輕心理壓力;主動與患者細致溝通,感覺患者心理細微變化,了解患者自身及胎兒狀況,及時予以針對性心理疏導,必要時遵醫囑予以藥物防控。
1.3.3 健康宣教 以知識講座、分發宣傳冊等方式向患者傳授GDM病理、治療方法、注意事項和個人生活方式調整等知識。
1.3.4 飲食護理 參照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建議,BMI>30 kg/m2者每日攝取熱量104 kJ/kg,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36%~40%,建議患者少食多餐,且熱量分配以早餐占全天2/18,午餐及晚餐各占全天5/18,其余是正餐中的加餐為標準,以達控制血糖水平且患者無饑餓感目的。
1.3.5 運動指導 囑咐患者有規律運動,以降低血漿胰島素濃度,提高外周組織對胰島素敏感性,以防患者妊娠期體重升高過多,降低高脂血癥發病概率和GDM發病風險。
1.3.6 血糖管理 每天對患者予以4~6次末梢血糖監測并記錄,指導患者行血糖監測并教會其讀懂監測結果,教會胰島素使用方法,嚴重時及時告知醫生;飲食控制不佳者,盡早予以胰島素治療;囑咐患者定期復查血糖指標,并根據指標水平變化遵醫囑調整用藥劑量。
1.3.7 胎兒監測 B超篩查胎兒畸形,監測羊水量,并以E3、SP1監測胎盤功能,并適度增加產前檢查次數,以密切觀察患者及胎兒情況;指導患者胎動計數,28周后自測胎動,32周起行胎心監護。
1.3.8 并發癥護理 對腎臟病變、神經病變尤其是眼部并發癥進行評估,患者由于妊娠期激素分泌量上升,容易出現眼部并發癥,指導患者護理眼部并保持眼部潔凈,以防并發癥發生。
1.4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指標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妊娠結局和新生兒結局,前者包括妊娠高血壓病、胎膜早破、羊水過多、早產和剖宮產;后者包括巨大兒、病理性黃疸、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畸形和新生兒窘迫。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以SPSS 20.0軟件學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干預后血糖指標水平的比較 兩組干預前的FBG、2 h PG、HbA1c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FBG、2 h PG、HbA1c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指標水平的比較(±s)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指標水平的比較(±s)
*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0.05。
HbA1c(%)研究組(n=33)干預前 7.24±0.35 10.26±1.22 8.65±1.24干預后 4.15±0.27 6.28±1.03 6.08±1.52對照組(n=33)干預前 7.18±0.43 10.17±1.15 8.57±1.46干預后 5.58±0.32 8.25±1.16 7.35±1.78組別 時間 FBG(mmol/L)2 h PG(mmol/L)
2.2 兩組產婦妊娠結局的比較 研究組妊娠高血壓病、胎膜早破和早產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新生兒結局的比較 研究組巨大兒、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GDM通常是指孕婦懷孕前未患糖尿病,懷孕后出現血糖急劇升高的婦產科常見病,若無法及時控制血糖水平,將嚴重危及孕婦及胎兒健康,因此尋求科學、可行的專業護理方法對該疾病管理具有積極意義[5-6]。本研究針對已選定的130例GDM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研究組予以循證護理,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以期為最佳護理方案的選擇提供依據。常規護理雖然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母嬰結局,但該方法未從孕婦實際出發,只采用適用于大部分妊娠合并癥和治療方法的固定護理模式,因此難以短時間內取得理想護理效果。而循證護理以大量詳實文獻記載為依托,從孕婦實際病情、心理狀況、胎兒狀況等實際出發,根據其妊娠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狀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因此可有效控制孕婦血糖水平,最大程度改善母嬰結局[7-8]。

表2 兩組產婦妊娠結局的比較 例(%)

表3 兩組新生兒結局的比較 例(%)
經研究分析表1可知,干預后研究組FBG、2 h PG、HbA1c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表明循證護理可顯著降低血糖指標濃度,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與相關研究結果類似,進一步驗證循證護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9]。循證護理方案以大量詳實相關護理文獻為依托,并對不同患者的血糖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處理,可提高護理方案制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增強GDM患者對護理方案和護理人員的信任度。循證方案一方面通過將心理護理貫穿患者妊娠期全程,有助于患者提升對責任醫師、護士的信任度,排解心中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對疾病治愈的信心;另一方面通過飲食護理、運動指導和血糖管理,可顯著改變患者日常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減少患者每日熱量攝取,防止其妊娠期體重過大,從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10]。
分析表2、3可知,研究組孕產婦發生妊娠高血壓病、胎膜早破和早產的概率均低于對照組,且研究組新生兒發生巨大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概率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循證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妊娠結局和新生兒結局。分析原因主要是循證護理通過查閱GDM相關護理文獻,可對護理中存在的問題查漏補缺,并根據患者實際病情有針對性改進護理缺陷,將心理干預、飲食護理等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而且護理人員通過個性化健康教育,可使孕婦提高對GDM病理、治療方法等相關知識的認知,再加上循證護理鼓勵家屬定期探視,可有效加強患者與家屬交流,通過家屬撫慰提高患者對GDM治療的信心,從而提高患者治療與護理依從性,最終改善孕婦與新生兒結局[11]。但大部分GDM孕產婦無明顯臨床癥狀和異常生命體征,因此于孕周24~28周篩查為宜,并應結合患者基本情況(年齡、體重、家族病史、日常飲食情況、孕產史等),以提高篩查準確度,以免延誤后續治療[12]。本研究由于受樣本例數等因素制約,未就循證護理對患者血脂指標的影響進行深入探討,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并予以證實。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可有效控制GDM孕婦血糖水平,改善孕婦妊娠結局和新生兒結局,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1]谷美麗.加強循證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母嬰結局的影響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0):187-188.
[2]陳曉茹,趙純.孕期系統化管理對妊娠糖尿病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3):121-122.
[3]肖飛娥,鄭德娟,羅麗芬,等.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7):787-788.
[4]馬愛蓮.健康教育干預對妊娠糖尿病血糖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247-249.
[5]熊秀蘭.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探討[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5):558-559.
[6]文貴子.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4,12(2):81-82.
[7]史巖.孕期營養指導對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9):237.
[8]韓思敏,許波,肖玉英.不同時期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12,36(8):621-622.
[9]何國鋒,古東海,譚峰,等.超聲骨密度測定對妊娠糖尿病孕婦骨量的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7):150-151.
[10]吳佳秋.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2):1845-1847.
[11]陳超,王薇,邱莉莉,等.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16):3076-3079.
[12]李佳.早期護理干預并實施自我管理教育對妊娠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3,35(11):1733-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