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媛 徐澤蘭 潘展霞
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屬于一種中老年人最常見的心臟病,是由多種原因致使冠狀動脈血管出現粥樣硬化導致的血管狹窄或閉塞引起的心臟病[1]。目前,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冠心病的治療方式逐漸轉變為介入手術(PCI)治療,可快速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且具有較高的治愈率,但PCI術后胸痛等不良癥狀也隨之出現,間接降低對患者的臨床療效和生活質量[2]。有研究提出,對冠心病PCI術患者給予針對性、合理性護理可有效改善術后胸痛的情況[3]。為了進一步提高冠心病PCI術的臨床療效,本院經談論后決定對患者術后給予中西醫結合辨證護理,并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成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7月-2012年8月本院確診治療的冠心病PCI術后胸痛患者156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辨證組和常規組各78例,辨證組:年齡47~74歲,平均(62.57±10.38)歲,缺血性胸痛37例,非缺血性胸痛41例,常規組:年齡45~72歲,平均(63.28±11.42)歲,缺血性胸痛39例,非缺血性胸痛39例。兩組患者的年齡、胸痛性質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國際心臟病學會、世界WHO協會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以及我國1994年《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冠心病診斷標準;(2)年齡在45~75歲之間;(3)經確診為冠心病PCI術后胸痛癥狀;(4)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本院醫藥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排除標準:(1)伴有其他嚴重性心、血管系統疾??;(2)伴有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性疾病;(3)伴有腦部、神經系統或精神病病史;(4)拒絕或中途中止參與本次研究[4-5]。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用藥、健康宣教等基礎護理,辨證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中醫辨證護理,統計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臨床癥狀和遵醫的改善情況以及焦慮狀況,具體方法如下。
1.3.1 常規護理 定期服用抗心絞痛藥物、通過講座、宣傳冊等進行健康教育等基礎護理[6]。
1.3.2 中醫辨證護理 依據《中醫心病診斷療效標準與用藥規范》進行對患者進行中醫體質辨證分型,對寒凝心脈型以祛寒活血、宣痹通陽為調護原則;對氣滯心胸型以疏調氣機,和血舒脈為調護原則;對痰濁閉阻型以通陽泄濁,豁痰開結為調護原則;對瘀血痹阻型以活血化瘀,通脈止痛為調護原則;對氣陰兩虛型以益氣養陰,活血通絡為原則;分別進行相應的飲食、藥物調節和相關心理、功能鍛煉等護理。
1.4 評價標準 (1)心絞痛療效:每周心絞痛發生次數和持續時間顯著降低或消失,心絞痛癥狀顯著緩解為顯效;每周心絞痛發生次數和持續時間明顯降低,心絞痛癥狀明顯緩解為有效;每周心絞痛發生次數和持續時間無明顯變化或增加,心絞痛癥狀無緩解或加重為無效[7];總有效=顯效+有效。(2)遵醫情況:主要觀察患者是否合理飲食、運動鍛煉、禁煙酒、定期復診、按時服藥,全部遵從為完全依從,遵從3項以上為依從,遵從低于3項目為不依從??傄缽?完全依從+依從。(3)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低于50分為無焦慮,50~60分為輕度焦慮,61~70分為焦慮,高于70分為嚴重焦慮[8]。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絞痛治療效果的比較 辨證組總有效率為88.46%,常規組為63.38%,前者明顯高于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6.98,P<0.01),見表 1。

表1 兩組心絞痛治療效果的比較
2.2 兩組治療后遵醫情況的比較 辨證組治療后總依從率為93.59%,常規組為84.62%,前者明顯高于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6.42,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遵醫情況的比較
2.3 兩組治療后焦慮狀況、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辨組治療后SAS評分、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常規組,前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后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焦慮狀況、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的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后焦慮狀況、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的比較(±s)
組別 SAS評分(分) 住院時間(d)護理滿意度(%)辨證組(n=78) 49.68±5.27 13.82±3.64 97.58±4.21常規組(n=78) 58.24±4.41 18.13±2.57 89.27±3.72 t值 5.93 6.27 5.74 P值 <0.05 <0.05 <0.05
胸痛是冠心病最普遍的癥狀,也稱異型心絞痛,多由體力活動、情緒不穩定引起,常見為發作性或壓榨性疼痛,且疼痛感較為劇烈,時間較長,嚴重者會出現休克,甚至死亡[9]。中醫依據辨證理論將冠心病心絞痛歸為“胸痹”類別,是由于心脈出現血瘀、滯氣、濁痰、凝寒致使心痹阻[10]。中醫辨證護理依據癥候理論可將患者分為寒凝心脈型、氣滯心胸型、痰濁閉阻型等,通過中藥和中醫護理手段進行對癥治療[11]。有研究表明,冠心病PCI術后應用中醫護理,可有效減輕患者痛苦和緩解心絞痛癥狀[12]。
本研究結果顯示,本院通過中西醫結合辨證護理的冠心病PCI術后胸痛患者心絞痛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的患者(P<0.05),前者術后治療依從率和治療后滿意度明顯高于后者(P<0.05),前者治療后SAS評分、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后者(P<0.05)。研究發現,中西醫結合辨證護理有效緩解了患者胸痛癥狀,加快了患者的康復,通過患者實際體征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和治療,制定出個性化的方案,提高了對患者的療效;在護理過程中,增加了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溝通機會,護理人員可通過與患者的溝通持續性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同時提高了對患者康復過程中的監護作用,及時糾正患者錯誤的自我護理,強化了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調動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和提高了患者對醫護人員工作的認識,使患者對醫療工作更為滿意;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對疾病恐懼感和憂慮感,有利于患者心臟功能的恢復。此外,通過本次護理,增加了醫護人員對中醫護理的認識,提高了護士的護理能力和對患者疾病康復的風險意識,有助于往后醫護工作的順利執行和完成,以提高對患者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辨證護理可提高冠心病PCI術后胸痛的療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緒,加快患者的康復,提高患者康復治療中的依從性和對醫護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臨床作進一步推廣。
[1]劉開燕.心理護理干預對15例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4,23(14):136.
[2]蔣娜.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治療心理護理的體會[J].實用醫技雜志,2014,21(7):793-794.
[3]梁紅梅.舒適護理在冠心病心絞痛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4,35(20):4606.
[4]王愛菊.冠心病心絞痛整體護理干預體會[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4,26(3):313-314.
[5] Liang G L.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CHD patients with interventional surgery[J].Journal of Qilu Nursing,2014,20(14):22-24.
[6]陳榮霞.預見性護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工程,2014,22(8):84-85.
[7]岳芳.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效果觀察[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4,39(6):835-836.
[8]張慧萍,何曉艷,須瓊英.藥物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對冠心病伴抑郁/焦慮患者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8):1171-1172.
[9]劉曉玉.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臨床護理中的心理護理分析[J].北方藥學,2014,11(7):194.
[10]郭順忠.中醫辨證治療冠心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4(1):240.
[11]任洪波.胸痹心痛的中醫治療分析[J].家庭心理醫生,2013,9(12):94.
[12] Liu L,Liao R Y,Zhang Q.Progress on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for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Family Nurse,2013,11(3):26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