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修明
“三轉”讓主業聚焦更準、讓角色定位更清、讓自身要求更嚴,充分體現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充分體現了紀委履行黨章賦予職責的責任擔當,充分體現了把握紀檢監察工作規律能力的提高。
全面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2013年以來,成都市嚴格落實中央紀委部署,全面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在轉職能中找準定位,在轉方式中高效履職,在轉作風中提升能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突出主業轉職能,著力實現由大包大攬向術業專攻轉變。強化主業主抓理念,做實“兩個責任”,將人員力量向辦案傾斜、工作精力向監督集中、作風建設向“四風”亮劍。一是做實“兩個責任”。建立“兩個述責述廉”(區(市)縣和市級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向市紀委全會述職述廉,市級部門班子其他成員、內設機構及下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向派駐機構述責述廉)、“兩個約談”(對各地各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對紀委委員、紀委書記、紀檢組長進行約談)、“兩個巡察”(黨風廉政建設巡察、紀檢監察系統巡察)制度,要求地方黨委和部門黨組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及時制定落實主體責任措施,并邀請各區(市)縣委書記和市級部門一把手輪流在“廉潔成都”網站在線訪談,公開落實主體責任的舉措,接受群眾監督。修訂責任制檢查考核辦法,在市、縣、鄉三級全面推廣應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監管系統,著力考準考實“兩個責任”。逗硬責任追究,嚴格落實“一案雙查”,今年一季度,全市共對102名黨員干部實施了責任追究。二是突出懲處職能。堅持將查辦案件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委局機關增設4個紀檢監察室,增至7個,辦案人數占機關總人數的70%以上。初步建成查辦案件人才庫,將年富力強、能力突出的干部選配到案件檢查崗位。連續兩年立案數增長近100%,2013年達1296件,2014年1—6月立案825件,同比增長37.7%。三是突出監督職能。將所參加的126個議事協調機構清理調整為12個。深化派駐機構改革,明確部門黨組負責本單位黨風廉政建設,紀檢組由紀委統一派駐,直接接受紀委領導,只履行辦案、監督和指導三項職責,強化一線監督。規范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查處違規招投標行為51起。四是堅決糾正“四風”。今年1—6月,全市共查處“四風”案件117件,黨紀政紀處分85人,點名道姓通報76起典型案件。
創新實踐轉方式,著力實現由沖鋒在前向監督問責轉變。堅持在實踐中轉變監督執紀方式方法,努力做到履職更科學、實效更明顯。強化事后問責監督。由事前、事中的過程監督轉變為事后監督、履職監督和問責監督。今年,對10起涉及破壞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履行監管職責不力的案件進行了責任追究并曝光。實行分片聯系監督。市紀委各紀檢監察室在查辦案件的同時,分5個片聯系區(市)縣和市級部門,監督、指導其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著力 “開門反腐”,打造“陽光紀檢”。堅持舉辦新聞發布會、“紀委開放日”活動。升級“廉潔成都”門戶網站和政務微博,及時發布重大涉腐案件和“四風”典型案件,微博粉絲30余萬人。
自檢自嚴轉作風,著力實現由監督別人向雙向監督轉變。強化自身監督意識,開展作風專項整治,著力解決“燈下黑”問題,開展作風專項治理,重點整治工作漂浮、架子大口氣大、驕傲自滿、辦案跑風漏氣等問題,“掛號”落實整改,形成39項長效機制。推進紀檢監察系統巡察,制定紀檢監察系統巡察工作辦法,目前已完成對7個區(市)縣紀委監察局的首輪巡察。“零容忍”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行為,對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行為,發現一個堅決查處一個,今年共查處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案件6件。
推進“三轉”還存在薄弱環節:少數干部缺乏進取意識,缺乏工作勇氣,主觀上不愿意退出一些不該參與的工作。對“三轉”精神把握不透,缺乏實質性的舉措和創新方法,自身能力不足。少數紀檢監察機關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不夠,沒有做好交接和督促工作。針對“三轉”的宣傳力度不夠,群眾知曉度不高。
結合實際,科學推進“三轉”工作
結合實際,我們認為科學推進“三轉”工作,必須把握以下幾點。
轉職能必須嚴格落實黨章規定回歸主業主責。轉職能就是回歸和聚焦主業主責,全力做好執紀、監督工作。必須從黨委、紀委的職能混同向各負其責轉變,針對實踐中存在的黨委和紀委角色定位不明、工作界限不清的狀態,必須全面厘清“兩個責任”邊界,將“主體責任棒”歸位給黨委政府,形成全黨動手一起抓的工作格局。必須從“全面開花”向抓好自己“責任田”轉變,針對原來紀委“大包大攬”、事事參與、樣樣主抓等問題,必須集中精力和人力,當好“監督員”,守好責任田。必須從治標治本并舉向治標為先轉變,改變過去治標環節“點到為止”,切實轉變到“先懲處后治理、先治標再治本”治理腐敗策略上,堅決查辦案件和糾正“四風”,全力遏制腐敗蔓延,為治本贏得時間。
轉方式必須彰顯執紀監督實效。轉方式就是要抓重點、抓關鍵、抓苗頭,著力解決監督檢查大包大攬、越位缺位;查辦案件挖深查透、求大求全;作風整治持續性不強、著力點不多等問題。改進監督檢查方式,必須從一般性聯合執法向監督相關職能部門履職轉變,督促職能部門切實履行責任;從過程監督向事后監督轉變,重點開展懲處問責,倒逼制度機制完善。改進查辦案件方式,必須從查深查透向快查快結轉變,切實壓縮從立案審查到審結移送的時間;從抓大放小向查早查小轉變,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從就案辦案向以案促建轉變,切實發揮查辦案件的綜合效應。必須改進作風建設方式,落實“八項規定”必須從時緊時松向常抓不懈轉變,積小勝為大勝。糾正“四風”必須從虛晃一槍向緊盯不放轉變,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抓起。
轉作風必須強化內外監督。紀檢監察機關作為執紀部門,更要帶頭改進作風,強化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的意識。內部監督必須更加嚴格,堅持常規檢查與系統巡察相結合,發現自身隊伍存在的問題;堅持日常教育與專項治理相結合,切實整肅作風;堅持教育提醒與堅決查處相結合,零容忍查處紀檢干部違紀違法行為。同時注重運用信息化手段強化內部管理,以信息化的剛性倒逼作風改進。外部監督必須更加規范,健全紀檢監察信息公開制度,打造“陽光紀檢”;健全特邀監察員等制度,拓展社會參與監督渠道,實行“開門反腐”。
推進“三轉”必須加強溝通協調強合力。“三轉”的科學有效實施離不開本級黨委政府的理解與支持、離不開上級紀委支持和指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強化溝通協調,全面推動“內外”一起轉,“上下”一起轉。必須積極向黨委政府匯報溝通,解決內轉外不轉問題。積極主動爭取黨委政府最大程度的理解與支持,同時加強與各相關同級部門的溝通,凝聚推進“三轉”的思想共識。必須強化對下級紀委的指導,解決明轉暗不轉問題。重點督促指導下級紀委調整議事協調機構,堅決把不該管的交給主責部門;調研指導下級紀委內設機構調整。紀委書記要加強與下一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溝通情況,強化其“三轉”意識。必須強化宣傳引導,解決外部氛圍不濃的問題。有效利用門戶網站、政務微博、報紙、電視臺等全媒體,積極營造良好的外部氛圍。(作者系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 (責編:賀貴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