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揚?劉超
摘 要:單獨招生是國家授予高職院校自主組織考試錄取的一種人才選拔途徑。本文通過實證研究,分析對比單獨招生錄取的學生與普通高考錄取的學生的差異,提出了構建入學前認同感的培養、以崗位需求為依據設置課程體系、合理選取教學內容、科學采用培養措施及多元考核內容的高職院校單招生特色培養方案的策略辦法。
關鍵詞:高職;單招生;特色培養
一、 前言
高等職業教育單獨招生是指由高職院校自主進行入學測試、自主實施招生錄取,考生參加測試合格后,可直接被錄取,不用再參加高考。然而,我們清楚地看到,高職院校通過單獨招生錄取的學生與通過普通高考錄取的學生存在顯著差異。高職院校只有準確把握這些差異,研究適合單招學生的特色培養方案,方達到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從而為社會輸送合格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二、單招學生的特征
1.文化學習基礎薄弱,自信心不足
通過單獨招生錄取來的學生大都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由于從小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為自信心不足,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不夠高。
2.自制能力較差
單招學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紀律意識淡薄。具體表現為曠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在課堂上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受到批評時的回答是“聽不懂”,使得教師非??鄲篮蜔o奈。
3.具有適應形象思維的特點,動手能力較強
單招學生雖然學習基礎較差,厭倦對枯燥的理論知識的學習,但思維比較靈活,具有適應形象思維的特點,動手能力較強,對于操作技能掌握較快。
4.思維獨立,趨于理性
較之普高生的單純稚嫩,單招生明顯呈現出成熟、理性,獨立意識較強,渴望被人肯定和自我實現,積極參加學校各種活動,參與學生管理工作,集體榮譽感強。
三、 單招生特色培養方案創新策略
1.入學前認同感的培養
學前培訓除了需要解決普通大一新生面臨的共性問題——如何適應大學生活,更應該側重進行學習能力評估、學校認同感、自我認知的融合。在學習能力評估的調查中,絕大多數單招生認為基礎知識薄弱、知識面狹窄是導致學習能力弱的兩個重要原因。近50%的調查對象認為,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差,對大學學習構成較大影響。40%的訪談對象承認,出于對普通高考競爭激烈現狀的考慮,參加單獨招生考試主要是看中錄取更容易。
因此,單招生生源狀況也是要加強學前培訓的一個重要原因。高職教育職業針對性更強,因此要加強單招生職業認同感、學校認同感的培養,使得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和準職業人的角色轉變。
2.構建以崗位需求為依據的課程體系
高職課程體系應當依據崗位能力體系來建立,課程設置應該從崗位的需求出發,反向推出專業需要的課程體系。高職課程體系設置不應追求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性,而應滿足職業素養要求,體現學習內容和職業素養要求的契合程度。因此,對于理論性較強,而對于職業素養的培養意義不大的課程可刪除。
3. 教學內容選取以“必需、夠用”為度,突出職業素養的培養
??茖哟蔚母呗毥逃囵B目標是培養學生設計、技術和操作能力,而以操作能力+技術能力為主。根據這一培養目標,結合單招學生不擅長學習深奧的理論知識、擅長動手等特點,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應本著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注重實際應用,重點突出職業素養的培養。
4.合理采用人才培養措施,解決好授課內容、授課對象、授課地點和授課過程問題
(1)授課內容。“教什么”是指學生通過學習“能做什么”。單招學生對學科理論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不高,因此學院無論是教學還是考核都應本著學生“能做什么”。教師為學生設計項目、分配任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項目的全部任務。另外,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
(2)授課對象。“誰來教”是指由誰來完成教學過程,高職教育主要由企業一線工作者和學院教師共同完成。企業工作人員具有一線實戰經驗,講授的知識和技能更加實用,授課過程中能夠及時引入企業新技術、新工藝,因此更受到單招學生歡迎。而對于學院教師,一方面應做到關愛學生、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并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喜愛。另一方面,教師應通過不斷學習和參加企業行業培訓來提升自身的執教能力、技能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
(3)授課地點。單招學生具有適應形象思維的特點,適合在“做中學”,最理想的是在企業現場教學,如果沒有條件可以在實訓室、多媒體教室教學,在“學中做,做中學”,使得單招學生的形象思維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4)授課過程。教學過程涉及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幾個問題。筆者認為,對單招學生應采用“教、學、做、賽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主要包含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沙盤模擬、專業競賽等教學模式。
5.采用多元考核內容,弱化理論考試
針對單招學生,必須改變過去“一張試卷”的傳統考核方式,注重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課程采用“平時(50%)+期末(50%)”考核方式,平時考核包含考勤、課堂表現、項目完成情況和小論文等。期末考核包括理論知識(20%)、操作技能(50%)、實訓報告答辯(30%)等,增大無紙化考試的比重,減少理論知識的考核。這種側重“能力”的考核模式,一方面可使考試在教學和人才培養中真正發揮 “指揮棒”作用,另一方面可增強單招學生對考試的信心,從而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四、結束語
高職院校應該把教育改革結合點聚焦在“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教育使命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讓職業教育為社會源源不斷地創造人才紅利。對于單招學生這一特殊教育對象,雖然自身存一些發展障礙,但如果我們制訂并有效實施具有其特色的培養方案,就會把學生造就成自信、有創造性和奉獻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從而進一步推動高職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董 涵,于建國,田 珊,何海闊.高職高專單獨招生學生養成教育的方法與途徑[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3(12).
[2]高俊學,劉偉光.高職單獨招生班教學管理引發的思考[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2).
[3]張海珍.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學生特點及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高考(綜合版),2013(05).
[4]尤 青,周定暉.本科院校對口單招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分析[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Vz0ZWjQ8FFjTScZVZJi5nNuW0jQlfXyTbk3-_VUgsXDnM8kWjnKGi7p6eRe7yOt3HJQjxGyhT5jotRvRJBNaj-oJPGOrNJD0YwFcFvh4x5u,2012—02—12.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