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菁菁
一、高校發展教育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滲透力度不夠
發展和教育問題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十分重大和迫切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偉大的中國人提出用科學發展觀推動中國社會發展的想法。科學發展觀是一個宏觀概念,落實在高校教學當中,就是學科教學中必須充分結合科學發展觀思想。但是目前高校發展教育學科發展不充分,學科教學仍然保持傳統的教學模式,并沒有融入發展教育學科的理念。發展教育學涉及范圍十分廣泛,任何學科都可以滲透發展教育學理念。但是高校學科教學當中發展教育學理念滲透不足,學生單純掌握學科知識,并不了解學科的發展情況,嚴重影響學科發展。
2.從教育角度來說,發展教育學已經是重要課題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需要關注發展教育學的理由有兩點。第一點,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大陸地區正處于迅速的變革當中。社會發展已經為教育帶來了諸多挑戰。第二點,教育是社會變革的動力,本身面臨的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教育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如何改進教學觀念和教育體制、如何保證教育改革之后的綜合效益和如何避免教師在改革過程中變為被動的邊緣化角色等。顯然,中國教育系統自身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還無法積極建設發展教育學,推動社會進步。
二、高校發展教育學的發展思考
1.發展與成長
一般而言,生長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種特征,指的是生物體或細胞從小到大的過程。此過程通常都伴隨著發育。生命體從小到大、從萌生到成熟的生長過程,就是生命體的發展。生命體的生長總是會依循生命的潛能、本性和規律,總是會表現出頑強的不為外力所左右的生命活力。這種生命的潛能和活力,在遺傳中獲得,在生長過程中有對環境的適應,有變異和突變,但這些變化,也總會有來自遺傳的、種族的基因性質和特點。高校發展教育學就應該遵循這樣的發展規律,在高校專業教學中循序漸進地融入發展教育學觀點,讓大學生積極接受發展教育學,提高對學科和社會的認識。
2.加強對高校可持續發展人才培養的指導,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的發展
各個高校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具有不同的傳統優勢學科。教育部應加強對高??沙掷m發展人才培養的指導與咨詢,制定高??沙掷m發展教育學的發展規劃,制定可持續發展人才培養的參考性培養方案、 指導性課程教學大綱,建設可持續發展精品課程,組織編寫可持續發展系列優秀教材,協調、促進可持續發展案例庫建設。
3.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發展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思想,作為一種發展理念和實踐模式,標志著人類現代化歷史上的一個嶄新階段??沙掷m發展觀突破了傳統發展觀的理論框架,不再把單純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作為唯一的發展目標??沙掷m發展觀把發展置于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以及人與人的關系和人與未來的關系中,謀求人與自然關系的平衡和人與人關系的和諧,從而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在未來的持續發展。高校教學要融入發展教育,就要不斷深化可持續發展理念,將持續發展的觀念根植于學科當中,學生在接受教學理論的同時也在接受著發展教育學理論。
高校是我國培養人才的搖籃,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發展教育學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但這并不是高校教學忽略發展教育學的理由。學生在學校雖然可以學習到豐富的學科知識,但是必須要接受發展教育學,因為發展教育學是關于學科發展前沿和社會發展現狀的綜合學科。學習發展教育學可幫助學生了解專業學科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所以,高校需要不斷強化發展教育學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社會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余桂元.歷史教育在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方面的潛能[J].歷史教學問題,1999(03).
[2]李 清.可持續發展教育在中國的實踐——記“中國中小學綠色教育行動”(EEI)[J].環境教育,200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