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雪峰
“發一只,賠一只。”上海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市場總監向《投資者報》記者訴苦說。
據Wind數據,截至5月29日,今年來共有112只新基金成立,首次募集平均規模僅10.22億元,其中還有25只提前結束募集。今年1月至5月,新基金平均募集規模分別為18.32億份、10.42億份、7.78億份、7.33億份和5.97億份,募集規模下降趨勢明顯。
“打新便利”成最大賣點
A股總在寬幅震蕩,貨基收益也老是回落。環顧市場,除了IPO第二季的即將到來,基本上找不到什么可引起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這樣的市道下,基金公司更熱衷于布局有“打新便利”的產品也就成為勢在必行。據Wind數據,截至5月29日,今年來共發行設立了112只新基金,其中,混合型基金35只、股票型基金26只、債券型基金23只、貨幣型基金25只、QDII基金2只、另類投資基金1只。
“混合型基金新發行設立數量明顯占優,其主要原因還在于打新便利。”北京一資深證券分析師黃海波告訴《投資者報》記者,隨著IPO重啟在即,6個月100家的規模限制,以及近期IPO發行方案的政策最新調整,諸如“老股轉讓”比例不能超過50%,非充分理由的不支持超募等等,令市場對于打新收益率的提升抱以更高的期待。“混合基金靈活的倉位使基金具有明顯的運作優勢,在市場行情向好時可增加股票倉位以提高收益;在看不清市場前景的時候控制倉位,主動降低市場下跌損失,具有較豐富的投資空間。”黃海波說。
浦銀安盛基金公司可謂是布局打新最為積極的基金公司之一,其近日接連發布了兩只混合型基金發行設立的公告。其中,浦銀安盛新經濟結構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于4月23日開始募集,5月27日又推出了擁有0-95%靈活倉位的浦銀安盛盛世精選靈活配置型混合基金。 “雖然一些新基金在發行宣傳時,并沒有明確指出該基金專門用于打新,但由于混合基金對于基金經理制定打新策略十分有利,有望增加基金收益,因此靈活配置型基金依舊是目前可選的打新最優通道。”黃海波如是說。
依靠股東所在省市“強推”發行
值得一提的是,新基金的發行思路和方式也在悄然變化,對于一些中小型基金來說,銀行渠道逐漸變得可有可無。
“感謝貴陽父老鄉親4天來對我們新基金產品的鼎力支持。”深圳某中小型基金公司的一位市場人員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這樣寫道。
無獨有偶,上海某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品牌經理在飛來北京與《投資者報》記者做短暫交流之后,下一站是去鄭州參加公司的專戶投資客戶見面會。
“窮則思變。沒有深厚渠道資源和品牌影響力,也沒有優秀的過往業績供持有人參考,我們只能另辟蹊徑,面向股東所在省市發行,看看能否殺出一條血路。”北京一家小基金公司老總告訴記者,走銀行渠道多點開花的發行路線現在基本上不被考慮,“由于銀行渠道高額的尾隨傭金,往往是首發規模越大,虧得越多。”這位基金公司總經理如是說。
資深業內人士指出,基金公司的股東中大都具有金融背景,有的是券商,有的是資產管理公司,還有的是某省市的知名企業。“基金公司的股東往往在其所在的特定區域具有重大的影響力,基金公司依靠股東的力量在這些特定省份或區域‘強推,達到2個億的成立底線問題不大。”北京一家新基金公司的市場總監告訴《投資者報》。
首發規模“見好就收”
在沒有賺錢效應背景下,新基金發行數量與規模雙雙回落。
據Wind數據,今年1月至5月,新成立基金總數分別為22只、27只、29只、23只和11只,從發行數量來看,在3月新基金成立數量達到一個年內高點29只后便逐月回落,到5月更有加速下降趨勢。
而從新基金發行規模來看,更是逐月回落。1月份平均發行份額還高達18.32億份,到5月份卻只有區區5.97億份,中間全無反彈可言。具體來看,據Wind數據,今年來成立的112只新基金中,首發5億元以下的小規模基金占比達79%。其中富國富錢包、財通純債、國泰安康定期養老支付等更是剛剛超過2億元門檻。
根據《基金法》規定,新基金成立的最低標準是2億份、200人(場內可交易基金是1000人)。“到點成立對于基金公司的長遠發展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著名基金評論人士王群航表示。
與不再追求首發規模相對應的,是新基金發行越來越普遍縮短的發行期。據Wind數據,截至5月29日,今年來成立的112只新基金中超八成發行期低于30天,這在以往新基金發行周期往往長達一個月來說是不可想像的。此外,今年來新基金提前結束募集的密集程度也創出了5年的最高值。據《投資者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包括浦銀安盛新經濟結構靈活配置混合、中海積極收益、銀華永益A、富國富錢包等在內的25只新基金募集提前收兵。而數據顯示,去年同期只有12只是這種情況,而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同期根本沒有,2009年也僅1只基金提前結束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