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靈丘縣人民醫院,山西 靈丘 034400
根管治療術在55例老年人牙周牙髓聯合病變中的應用
王先平
山西省靈丘縣人民醫院,山西 靈丘 034400
目的:觀察根管治療術在老年人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患者110例(共156顆患牙)。隨機分為觀察組55例(80顆患牙)和對照組55例(76顆患牙),對照組使用牙周系統治療方法治療,觀察組使用根管治療術和牙周系統治療,觀察兩組治療后2個月、1年時的臨床療效。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2個月,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1年后,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根管治療術聯合牙周系統治療方法治療老年牙周牙髓聯合病變遠期臨床療效明顯,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根管治療;牙周系統治療
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是臨床口腔科較常見的疾病之一,近些年,隨著人口老齡化比例升高,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的發生率也在逐年增加,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由于牙周牙髓聯合病變后病變范圍較大,治療該聯合病變時藥物很難對牙周組織和牙髓組織同時起效,臨床治療效果欠佳。本院使用根管治療術聯合牙周系統治療方法治療牙周牙髓聯合病變,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診斷并收治的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患者110例,患牙156顆。將11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5例,觀察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為52~75歲,平均年齡為(67.8±2.3)歲,患牙共80顆,其中前牙21顆,前磨牙24顆,磨牙35顆;根據牙周病變對患牙進行分級[1]:Ⅰ級32顆,Ⅱ級30顆,Ⅲ級18顆;對照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9例,其中前牙21顆,前磨牙22顆,磨牙33顆。根據牙周病變對患牙進行分級:Ⅰ級34顆,Ⅱ級25顆,Ⅲ級17顆。對照組患者采用牙周系統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使用根管治療術聯合牙周系統治療方法治療。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患牙位置、患牙病變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進行根管治療術聯合牙周系統治療。首先用根管治療術對患者進行抗炎治療,在X線片下確定患牙病變部位后進行局部麻醉,用牙鉆鉆開牙齒,取出壞死的牙髓后使用根管鉆將根管擴大,用消毒液沖洗根管內部并對根管進行填充保證根管處于無菌狀態。在完成根管治療術后對患者采取牙周系統治療,主要包括齦上潔治操作方法、牙齦齦下刮治以及牙周袋沖洗上藥治療等。①齦上潔治法:患者入院后進行各項患牙檢查后,根據病變部位去除牙石和牙漬,然后在口鏡下做補潔操作。②牙齦齦下刮治:使用齦下刮治器對牙齦刮治治療,治療以刮治器探針檢查到根面光滑為治療成功,刮治術后采用H2O2消毒處理。③牙周袋沖洗上藥:對患牙深牙周袋進行反復沖洗直至牙周袋清潔,然后將藥物注入牙周袋。患者治療時間為2周。
1.2.2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首先進行抗炎治療,然后進行牙周系統治療技術,其治療方法與觀察組牙周系統治療一致,若患者病情嚴重可同時采用牙周翻瓣治療。患者治療時間為2周。
1.3 療效評定標準和觀察指標
1.3.1 療效評定標準[2]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定,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顯效:治療后患者牙周疼痛不適等主觀癥狀消失,患者咬合功能恢復正常,牙周膿腫消失,無出血發生,牙周袋經治療后消失或明顯變淺,牙齒無松動表現,X線檢查根尖周病變消失,牙槽骨重建。有效:治療后患者牙周疼痛不適等主觀癥狀消失,牙齒咬合功能較治療前明顯改善,牙周膿腫消失、無出血,牙周袋較治療前無明顯改善甚至加深,牙齒松動程度較治療前無明顯改善;無效:治療后患者牙周疼痛不適等主觀癥狀無明顯改善,牙周膿腫無減輕伴牙周出血,牙齒咬合無力,牙周袋較治療前加深,牙齒松動明顯增加,經X線檢查牙槽骨吸收明顯。
1.3.2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后2個月、1年進行隨訪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2.1 兩組患者治療2個月后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2個月后,觀察組80顆患牙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46.3%,對照組76顆患牙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48.7%,組間比較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短期內根管治療術與牙周系統治療方法療效相近。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2個月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1年后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1年后,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3%,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提示根管治療術治療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的遠期臨床效果優于牙周系統治療的臨床效果。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半年和1年后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臨床上牙周牙髓聯合病變主要表現為牙周疾病影響牙髓后出現聯合病變。研究表明,牙周病變后可經過繼發性咬合損傷以及根面齲等對牙髓產生影響。患者就診時除了具有明顯的牙周癥狀外還有典型牙髓病變表現。
傳統治療牙周牙髓聯合病變主要采用系統治療對癥處理,治療后未解決根本問題,臨床療效欠佳,此外,臨床在治療牙周牙髓病變時對判斷牙周病變影響牙髓病變的程度以及病變具體位置較為困難,因此,治療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的最佳方法為根管治療術聯合牙周系統治療。使用根管治療術治療過程中,根管中加入的填充劑以及藥物可對根管周圍的牙槽骨和根分叉區具有較好的抗菌和消炎作用,對促進根尖周組織和牙周組織恢復再生具有較好的作用;根管治療術還能增加牙周膜纖維形成和促進牙槽骨修復,有利于新的牙槽骨形成。綜上所述,根管治療術聯合牙周系統治療方法治療老年人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的遠期臨床療效明顯,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使用。
[1]時詠梅.根管治療術在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7,23(5):304-305,306.
[2]張曉霞.牙髓狀態對牙周病變程度及治療愈合影響的研究進展[J].牙周病學雜志,2002,12(12):688-690.
R781.3
A
1007-8517(2014)23-0100-02
201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