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樺
李鎮西老師說:“其實教育就是教會學生愛,教會學生懂得愛,并傳遞愛?!蔽阌怪靡?,每一位老師都深愛自己的學生。但什么樣的愛,才能真正涌入正處于青春期,思維活躍的學生心中?
開學第一天,學生們在教室里正襟危坐、滿懷期待,憧憬著美好的中學生活。獨有一人,遠遠地坐在角落里,翹著二郎腿、斜坐在椅子上,瞇縫著剛剛睡醒的雙眼,冷冷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過長的頭發使一張原本應該朝氣蓬勃的面孔顯出幾分格格不入的滄桑與落魄。他,就是博遠。入校的第一天,他就以與眾不同的造型引起了我的注意,讓我不禁感嘆自己手氣太差,這撥新接的學生中有“問題生”了。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是證實了我的猜測。但凡我能想到的這個階段學生所有的淘氣行為,他都“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了,遲到、課上坐姿不端或不經允許說話、午自習玩手機、課間在教室里亂扔粉筆頭、作業不按時完成……
學生們都看著我,想知道新班主任將如何處理。我怒氣沖沖地找到他,義憤填膺地將他的種種表現一一陳述,并責令他馬上整改。第二天,第三天,情況沒有出現轉機,反而更惡化了,尤其趁我不在教室的時候,他就變本加厲地“折騰”:滿教室都是他扔的粉筆頭和飲料瓶……我對他的管理,也隨之升級,從個體批評上升到全班批評;從單獨談話上升到請家長來校共同商量對策。而他對我,仍是橫眉冷對、積極對抗:課后作業不寫,課堂上閑話照說……眼瞅著他一天比一天“鬧騰”,我心急如焚。
一次偶然的事件,讓我發現了解決問題的契機。
同桌的手劃破了,博遠跑到我辦公室來拿創可貼,臨走時說了聲“謝謝老師”,這個表現讓我很是意外。原來,他也有溫和的一面。于是我決定換個思路想問題。
自此以后,他早上遲到,我不在全班批評,而是問明緣由;他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我不再請家長,而是放學后和他一起把作業寫完,并解答疑問;他在課堂隨意說話,我不再讓他寫檢查,而是鼓勵他積極回答問題,“逼迫”他課上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沒有時間去搗亂;他和同學惡作劇,我也不再厲聲喝斥,而是引導同學們給他寫評語,并讓他大聲地讀出來。
漸漸地,同學們對他的投訴越來越少,老師們對他的肯定越來越多:最近,博遠作業全齊且字跡工整;博遠課堂狀態有很大改善,不僅主動回答問題的次數多了,而且還開始記筆記了;博遠數學考了70分;博遠的英語也“脫貧”了……
捷報頻傳?。那澳莻€“落魄滄?!钡牟┻h正向自信陽剛的陽光大男孩轉變。運動會上,他踴躍報名參加800米比賽;班委競選中,他主動上臺競選體育委員一職;班級文化巡展中,他積極策劃小組展示方案。而讓我刻骨銘心地感動的是以下兩件事情。
一年一次的大考即將來臨,又是昏天黑地的復習。就在這緊張復習迎考中的某一天,他來找我,從兜里掏出他的寶貝手機,說:“老師,請您暫時替我保管吧,這段時間我怕管不住自己,耽誤復習”。從被動受教轉化為主動自覺,他內心的潛能被有效地激發,我看到了一個正在向上的少年。
還有一次,我給學生們補課回家晚了。走出校園,已是華燈初上,大街上行人稀少。博遠堅持一定要和我一起走,并送我到車站,他擔心我害怕,說要保護老師。博遠就像一棵茁壯成長的小樹,我聽到了成長的聲音。
教育本不是可急功近利的,而是需要潤物細無聲地滋養每一個生命的健康成長。愛,是實現教育本質的方法,是把學生從當下引領到下一個人生驛站的帆。有愛的教育,是真正貼近本質的教育。愿每一位深愛著自己學生的老師都能選擇恰當的方式去詮釋教育過程中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