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農業散戶與農業大戶間土地流轉障礙探析

2014-09-19 00:48:21論衛星楊林生
商業研究 2014年5期
關鍵詞:農業企業

論衛星+楊林生

文章編號:1001-148X(2014)05-0080-08

摘要:我國現階段農業散戶與農業大戶之間存在的土地流轉問題,主要表現為地租水平既不足以刺激農業散戶的土地供給,又足以抑制農業大戶的土地需求。作為地租上下限的農業大戶與農業散戶的土地產出水平倒掛或接近,是難以形成合理地租的深層原因;而農業大戶的非企業生產者局限和生產力的缺失,致使其土地產出同農業散戶一樣低下,成為抑制地租上升、土地流轉不暢的根本障礙。因此,包括農業大戶在內的農業經營主體向資本經濟的企業生產者飛躍,是實現土地流轉和農業現代化的關鍵環節。

關鍵詞:農業大戶;農業散戶;土地流轉;地租水平;土地產出水平;企業生產力

中圖分類號:F301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4-02-17

作者簡介:論衛星(1958-),男(回族),河北冀縣人,臺州經濟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資本經濟、農業經濟;楊林生(1972- ),男,江西九江人,臺州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南京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制度經濟學。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資本經濟理論及其農業資本經濟應用研究”,項目編號:Y201018377。自1988年始,允許土地流轉就得到憲法及相關法律的確認①,但時至今日,我國土地流轉的態勢依然不盡如人意。至2011年,全國承包地的流轉面積僅占全部承包地的162%[1];而且已流轉土地的相當部分并沒有流向以農業大戶為主的規模農業主體,而是“發生在小規模分散經營的農戶之間”[2],致使土地流轉這種土地資源的重新配置,并非優化配置過程,對土地集中和規模經營的作用有限。顯而易見,使土地由分散的農戶(以下簡稱農業散戶或散戶)向農業大戶流轉,理順農業散戶與農業大戶的土地流轉關系,應成為土地流轉的重頭戲;這對于實現土地集中和規模經營,對于“培育和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②,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是什么在阻礙著農業散戶與農業大戶之間的土地流轉呢?政策是否給力、土地市場是否完善、土地產權交易制度[3]是否健全等,都不過是外因;而農業散戶同農業大戶之間特定的土地供求關系,隱身其后的土地產出關系以及更深層的農業非資本經濟關系,才是兩者之間土地流轉的內在障礙。

一、地租對土地流轉的直接影響

(一)農業散戶與農業大戶之間的土地流轉關系

農業散戶與農業大戶之間的土地流轉,指的是擁有土地經營權的散戶將承包地的經營權在一定期限內讓渡給以農業大戶為主的農業經營主體,從而形成一定量的土地集中和一定規模的農業生產經營。這種土地流轉并非一些農民所稱的“承包”或“再承包”。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土地承包,是村(隊)集體按戶籍人口將土地分配給本村(隊)的農戶,由此形成土地集體所有、農戶承包經營的土地產權關系。隨著按地畝征收的“三提五統”③和農業稅的取消,承包地的取得基本上是無償的。土地承包同土地流轉的區別在于:前者是無償的土地分配關系和非市場行為,后者是有償的土地租賃關系和市場行為。既然是一種租賃關系和市場行為,土地流轉就應當體現土地供求雙方的平等和自愿原則,而非某種行政力的結果。目前一些地方出現的由政府推動土地集中的“土地流轉工程”,不在本文研究之列。

因此,對土地流轉關系可以明確的是:第一,土地流轉的客體是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土地經營權的讓渡和交易。農戶的土地經營權是否存在,關系到土地流轉中土地供給和土地需求的客體是否存在;這里假定現行的土地產權制度不變,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穩定的。此外,由于一些村(隊)未將土地全部承包給農戶,不排除有少量的流轉地直接來自于村集體而非農戶。如筆者在江蘇揚州農村調研得知,某農業大戶最初集中的30畝土地全部是該村預留的。第二,土地流轉關系的主體主要是土地供求雙方:農業散戶是土地供給者,農業大戶則以土地需求者的面目出現。由于種種原因,村(隊)在土地供求之間發揮中介職能,不僅必要而且可行,但村(隊)集體既不是供給者也不是需求者。因此土地由農業散戶流向農業大戶的過程,首先表現為農業散戶同農業大戶之間對立統一的土地供求關系。

總第445期論衛星:農業散戶與農業大戶間土地流轉障礙探析????商 業 研 究2014/05(二)土地供給不足與地租水平之低

一般意義上的土地供給,受國土面積的制約而飽和或接近飽和,對土地價格的反應較為遲鈍,其供給曲線近似垂直。與此不同的是,土地流轉中的土地供給因龐大的尚未流轉的土地存量而遠未飽和,會對土地流轉的價格產生較為強烈的反應,其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且呈現出較大的供給價格彈性。這兩種土地供給的比較見圖1。在(b)的土地流轉中,土地價格從P1升至P2,引起土地供給量較大幅度地從Q1增至Q2。正是由于大量土地滯留于農業散戶,潛在供給量巨大,土地流轉的價格即地租水平便成為土地供給量的決定因素。

在現實的土地流轉中,作為土地供給者的農業散戶是否將土地出讓,主要是在土地自耕收益同地租收益之間做出比較和選擇,當自耕收益既定時,地租收益就對土地供給起著決定性作用。地租水平超出或較大地高于自耕收益,農業散戶的土地供給意愿就強;地租水平達不到或不能明顯高于自耕收益,土地供給意愿就弱。而后一種狀況恰恰具有普遍性。筆者在安徽和縣調研得知的大致情形是:正常年景下農民自耕收益大體在每畝千元左右,而當地土地流轉價格多在400-500元/畝之間,使農民出讓土地的動力明顯不足,流轉的土地僅占當地耕地面積的10%左右。相關調查數據又顯示,如果將土地流轉價格提高一倍,達到800元/畝,有意愿出讓土地的農業散戶可增至60%以上。

圖1兩種土地供給的比較

除地租水平之低以外,地租收益的風險之大也對土地流轉產生不利的影響。土地承租者往往等到一年收成之后支付租金,而且有的村(隊)作為土地流轉中介,對代收的地租予以截留或扣除,這些現象均加大了農業散戶取得地租的風險,減弱了土地供給的意愿和信心。可見,盡管土地供給不足是諸多因素作用的結果,但地租水平低和地租風險大無疑是其基本原因。相比之下,通過土地租賃合同的完善、地租支付方式的改進、相關信用體系的建立等,地租風險問題不難解決,而地租水平之低卻有著深層和復雜的背景。

(三)土地需求疲軟與地租水平之高

土地流轉的需求不足,首先是對土地集中有需求的農業大戶數量不足。無論對于年富力強的種田能手,來自城市的投資者還是大學畢業生,非農產業中的務工或經商,都是優于務農的就業創業選擇,而且由于種種原因,尤其是取得土地的高成本、高風險和農業的低回報,導致“農業至今尚未成為資本投資的樂土”[4],立志務農的農業大戶也鳳毛麟角。

土地需求不足的更重要表現,是現有為數不多的農業大戶普遍缺乏擴大承租土地的意愿和動力,相反,有的農業大戶甚至有“退租”和“減租”④的打算。究其原因,幾乎所有的農業大戶不約而同地指向取得土地的高成本,即地租水平高。同一個地租水平,農業散戶嫌低,農業大戶卻不堪重負。在估算農業的投入產出時,農業大戶往往同農業散戶相比較:在畝均產出上,農業大戶并沒有多少優勢,但在土地和勞動力的投入上,農業散戶幾乎是“零成本”,而農業大戶則是必不可少的大額支出。筆者在安徽淮南農村調研時,有農業大戶算過這樣一筆賬:自己的畝均產出千元左右,與當地散戶相差無幾;但在去掉人工費用和土地租金后,不僅所剩無幾,甚至還要“倒貼”。此外,農業散戶可以按地畝得到政府的種糧補貼,即使將土地出租,該補貼依然據為己有;而實際耕作該土地的農業大戶,不僅得不到補貼,還要花錢“買”土地。如此“該進的進不來,該出的還得出”,不但令農業大戶耿耿于懷,而且極大抑制農業大戶的土地需求。如果說,為了取得土地,現有的地租水平已經構成農業大戶并不輕松的負擔,那么,勢必以提高地租為代價的擴大土地承租,就會讓農業大戶更加難以承受。

總之,無論是土地供給不足,還是土地需求不旺,都與地租的“高不成、低不就”密切相關。地租水平上下為難的僵局,一方面表現出一般的供求矛盾,即農業大戶認可的地租水平農業散戶必定嫌低,而農業散戶接受的地租水平農業大戶則認為不堪重負;另一方面又表現出一種少見的和特殊的供求矛盾,即在同一個地租水平上,農業散戶的嫌低與農業大戶的嫌高同時存在。除非有某種外力的作用,供求雙方幾乎沒有更積極愿意成交的余地。因此,要破解這一難題,形成供求雙方皆大歡喜且具有土地供求兩旺效應的地租水平,僅靠供求關系的調整已然無能為力,而在土地供求背后起作用的土地產出不能不引起格外關注。

二、土地產出對土地流轉的深層制約

(一)土地產出水平與地租的上下邊界

在農業大戶和農業散戶的投入產出關系中,一定的農業收益同勞動投入之間的關系不易把握,同“非資本投資”[4]之間的關系也并不明了,但是同投入的土地之間往往是簡單明了的正比關系。無論農業散戶還是農業大戶,都將其農業生產收益視為土地的產出,用農產品的銷售收入減去一年中的全部貨幣支出來計算或估算土地產出水平。只不過農業大戶與農業散戶的貨幣支出項目不盡相同,后者通常沒有支付人工費用和地租的貨幣支出。

土地產出水平對于農業大戶和農業散戶雙方都是至關重要的。雙方的土地供求總是在一定的地租水平下成交:單從市場作用看,大戶的需求趨旺,地租會上走;散戶的供給趨強,地租會下滑。但是,地租的漲與落都不是無限的,總有一個邊界,而支付地租的農業大戶的土地產出水平(以下用Nd表示),構成了地租水平的上限,獲取地租的農業散戶的土地產出水平(以下用Ns),則構成了地租的下限。對于農業大戶來說,地租不能高于Nd,否則就超出他的支付能力;對于農業散戶來說,地租不能低于Ns,否則他寧可選擇自耕。

用Ph和PL分別表示地租的上、下限,則地租水平只能在Ph>PL的區間內隨供求的變化而變動,并作用于土地供求。由于Ph=Nd,PL=Ns,而且Ph>PL,因此Nd>Ns就是形成合理的地租水平的基本條件。在Ph>PL這一“順差”內,地租水平即不會高出Nd,也不會低于Ns,可以讓供求雙方接受。假如同一地區的Nd和Ns分別為1 200元/畝和800元/畝,形成1 200(Nd)>800(Ns)的順差,地租水平便會在800-1 200元之間合理浮動。供給趨旺時,地租會低一些,但不會低于800元/畝;需求趨旺時,地租會高一些,但不會高于1 200元/畝,并以此形成土地供求的良性互動。可見,只有Nd>Ns及其順差,才是Nd與Ns關系的正常體現,也是形成合理地租并發揮其功效的必要前提。

圖2Nd>Ns之差對地租水平的影響

不僅如此,Nd>Ns的順差越大,意味著地租上升的空間越大,從而增加土地供與求的余地也越大(見圖2)。在(a)與(b)的比較中,土地供給與需求的價格彈性是相同的。當Ns為400元、Nd為600元,Nd>Ns的順差較小時,地租水平只能在400-600元之間的狹小區間浮動,土地供求的最大值僅為0-200個單位;而當Ns為400元、Nd為1 000元,Nd>Ns的順差較大時,不僅地租水平可以在400-1 000元的較大區間浮動,而且土地供求的最大值可達600個單位。可見,與Nd>Ns同樣重要的是,Nd明顯地大幅地高于Ns,可以使合理的地租更加充分、更加活躍,更利于助推土地的供求。

(二)Nd與Ns關系的扭曲和土地供求凝滯

然而,在各地的Nd與Ns的對比中,Nd>Ns,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狀態;Nd接近甚至小于Ns卻是較為常見的現象。根據筆者在地處江淮平原的安徽和縣某鄉的調研,當地2012年較為典型的Ns與Nd的形成如表1、表2所示。

表1農業散戶的畝均土地產出(Ns)農季產量(千克)單價(元)銷售收入(元)貨幣支出(元)農資水、電農機具其他Ns午季4002.1084013012010080410秋季5502.401320150150130100790合計2 1609601 200

表2農業大戶的畝均土地產出(Nd)農季產量(千克)單價(元)銷售收入(元)貨幣支出(元)農資水電農機具雇工其他Nd午季4202.108821009010010080412秋季5602.401 344100110130150100754合計2 2661 0601 166

上表所反映的Nd

可見,一方面是農業大戶的畝均銷售收入不能明顯高于農業散戶,另一方面又是農業大戶的畝均貨幣支出不低于甚至高于農業散戶,于是,Nd

(三)Ph下移的效應及其代價

應當看到的是,即使在NdPL的關系依然可以成立。假設Nd=800,Ns=1 000,形成800Nd<1 000Ns的逆差,如果散戶的地租預期可以降至400,這時,Ph雖然不變,仍為800Nd,但PL卻由1 000Ns下移至400,形成800Ph>400PL的順差,土地供求依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但是,Ph下移至Ns之下是有條件,也是有代價的,在土地流轉實踐中,主要是農業勞動力離土和置換的結果。

在Ns相差無幾的不同地區或同一地區,地租水平往往大相徑庭。如方圓300公里之內的安徽淮南、和縣、江蘇揚州等地,均是以小麥、水稻為主的兩季生產,Ns大致都在1 200元/畝左右。但是,淮南一帶的土地流轉價格多在800-1 000元,和縣多在400-500元,揚州甚至低至300元/畝。土地流轉價格何以會跌破甚至大大跌破Ns?只要對各地農業勞動力的離土狀況稍加分析比較就不難發現,撇開土地產出水平不談,土地流轉價格往往同當地農業勞動力的離土程度密切相關。農業散戶越是離土,自耕勞動力越是稀缺,土地流轉價格就越低。雖然和縣、揚州一帶的Ns不低于甚至略高于淮南一帶,但是,由于前者的農業散戶在本地或外地經商、務工的更多,農業勞動力離土的程度更高,農業散戶因缺乏勞力而更加難以留土自耕,降低地租預期而出讓土地的愿望就更強。因此,土地流轉價格低于Ns,不是對Ns作為地租下限的否定,而是由勞動力離土產生的PL下移的效應。

在農業散戶的自耕中,自身勞動力的支出并不構成其貨幣成本,其生產費用中不會包含預付自身勞動力的價值。然而,農業散戶一旦離土進入非農產業,原先被淹沒在自耕中的勞動力價值便得以實現和顯現,不能不成為以何種條件出讓土地的重要考量,原先在地租收益同自耕收益之間的選擇,就會轉化為地租收益同勞動力價值及其貨幣表現的選擇。以非農產業中最低的農民工工資計,即便月薪1 100元⑤,也可以獲得13 200元的年收入。相比之下,數百元乃至上千元的地租收入微不足道,即便為上萬元的選擇而全部放棄也是值得的。因此,以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置換為條件,農業散戶出讓土地的地租下限可以降低至Ns之下直至為零。在農業稅取消之前,極少數農業散戶為了務工或經商,寧愿自己承擔農業稅而將土地“倒貼”給他人耕種,就是PL下移的極端表現。

但是,土地畢竟是能夠帶來一定收益的稀缺資源。出于對土地權益的堅守,大多數農業散戶“有償出讓土地”的欲望很難被低廉的地租所刺激,面對低得“可有可無”的地租水平,有的農業散戶寧可讓土地撂荒也無動于衷。因此,PL的下移對土地流轉的作用是有限的,以低地租為條件的土地流轉實際上并沒有出現強勁的態勢。不僅如此,農業勞動力過度離土及其低地租效應,是以犧牲農民的土地權益和農業的萎縮為代價的,得不償失。

第一,土地流轉價格畸低,使農民來自土地權益的保障微乎其微,喪失殆盡,構成對現行土地產權關系的嚴峻挑戰。即使在城鎮化的推進中,億萬農民失去土地權益的保障,現行的土地產權關系過早瓦解,也是一個須慎重對待的社會問題。

第二,土地流轉價格畸低,勢必加劇農業用地的廉價性,浪費寶貴的耕地資源。能夠以低成本或零成本獲取土地,不但減弱土地需求者提高農業生產力的動力,而且削弱資源配置中的競爭機制,使本就稀缺的耕地資源難以優化配置。另一方面,農業用地的越發不值錢將加劇土地的“農轉非”沖動,成為耕地流失的經濟根源。

第三,農業勞動力離土與土地流轉價格下降相互作用,造成農業勞動力日漸枯竭,更是目前農業發展的迫在眉睫的危機,在弱質的農業同相對強勢的非農產業對勞動力的爭奪中,不但優質和較優勞動力流向非農產業不可逆轉,而且由老弱婦孺構成的農業勞動力隊伍也在萎縮。在農業勞動力離土嚴重的地區,許多人不約而同地流露出“不久的將來將無人務農”的深深憂慮。不管是農業散戶還是農業大戶的農業生產,如果因勞動力特別是優質勞動力的枯竭而難以為繼,“農業向弱而非農產業向強的分化”[4]將不可避免地繼續演進。

可見,農業勞動力離土和置換雖然使PL降至Ns之下,形成Ph>PL的順差,但是,靠低地租維系的土地流轉,不僅成效甚微,而且要支付巨大的社會成本,不能成為土地流轉的指望和寄托。應當看到的是,Ph>PL,可以是這兩個量變動的結果,除PL下移之外,還可通過Ph的上移實現;只不過PL的下移是PL降至Ns之下,而Ph的上移卻不能是Ph升至Nd之上,只能是Nd本身提升的結果。PL下移的效應是地租走低,Ph上移的效應則是地租走高;相比之下,Ph上移和Nd上升的空間不僅是無限的,而且對于農民土地權益的實現和保障以及農民收入的增加等有諸多的利好。因此,Nd<或=Ns的要害并不在于Ns之高,而在于Nd之低;Ph>PL的形成,與其因PL降至Ns之下而形成,不如因Nd的提升而實現。這才是走出土地流轉困境的正途和關鍵。如此一來,Nd何以會低至甚至低于Ns,Nd之低的癥結何在,不能不引起進一步的深究。

三、企業生產力缺失對土地流轉的根本性制約

Nd與Ns的同樣低下,農業大戶并沒有較之于農業散戶的明顯優勢,反映了在農業生產的諸多環節和農業生產力的諸多決定因素中,雖然農業散戶的小規模分散自耕被農業大戶的大規模集中生產所取代,但在農業科技、經營管理、農業服務、產業鏈升級等方面基本上是江山依舊。這一切集中到一點,就是在經濟運行關系上,農業大戶并未產生較之于農業散戶的實質性飛躍,二者都是非資本經濟的非企業生產者。

(一)農業大戶的非資本經濟和非企業生產者屬性

資本經濟(一般)是同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既密切聯系又彼此區別的一種經濟運行關系,是基于投資者與勞動者的對立統一,以價值增值為核心,以企業為生產者形式的現代大生產。企業生產者與非企業生產者的區別是資本經濟與非資本經濟的基本區別。

我國現階段的農業經營主體,即農業生產者,主要是億萬農業散戶和為數尚不多的農業大戶。其中,農業散戶的非企業生產者屬性是顯而易見的,而農業大戶的非企業生產者屬性也是不容置疑的。企業生產者與非企業生產者的本質區別,主要不在于經營規模的大小和是否雇工,而在于是否有企業的“形”與“神”。從形式上看,大多數農業大戶既非法律意義上的農場、農業公司等農業企業,也沒有經濟運行關系上的企業化經營。支撐農業大戶經濟運行的,主要是農業大戶與土地出讓者之間的土地租賃關系以及同閑散勞動力之間的勞動合同關系,由此決定了農業大戶的產、供、銷活動和人、財、物管理基本上是非企業行為。從內涵上看,農業大戶的雇工關系遠非基于價值增值的投資者與勞動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資本經濟的價值增值,“不是由于超過而是由于按照商品的實際價值出賣商品獲得的”[5],其立足點在于勞動創造的價值大于勞動力自身價值;包括技術進步,管理提升乃至市場利好等帶來的價值增值,在資本經濟視角下,都可以歸結為勞動者價值創造力和增值力提升的結果。而在農業大戶的經營中,其常態化的雇工同農業散戶偶然性雇工本質上一樣,主要是出于彌補自身勞動力不足或勞動力置換,是自身勞動力的延伸。雇工費用構成農業大戶的經營成本,卻沒有成為預付可變資本;農業大戶可能的經營收益往往由種種市場利好所賜,而非勞動者價值創造力和增值力所賜。可見,目前的農業大戶總體上既無企業生產者之名,亦無企業生產者之實,尚處于農業非資本經濟向農業資本經濟的過渡形態,有待實現非企業生產者向企業生產者的飛躍。

(二)企業生產力的缺失與Nd的低下

農業大戶的非企業生產者屬性,還進一步表現為并沒有形成包括技術生產力、營銷生產力、管理生產力等在內的企業生產力。企業生產力的缺失,極大地束縛農業大戶的產能,成為Nd提升的根本障礙。

1.技術生產力的缺失。技術生產力表現為企業生產者的產品開發、品牌戰略、節能降耗、產業鏈升級等行為及其引發的技術進步的動力與機制。非企業生產者可能不乏來自市場的技術進步的動力和壓力,但由價值創造力和增值力所承載的技術進步的機制和結果,卻是非企業生產者望塵莫及的。由于缺乏基于勞資對立統一的價值增值機制,農業大戶在技術進步的能力和機制上先天不足。農技機構和農技人員的努力不能同農業大戶尚不存在的技術進步機制相融合,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和提高無論對農業散戶還是農業大戶均不甚理想,以至于在選種、育種、耕作、施肥、灌溉以及病蟲害防治等諸多環節,農業大戶的技術含量難以高出農業散戶。在產業鏈上,農業大戶也處于同散戶一樣的最低端,多為初級農產品的種養階段。非企業化的經營,價值增值機制和技術進步機制的缺失,使得農產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品牌戰略、技術研發、現代物流、電子商務、資本運作等高端產業鏈,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以至于農業大戶的初級農產品生產不僅同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形成外部對立,而且陷于年復一年的簡單再生產中。

2.營銷生產力的缺失。產品銷售是任何生產者至關重要的流通環節,但是,只有企業生產者才有營銷,才能集營銷手段、營銷策略、營銷渠道和營銷網絡于一身。營銷不僅是實現商品價值的“驚險的跳躍”[6],更是實現價值創造力和增值力的過程,成功的營銷將企業的觸角伸向四面八方,使企業在一定意義上成為市場的主宰。反觀農業大戶的產品銷售過程,處處表現為被動的非營銷狀態。農產品銷售難不止是農業散戶的困難,也為農業大戶所糾結:面對打白條、壓級壓價的買家,不管是國有糧站還是個體糧販,大戶同散戶一樣無可奈何;農產品短缺時,他們分享不到多少賣方市場的利益,農產品過剩時,他們又只能獨吞其苦果。只是在有相關合作社可以倚重時,農業大戶單打獨斗的弱勢境遇能夠稍加改善,但這畢竟是生產者聯盟的外在力量,作為獨立的生產者,若不能改變非企業生產者和營銷生產力缺失的狀況,其市場中的弱者地位就不能從根本上加以改變。

3.管理生產力的缺失。投資者之間、投資者與勞動者之間的對立統一,在形成企業內在增值機制的同時,也生成表現為協作生產力的管理生產力。投資者職能及其派生的管理職能體系,將各崗位之間的分工協作,各要素的動員、配置加以組織協調和運作。而在農業大戶的經濟運行中,分工協作,專業化生產等企業生產者特有的管理生產力難得一見。其所謂管理,僅僅是因雇工而產生的勞動力的簡單分配,干一天活付一天報酬,做一畝地的活計付一畝地活計的報酬,僅此而已。專業化崗位分工、工作過程管理、質量控制、成本控制、農工培訓、薪酬管理等企業生財之道幾乎蕩然無存。看得見的田邊地頭,秧插得還算齊整;看不見的地塊中間,秧插得稀稀拉拉。類似現象在農業大戶的生產過程中既非鮮見,也令其一籌莫展。其管理生產力的缺失可見一斑。

需要指出的是,非企業生產者缺失企業生產力,并不意味著企業生產者就一定都有企業生產力的良好表現。企業生產者也有優劣之分,其優勝劣汰的不同命運,不僅表明企業生產力的有無,更表明企業生產力的強弱與高下;而非企業生產者相對于企業生產者的弱與劣,必定是企業生產力缺失的表現與結果。只要農業大戶尚未成長為真正的農業企業,企業生產力缺失就始終構成其天生軟脅。正是由于農業大戶同農業散戶一樣的非企業生產者局限,一樣的缺失企業生產力,農業散戶在農業生產力上的諸多先天不足也同樣困擾著農業大戶,制約著農業大戶的土地產出。這是Nd低位徘佪于Ns水平的根本原因,也是土地流轉的根本障礙。

四、結語

主要發生于農業散戶與農業大戶之間的土地流轉,作為市場作用下的土地供求關系,呈現出農業散戶土地供給不足和農業大戶土地需求疲軟的狀態。土地流轉價格,即地租水平,是土地流轉遇冷的直接因素:基于農業散戶的立場和預期,地租因不能高于其自耕收益而過低,不足以刺激土地供給;基于農業大戶的立場和預期,地租因超出其支付能力而過高,足以抑制土地需求。

農業大戶的土地產出水平(Nd)接近農業散戶的土地產出水平(Ns),是地租上下為難和土地流轉不暢的深層原因。在Nd=Ns甚至PL,實現少量土地流轉,卻凸顯出得不償失的社會代價。健康的大規模的土地流轉不能指望降低PL來維系,只能寄希望于提高Nd和Ph來實現。

然而,在目前農業非資本經濟條件下,農業大戶本質上是同農業散戶一樣的非企業生產者。包括技術生產力、營銷生產力和管理生產力在內的企業生產力的缺失,使農業大戶在農業生產力的諸多方面無法超越農業散戶。這是Nd不能高出Ns的根本原因,也是土地流轉的根本障礙。因此,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大戶能否盡快地由農業小生產者向企業生產者進化,不僅關系到2013年中央1號文件中提出的新的農村經營主體的培育,而且關系到土地流轉的進程。可見,農業資本經濟的發展及其農業企業的成長,是推進土地流轉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注釋:

①198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②請見中共中央2013年1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

③“三提五統”指鄉、村兩級以“提留”、“統籌”名義向農戶征收各類款項的統稱。

④這里“退租”“減租”,指農業大戶退出土地租約或減少土地承租規模。

⑤各地最低工資標準存在較大差異, 2013年上海最低工資標準全國最高,已達到1 620元,而作為西部省份貴州的最低工資標準也達到了1 030元,因此本文取1 100元作為最低工資標準并非是一個高估的值。

參考文獻:

[1]楊浩然,劉悅,劉合光.中美農業土地制度比較研究[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3(2):69.

[2]黃祖輝,王朋.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問題及對策——兼論土地流轉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44.

[3]柳建平.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于現代農業發展經驗的思考[J].科學?經濟?社會,2013(1):70.

[4]論衛星,楊林生.非資本經濟:我國農業問題的深層解讀[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2):159-160.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1.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7.

On Land Circulation Obstacles between Retail Agriculture Holders and Large

Agriculture HoldersLUN Wei-xing1, YANG Lin-sheng2

(1. Taizhou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Taizhou 318000,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Abstract:In terms of the land circulation between large agriculture holders and retail agriculture holders, nowadays in China, low rents not only prevent the retail holders from renting their lands, but also restrain large holders′ demands for more lands. What causes unreasonable land rentals is that the land productivity of the large holders is lower than or even close to the retail holders, although the rentals have reached upper or lower limit. The large holders are non-business producers and short of high productivity, leading to their productivity as low as the retail holders′, which turns to be an essential restriction from increasing rentals and easy circulation. Therefore, that agricultural operators should take a leap to become business producers of capital economy is a key to the realization of land circulation and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Key words:large agriculture holders; retail agriculture holders; land circulation; level of rent; land productivity; business productivity

(責任編輯:李江)

3.管理生產力的缺失。投資者之間、投資者與勞動者之間的對立統一,在形成企業內在增值機制的同時,也生成表現為協作生產力的管理生產力。投資者職能及其派生的管理職能體系,將各崗位之間的分工協作,各要素的動員、配置加以組織協調和運作。而在農業大戶的經濟運行中,分工協作,專業化生產等企業生產者特有的管理生產力難得一見。其所謂管理,僅僅是因雇工而產生的勞動力的簡單分配,干一天活付一天報酬,做一畝地的活計付一畝地活計的報酬,僅此而已。專業化崗位分工、工作過程管理、質量控制、成本控制、農工培訓、薪酬管理等企業生財之道幾乎蕩然無存。看得見的田邊地頭,秧插得還算齊整;看不見的地塊中間,秧插得稀稀拉拉。類似現象在農業大戶的生產過程中既非鮮見,也令其一籌莫展。其管理生產力的缺失可見一斑。

需要指出的是,非企業生產者缺失企業生產力,并不意味著企業生產者就一定都有企業生產力的良好表現。企業生產者也有優劣之分,其優勝劣汰的不同命運,不僅表明企業生產力的有無,更表明企業生產力的強弱與高下;而非企業生產者相對于企業生產者的弱與劣,必定是企業生產力缺失的表現與結果。只要農業大戶尚未成長為真正的農業企業,企業生產力缺失就始終構成其天生軟脅。正是由于農業大戶同農業散戶一樣的非企業生產者局限,一樣的缺失企業生產力,農業散戶在農業生產力上的諸多先天不足也同樣困擾著農業大戶,制約著農業大戶的土地產出。這是Nd低位徘佪于Ns水平的根本原因,也是土地流轉的根本障礙。

四、結語

主要發生于農業散戶與農業大戶之間的土地流轉,作為市場作用下的土地供求關系,呈現出農業散戶土地供給不足和農業大戶土地需求疲軟的狀態。土地流轉價格,即地租水平,是土地流轉遇冷的直接因素:基于農業散戶的立場和預期,地租因不能高于其自耕收益而過低,不足以刺激土地供給;基于農業大戶的立場和預期,地租因超出其支付能力而過高,足以抑制土地需求。

農業大戶的土地產出水平(Nd)接近農業散戶的土地產出水平(Ns),是地租上下為難和土地流轉不暢的深層原因。在Nd=Ns甚至PL,實現少量土地流轉,卻凸顯出得不償失的社會代價。健康的大規模的土地流轉不能指望降低PL來維系,只能寄希望于提高Nd和Ph來實現。

然而,在目前農業非資本經濟條件下,農業大戶本質上是同農業散戶一樣的非企業生產者。包括技術生產力、營銷生產力和管理生產力在內的企業生產力的缺失,使農業大戶在農業生產力的諸多方面無法超越農業散戶。這是Nd不能高出Ns的根本原因,也是土地流轉的根本障礙。因此,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大戶能否盡快地由農業小生產者向企業生產者進化,不僅關系到2013年中央1號文件中提出的新的農村經營主體的培育,而且關系到土地流轉的進程。可見,農業資本經濟的發展及其農業企業的成長,是推進土地流轉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注釋:

①198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②請見中共中央2013年1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

③“三提五統”指鄉、村兩級以“提留”、“統籌”名義向農戶征收各類款項的統稱。

④這里“退租”“減租”,指農業大戶退出土地租約或減少土地承租規模。

⑤各地最低工資標準存在較大差異, 2013年上海最低工資標準全國最高,已達到1 620元,而作為西部省份貴州的最低工資標準也達到了1 030元,因此本文取1 100元作為最低工資標準并非是一個高估的值。

參考文獻:

[1]楊浩然,劉悅,劉合光.中美農業土地制度比較研究[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3(2):69.

[2]黃祖輝,王朋.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問題及對策——兼論土地流轉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44.

[3]柳建平.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于現代農業發展經驗的思考[J].科學?經濟?社會,2013(1):70.

[4]論衛星,楊林生.非資本經濟:我國農業問題的深層解讀[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2):159-160.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1.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7.

On Land Circulation Obstacles between Retail Agriculture Holders and Large

Agriculture HoldersLUN Wei-xing1, YANG Lin-sheng2

(1. Taizhou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Taizhou 318000,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Abstract:In terms of the land circulation between large agriculture holders and retail agriculture holders, nowadays in China, low rents not only prevent the retail holders from renting their lands, but also restrain large holders′ demands for more lands. What causes unreasonable land rentals is that the land productivity of the large holders is lower than or even close to the retail holders, although the rentals have reached upper or lower limit. The large holders are non-business producers and short of high productivity, leading to their productivity as low as the retail holders′, which turns to be an essential restriction from increasing rentals and easy circulation. Therefore, that agricultural operators should take a leap to become business producers of capital economy is a key to the realization of land circulation and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Key words:large agriculture holders; retail agriculture holders; land circulation; level of rent; land productivity; business productivity

(責任編輯:李江)

3.管理生產力的缺失。投資者之間、投資者與勞動者之間的對立統一,在形成企業內在增值機制的同時,也生成表現為協作生產力的管理生產力。投資者職能及其派生的管理職能體系,將各崗位之間的分工協作,各要素的動員、配置加以組織協調和運作。而在農業大戶的經濟運行中,分工協作,專業化生產等企業生產者特有的管理生產力難得一見。其所謂管理,僅僅是因雇工而產生的勞動力的簡單分配,干一天活付一天報酬,做一畝地的活計付一畝地活計的報酬,僅此而已。專業化崗位分工、工作過程管理、質量控制、成本控制、農工培訓、薪酬管理等企業生財之道幾乎蕩然無存。看得見的田邊地頭,秧插得還算齊整;看不見的地塊中間,秧插得稀稀拉拉。類似現象在農業大戶的生產過程中既非鮮見,也令其一籌莫展。其管理生產力的缺失可見一斑。

需要指出的是,非企業生產者缺失企業生產力,并不意味著企業生產者就一定都有企業生產力的良好表現。企業生產者也有優劣之分,其優勝劣汰的不同命運,不僅表明企業生產力的有無,更表明企業生產力的強弱與高下;而非企業生產者相對于企業生產者的弱與劣,必定是企業生產力缺失的表現與結果。只要農業大戶尚未成長為真正的農業企業,企業生產力缺失就始終構成其天生軟脅。正是由于農業大戶同農業散戶一樣的非企業生產者局限,一樣的缺失企業生產力,農業散戶在農業生產力上的諸多先天不足也同樣困擾著農業大戶,制約著農業大戶的土地產出。這是Nd低位徘佪于Ns水平的根本原因,也是土地流轉的根本障礙。

四、結語

主要發生于農業散戶與農業大戶之間的土地流轉,作為市場作用下的土地供求關系,呈現出農業散戶土地供給不足和農業大戶土地需求疲軟的狀態。土地流轉價格,即地租水平,是土地流轉遇冷的直接因素:基于農業散戶的立場和預期,地租因不能高于其自耕收益而過低,不足以刺激土地供給;基于農業大戶的立場和預期,地租因超出其支付能力而過高,足以抑制土地需求。

農業大戶的土地產出水平(Nd)接近農業散戶的土地產出水平(Ns),是地租上下為難和土地流轉不暢的深層原因。在Nd=Ns甚至PL,實現少量土地流轉,卻凸顯出得不償失的社會代價。健康的大規模的土地流轉不能指望降低PL來維系,只能寄希望于提高Nd和Ph來實現。

然而,在目前農業非資本經濟條件下,農業大戶本質上是同農業散戶一樣的非企業生產者。包括技術生產力、營銷生產力和管理生產力在內的企業生產力的缺失,使農業大戶在農業生產力的諸多方面無法超越農業散戶。這是Nd不能高出Ns的根本原因,也是土地流轉的根本障礙。因此,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大戶能否盡快地由農業小生產者向企業生產者進化,不僅關系到2013年中央1號文件中提出的新的農村經營主體的培育,而且關系到土地流轉的進程。可見,農業資本經濟的發展及其農業企業的成長,是推進土地流轉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注釋:

①198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②請見中共中央2013年1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

③“三提五統”指鄉、村兩級以“提留”、“統籌”名義向農戶征收各類款項的統稱。

④這里“退租”“減租”,指農業大戶退出土地租約或減少土地承租規模。

⑤各地最低工資標準存在較大差異, 2013年上海最低工資標準全國最高,已達到1 620元,而作為西部省份貴州的最低工資標準也達到了1 030元,因此本文取1 100元作為最低工資標準并非是一個高估的值。

參考文獻:

[1]楊浩然,劉悅,劉合光.中美農業土地制度比較研究[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3(2):69.

[2]黃祖輝,王朋.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問題及對策——兼論土地流轉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44.

[3]柳建平.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于現代農業發展經驗的思考[J].科學?經濟?社會,2013(1):70.

[4]論衛星,楊林生.非資本經濟:我國農業問題的深層解讀[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2):159-160.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1.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7.

On Land Circulation Obstacles between Retail Agriculture Holders and Large

Agriculture HoldersLUN Wei-xing1, YANG Lin-sheng2

(1. Taizhou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Taizhou 318000,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Abstract:In terms of the land circulation between large agriculture holders and retail agriculture holders, nowadays in China, low rents not only prevent the retail holders from renting their lands, but also restrain large holders′ demands for more lands. What causes unreasonable land rentals is that the land productivity of the large holders is lower than or even close to the retail holders, although the rentals have reached upper or lower limit. The large holders are non-business producers and short of high productivity, leading to their productivity as low as the retail holders′, which turns to be an essential restriction from increasing rentals and easy circulation. Therefore, that agricultural operators should take a leap to become business producers of capital economy is a key to the realization of land circulation and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Key words:large agriculture holders; retail agriculture holders; land circulation; level of rent; land productivity; business productivity

(責任編輯:李江)

猜你喜歡
農業企業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新農業 從“看天吃飯”到“看數吃飯”
今日農業(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高清在线视频|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中国毛片网|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九色91在线视频| 亚洲清纯自偷自拍另类专区|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劲爆第一页|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天天操天天噜|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欧美三级自拍|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青青操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无码精品|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44|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欧美中文亚洲高清在线|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午夜视频www| 91青青在线视频|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亚洲区第一页| 91久草视频| 91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免费| 九九九国产|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第一页|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亚洲综合第一页|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成人福利在线看|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精选无码久久久|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日韩高清一区 | 久久综合久久鬼|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视频 第一页|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综合色天天|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97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呦|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